許繼元時間是最能換取巨大價值的事物

【學歷】中央大學土木工程學系
臺灣大學土木工程研究所營建管理組碩士
【經歷】財經資訊公司工程師/行銷主管
【現職】
財經作家/理財教學品牌 「Mr.Market市場先生」
【採訪 / 撰文】丁瓘茵

許繼元,大學就讀中央土木系,研究所畢業於台臺大土木所營建管理組,靠著自學鑽研投資理財的興趣,研究所畢業後成為了一名財金軟體研發工程師,閒暇之餘透過書寫分享投資理財的文章,累積廣大讀者的喜愛,後來他更決定轉而全職投入,以筆名 「Mr.Market 市場先生」分享各種投資理財入門教學。面對刊物主題 「工作戀愛學」,許繼元表示工作就像談戀愛處於磨合期的情人,「一個好的工作,就如與伴侶一同在戀愛中成長,它是可以跟隨著你的成長而變化」。

今年七月炙暑的某日午後,許繼元一身休閒打扮前來職涯中心接受訪談。面對自由工作者的想像,不少人多少都是期待能夠跳脫規律工作的作息,讓生活變得更加彈性,但當在訪問時提及如何看待工作與生活間的平衡這個問題,許繼元首先的回應便讓訪者省思許久。「生活其實本就是失衡的」,這是他在羅伯.摩爾所寫的《生活槓桿》一書中大力認同的觀點,「如果工作的時候,我還要想生活要怎麼過,那是一件很難過的事情。要嘛就是全部投入在工作、不然便是投入在休閒生活,只在這兩個極端存在」。即使是身為自由工作者,生活彈性,許繼元卻也沒有失去他對工作專業的執著投入。

全職自由工作者 — 伴侶加上家人般的感情

面對這次的刊物主題,許繼元表示如果以談戀愛來比喻工作,他會把工作的性質分成兩種,一種是幫別人工作,另一種是幫自己工作。幫別人工作就像是情人、旅伴一般的存在,知道彼此不一定會走一輩子,但起碼在一起的那段時間,已拿出心力去好好付出。而像現在擔任的全職理財部落客,這種為自己工作的職業,其實就像是伴侶加上家人般的存在,提到這時,他也笑著打趣地回應說:「畢竟,老闆是最不能離職的」,尤其背後已經有一個包含編輯、執行企劃的團隊在協助他一起工作,即使身為老闆,時間分配彈性,也還是無法脫離那份責任,需要持續投注心力在工作上。

對目前的他來說,在工作上去追求薪水多寡其實沒有很重要,而是該去找尋工作對自己的意義是什麼、知道這份「戀愛」自己需要付出多少心力,以及為什麼想要繼續經營下去,而不是只有純粹看到表面的樂趣和好處 ,也才容易看見自己與工作一同成長。

大學的自我摸索:學習可以解決自己疑惑的知識

談及何時開始對投資理財感興趣,細談才發現,許繼元的大學生活其實跟多數人一樣,該讀書的時候讀書, 該玩的時候用力玩,原本秉持著玩樂心態的他,甚至直到大三升大四的那年暑假,也才驚覺:「天啊,我竟然要畢業了!」,卻連自己要找什麼樣的工作、薪資收入是什麼情形,都不是很了解;但面對這樣的迷惘,他並沒有因此而洩氣,而是決定開始行動去摸索答案。回想起當時室友曾經介紹的理財書籍《富爸爸窮爸爸》,閱讀後深受創造被動收入的理財觀念啟發,理解原來世上還有自己想不到的理財方式,他便在大四修了許多管院金融、管理的相關課程。

而他也分享當初印象深刻的修課經驗,笑著說,記得一門財務管理的教授在開課時, 向底下的學生說:「各位同學,你們知道你這輩子會賺多少錢嗎?我們一輩子只能存五百萬。」他當下得知答案時十分驚訝,因為這數目完全低於自己的期待,但細想一下教授的一席話也有他的道理。試算土木系剛出社會月薪平均最高也就四五萬,一個月存一萬,一年也就12萬,工作四十年就480萬 ,雖然隨著工作經驗積累,而有加薪機會,但花費也會隨著年紀變多,所以能夠存的錢真的沒有想像的那麼多,這樣的想法促使他下定決心想要學習好投資理財。

從工學院跨領域修課,畢竟是非本科系,許繼元一開始也並不是那麼地順遂。「我那時看到管理學院學生聽到許多市場案例分析,都非常熟悉地猛點頭,我卻什麼也不懂,還要回去努力查。」許繼元苦笑著說道。但相比當時土木系的力學、工程學來說,這些策略決策、財務管理的課程,更能直接解決他當時對於未來迷惘的疑惑,學習到新知識的成就感反而壓過了挫折,也加深了繼續堅持的想法,甚至延續到大學畢業後,依舊繼續在研究所鑽研其中。

在多數人眼中,沒有走向同儕多數選擇的土木工程師,或許看似相當吃虧,但對許繼元來說,這其實是認識自己後所做的選擇。回想在研究所時,他也曾糾結過究竟要在金融、還是土木工程領域上深究,畢竟面對與本科系關聯性不高的工作場域,沒有相關的學經歷,那將是一份不小的挑戰。然而從研究所透過探訪產業人士、深入認識產業樣貌,他理解土木就業市場其實並不符合自己的預期,國內土木相關執照也無法獲得國外認可,如果想要在經歷上獲得突破,勢必要多花心思往國外發展。「相比理解到自己明明不適合,卻繼續埋頭苦撐, 那麼面對一個喜歡且想要鑽研的興趣,即使困難在前面,還不如給一次嘗試的機會」,許繼元說。如今回想起那段曾經迷惘過的時光,經過思量後所作的決定,許繼元顯得毫無後悔,並且直到今天也仍舊在這條路上堅持努力。

成為投資理財部落客 — 搭起橫跨障礙的橋樑

而會開始在部落格上寫文章,許繼元說,當初只是想要整理自學專研投資理財的心得,寫在臉書給朋友們互相交流,最初也沒有想把這件事當成收入來源。2014年的他偶然發想嘗試寫出專門給入門投資者的一些建議,意外得到了很大的迴響,後來藉著部分廣告和策略聯盟行銷,兩年後創造的收入已經跟本職工程師相同。

在那段研究所剛畢業不久,白天上班擔任工程師、晚上寫文章的日子,許繼元回想後覺得那是一種互補的過程。隨著自己正職工作內容擴展,也開始陸續學習行銷類的事物,每次下班回到家、或窩在咖啡廳裡,打開筆電,嘗試著寫出吸引人、又淺顯易懂的理財文章 ,而這些寫作編輯能力與財經知識累積也能回饋到工作上,對他來說,這既是一種休閒,也是一種額外給自己的成長。

「世上學習模式有三種人,一個是什麼都不會的人,一個是什麼都懂一點點的人 ,一個就是專業、知道非常艱深知識的人。每個階段中間都是一個不小的坎,卻沒有一個系統可以協調。」許繼元體會後說道。如果自己有能力可以成為中間的橋樑,幫大眾橫跨這些投資理財的障礙,傳遞一些完整、好理解的基礎理財知識,讓學習更有動力,而這也是他目前最在意、也最想做好的事情。

給大學生的建議:認識產業生態、在最有資源的時候找到自己的價值

面對給大學生的建議,許繼元也用投資理財的角度,表達了自己的看法:「大家在講投資理財的時候,很容易把視野變窄,眼光只放在如何一次賺取大量的金錢,但從更大的角度來看, 我們最大的財富應該是時間,時間也是一個最能拿來換取巨大價值的事物。」

對於目前還在迷茫的大學生,甚至投入職場的新鮮人來說,他建議要多將時間投資在自己身上 ,同時去認識這個世界。投入實習,去看看你所投入的產業,思考你喜不喜歡、你是否適合?而遇到不喜歡的工作,轉換跑道其實並不是壞事,如果有困難挑戰,就努力想怎麼把它做好。他緩緩卻又沉穩地說出這段話,仿佛像在告訴當時也曾經在大學時迷惘的自己,「面對還有不明確答案的問題,給自己一定的耐心吧!」,探索自己喜好事物的過程中,不斷精進、逐漸縮小摸索的範圍後便能更明白屬於自己的獨特價值為何 ,任何人都能夠發光發亮。

--

--

Passion Worker 臺大人職場手冊

《Passion Worker臺大人職場手冊》由臺大職涯中心發行,透過採訪不同領域的臺大傑出校友,讓學生在生涯規劃上能有更豐富的資訊參考。2024 Passion Worker 臺大職場人手冊主題「What's Your PLANe?」將學校喻為機場,每位學生將在畢業前夕來到登機口,選擇屬於自己的班機,挑戰未知的藍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