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搖還是混洨?? 蘇折還是蘇撤??

OB Range
10 min readAug 23, 2016

--

最近在豆瓣跟大陸朋友討論這個話題 。
主要是大陸來賓上『康熙來了』,在節目中的發言『混淆』,發音念混『洨』而被台灣觀眾取笑。當然更因為康熙的高收視率,因而『混淆』這詞受到大量討論。

— -

請看對岸字典:

混淆
hun xiao / ㄏㄨㄣˋ ㄒㄧㄠˊ
詞語解釋:
(1) [obscure;blur;confuse;mix up]:混雜,使界限不分明混淆黑白
(2) [mislead]:制造混亂蒙蔽人混淆視聽混淆 hun xiao亦作“ 混殽 ”。

查閱網路後,有關混淆的念法,這一討論串有很清楚的說明。
引用討論中woxianfeng123引用(《語文建設》1995年第一期)的考據文章(文後皆簡稱《語建》), 可得以下結論:

1.“殽”“崤” 和 “爻、肴、餚、淆”等字,古本同音。

2.民國21年前還是念xiao ,後來改成北京通用語yao

《語建》這篇文字將來龍去脈說的很清楚: 基本上『淆』這個字,在我們民國的時候, 好幾次討論 ,最後是京腔派贏了國音派, xiao是漢音,yao是京音。而 當時民國北京派的勢力應該仍然很大(袁世凱以及北洋軍閥當政可見一般), 跟共和國的時代背景不同, 所以,北京的文化與勢力深深影響中華民國,也影響了國語的決策。

語言的演進不是政治,是文化。 就像閩南語應該是越語語系與隋唐時期的雅言演變而成, 就像日本語裡面也有唐宋雅言的成份。一切都是文化交流演變得結果, 這是時代與文化的洪流,誰也難以阻止。金啟孮有一個普通話發展史的說明,其中提到清中末民初的北京話是『小圈圈-皇圈』的語言,而北京話是最不漢音的漢音, 有如印度英文以及singlish 。 民國離開後, 共和國改變很多, 也沒有皇圈了 。因為教育, 所以口音大家都變了。

中華民國國語是北京皇圈口音這個觀點李敖也有提過,從『和』這個字的發音可知 — 大陸這邊一直有人提問『和』是念『合』還是『汗』? 因為台灣的國語是依據北京話,所以多念『汗』, 大陸的國語根據漢音念『合』,但是台灣小學上國語課的時候,老師會說兩音都可以用。

既然無論念『搖』或是『洨』,並非無的放矢,都是曾經形成國音的念法,因此應該還是可以作為又音,兩音都可以用。

BUT,人生總有這個『but』,
台灣人,尤其是女生可能沒辦法接受念xiao 。

『淆』念xiao會很好笑,因為這個字音是福建閩語地區/台灣地區大家非常熟悉的髒話:

洨=精液。

網路上常看到有人雅寫成『看三小』 的『小』,『小』=洨。,這個意思是高『看個屁』的兩個八度的髒話,高兩個八度的凶殘。此一個字就可罵人、殺人於無形。

所以混xiao =混小 ,落在台灣人耳裡就是一句從高分貝喇叭發出的『混個屁』的髒話,非常挑釁,一般優雅有教養如我的女生應該沒法接受念混xiao ,免得在台灣被白眼或被揍…

再仔細追查 《康熙字典》:

『淆』
【廣韻】胡茅切【集韻】【韻會】【正韻】何交切,從音爻。

看來台灣的國語課本發音根據是從康熙字典而定下來:同爻,念yao ,從音『爻』 。但是,胡茅切念『豪』,何交切念『和搖』,都不是現在的『搖』或『洨』的發音呢,何來的國音呢?難道是明朝的官話?

根據《語建》的說明,原來『夭』韻的確是宋元之後慢慢形成的,所以廣東話(宋韻)、閩南語(唐韻)找不到。隨著時代更替,後來全濁聲母清化,韻母中又產生i介音,故變讀為『xiau』(夭)。“殽”和“爻”“肴”等同一小韻的字,讀xiao是屬於宋朝以降的國音。而『爻』『淆』『餚』『肴』念成『搖』,是京音之故(清朝乾隆以後之國音)。

不過,既然 『淆』是形聲字,這樣一來就可以追查原始中原本音的根源了。我們來看看『爻』的康熙字典字音:

『爻』
【唐韻】胡茅切【集韻】【韻會】【正韻】何交切,音肴 -

『淆』是應也可當作『肴』念。我們來看『肴』字音:

『肴』
【唐韻】胡茅切【韻會】【正韻】何交切,𠀤音爻。【集韻】或作餚。

這是怎麼回事??竟然相互作為發音?
雖然一般情況可以理解,但是在邏輯上就犯了循環論證的問題。
康熙字典也許可以修正或是補充通字的發音法則。

若從中原音來探討『淆』的漢音正統性:

閩南語發音 『淆』是念: hauN5,ngau5.(撓) ,唸作『混撓』、『混豪』 — — 混『豪』恰是【唐韻】胡茅切。
[ 粤 语 ]是念:ngaau4 Setduyin(‘Yueyin/ngaau4’)(撓)

難怪常常會聽到閩南語口音重底人說『混淆』國語的時候,會說成混撓(nao)淆。在閩南語、粵語念出來都有『n』的音,根據《語建》指出, 切上字“胡、何、户”都是古匣母字,隋唐时代是个全浊喉擦音〔γ〕,因此『淆』隋唐時代讀〔γau〕(撓)。

再看閩語粵語怎麼發『爻』這個字:

閩南語發音:是念hauN5,唸作『豪』(【唐韻】胡茅切)

[ 粤 语 ]發音是念ngaau4,唸作『腦』『撓』

古語既然爻淆同音,若要講求韻腳正宗性與傳統性,『豪』或是『撓』『腦』,算是較正宗的中原音。也許沿用歷史悠久的古音:『混撓』、『混豪』的『凹』韻,會比『混洨』、『混搖』的『夭』韻更有文化與血統意義。

也就是說無論如何,中華民國的混搖(清朝國音),或是共和國的混洨(明朝國音),這兩者的發音其實都沒有閩語的混『豪』,或是閩粵的混『撓』的隋唐时代的中原音來得血统正宗。下次提及這個字的時候,我會大義凜然地加入說『台灣國椅』族群的行列,選擇說『混豪』,或是『混撓』。

.

除此外,

在字的兩岸念法差異討論中 ,蘇轍的『轍』字, 也是引起廣大的討論的議題 :

是蘇折還是蘇撤??

』 — —
在台灣的課本屬於破音字 發『che撤』,也發『zhe折』。

台灣網路國語字典表示『轍』是破音字,有二音:

che
1.車輪碾過所留下的痕跡。 如:「車轍」。 左傳·莊公十年:「吾視其轍亂,望其旗靡,故逐之。」
2.途徑、路數。 如:「重蹈覆轍」、「如出一轍」。
3.法則、原則。 晉·陶淵明·詠貧士詩七首之一:「量力守故轍,豈不寒與饑。」

zhe
1.辦法、主意。 如:「遇到這種情況,他就沒轍了。」
2.歌詞、戲曲所押的韻。 如:「合轍」、「十三轍」。
3.見「找轍」條

我們看康熙字典: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直列切,音徹。

【說文】迹也。

【增韻】車輪所碾迹也。餘詳前軌字註。

◎按《莊子·人閒世》螳蜋怒臂以當車轍。別作軼。《淮南子·道應訓》絕塵弭轍。別作𨅊。《史記·𨻰平傳》門外多長者車轍。

別作徹。古字多通用,不必泥。

康熙字典的『轍』字只有一個音,就是直列切, 音徹。

!但!是!

事情結果沒有蠢人想得如此簡單。 打開字典追查康熙 結果很瘋狂,因為『徹』在康熙又通回『轍』:


〔古文〕𢖉𢕹【唐韻】【集韻】【韻會】𠀤直列切,音轍。
【說文】通也。【論語】盍徹乎。【註】周法,什一而稅,謂之徹。徹,通也,爲天下之通法。
又【廣韻】徹,達也。【左傳·成十六年】養由基蹲甲而射之,徹七札焉。【註】發達七札也。
又【集韻】徹,道也。
又剝取也。【詩·豳風】徹彼桑土。
又治也。【詩·大雅】徹田爲糧。【傳】徹,治也。
又去也。【儀禮·士冠禮】徹筮席。【左傳·宣十二年】軍衞不徹警也。【周禮·天官·膳夫】卒食以樂,徹于造。【疏】天子食終徹器之時,作樂以徹之。
又毀也。【詩·小雅】徹我牆屋。【箋】徹毀我牆屋也。
又【揚子·方言】徹,列也。【蔡邕·獨斷】羣臣異姓有功封者,稱曰徹侯,避武帝諱,改曰通侯,或曰列侯也。

又是一個循環論證。
這種循環論證在考據上等於沒有依據。只能證明這兩者應該發音相同。

但是康熙字典繼續寫著『徹』還有一個發音:

又【唐韻】丑列切【集韻】【正韻】敕列切,𠀤闡入聲。義同。
【集韻】或作〈足𢾿〉。

以上觀之,康熙字典『徹』寫得很清楚,音『直列切』,徹字有又音:丑列切。

那麼,到底『轍』的中原音『直列切』應該是怎麼發音呢??

閩南語的『轍』就念 die ,『直』就是 念d ,再用康熙字典查回 『直』這個音就有解了 :

『直』
【唐韻】除力切【集韻】逐力切,音『値』

請聽閩南語『如出一轍』的發音。

請聽閩南語直的發音。

請聽閩南語丑的發音

請聽閩南語徹底的發音。

閩南語的『除』念du, 國語的『逐』是發『之』的音。這樣看來,台灣的國語編錯了。 大陸念法才是正確,『轍』應念『zhe 折』。並不是『轍』有破音字,而是『徹』才有又音。(根據康熙字典,此並非破音字而是又音)。

又,考究日語可考證發音的歷史性:

我們可以再追查日文發音:
日文的轍 てつ tetu(與閩南語直列切雷同)
日文的徹底就是てってい,發音Tettei。(與閩南語直列切雷同)

看來『轍』『徹』很早就相通念『直列切』。康熙字典用『直列切』作為『徹』的首要發音,是沒錯。『徹』又念『丑列切』應該也發生得很早,因為閩語已經如此發音。那麼,到底『轍』什麼時候開始變成念『撤』的?難道又是北京皇圈的發音?另外,到底教育部當初是怎麼編出『徹』是破音字來的,教育部可能需要解釋一下。

.

附帶一提,當我聽到粵語發音的『轍』後,非常震驚,因為發音資料庫也就是現在粵語發音就是採用『轍』通『徹』==近似『恥』音(同閩南語的『撤』)的發音法:

轍 【廣韻】直列切。
請聽粵語『轍』的發音,念 cit3(更接近chi)
徹【廣韻】直列切,念 cit3(更接近chi)。
『直』的發音,念 zik6

《廣韻》裡『轍』、『徹』、『澈』、『撤』是同音的 : 而讀”哲”,但是粵語發音卻是(chi)等同徹的發音。

根據香港中文大學網站資料,得到兩個資訊:

  1. 『轍』在粵語規範裡是與『 設, 趄, 砌, 柣, 懘, 蔎, 屮, 轍, 沏, 掣, 澈, 撤, 徹, 切, 焎』同音。除了《廣韻》裡『轍』、『徹』、『澈』、『撤』是同音外,『設』、『切』、『掣』等字在粵語也同音,這與一般漢音有所出入,因此有地方音成份的可能性在內,是否能作為考證漢音之依據,需要考量。
  2. 考察這些發音編彙作者資料,根據網站資料:

本網頁主要把黃錫凌編的《粵音韻彙》、李卓敏編纂的《李氏中文字典》、周無忌和饒秉才編的《廣州話標準音字彙》及何文匯和朱國藩編著的《粵音正讀字彙》這四本書中所有大五碼漢字的粵音資料兼收並蓄。為了照顧香港的語言現實,我們把「香港語言學學會」諸君建議認可的口語讀音亦予吸納。

這些粵語學者的編法跟民國的學者看法是一致的,那麼到底當時的語言狀況如何呢?

這時我的震驚與疑惑,終於從陳凱文針對閩南語與粵語在『褫』字上發音的變化的研究中找到解答。

他的解釋是,『褫』字閩南語發音為『 thi』(類似念de),而粵語發音類似『chi』(類似念恥),是因為發音從上古音演化到中古音,舌上音的發生演化結果所致。由此理論,我們可以了解原本的『直列切』以及『折』,是有演化至『丑列切』以及『撤』的可能性。因此無論發音為『z』或是『c』,都是有理有據,情有可原。至於發音應該是二聲或是四聲,由於入聲已經消失,其他也只是腔調不同而已。由以上可得知,民國教育部並未在發音上編寫錯誤,無論念『折』或是『澈』都是理所當然。然而,教育部字典需要的是修正『轍』字破音字的錯誤定義,改成又音字;以及對於『徹』字從補充又音字而已。

.

以上
.
.

— —
同場加映本人文章:

  1. 正本清源化簡繁之爭
  2. 民國國語以及普通話的演變與投票始末
  3. 【橘霸夜訪紅樓】系列文章

.

.

★ 參考文獻 ★

  1. 混淆
  2. 對岸混淆的淆發洨的音耶。混洨~混洨~~
  3. 混淆的淆台湾那边读什麼音?
  4. [转]“和”字在台湾为什么读“汗”
  5. 民國國語以及普通話的演變與投票始末
  6. 一句客語的不同唸法
  7. 香港中文大學發音網站審詞參考頁面
  8. 「褫」與「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