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憂雜貨店》讀後感

若水
3 min readJan 1, 2018

--

由 來源, 合理使用, 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curid=3587147

在友人飯局中說起正在讀甚麼書,他們都不約而同地說正在讀東野圭吾的《解憂雜貨店》。沒有覺得太愕然,因為我也剛剛讀完。雖然這本書在2013年已經推出中文翻譯本,不可算是新書,但知道前陣子日本的電影版在香港上映(翻查維基百科將會中國版電影上映﹐不過沒有多大興趣),看原著小說的人自然又多了(不知何時開始成為了習俗,當有續集的電影或者重拍的電影,電視台例如TVB總是會重播前幾集或者第一代的電影版,其實同電影發行商有沒有利益掛鈎呢?),加上書局又會推波助瀾地把這類小說放在排行榜的頭幾位,孰真孰假不太重要,的確會令到人「唔買都睇下」的感覺,當然我也不例外。

東野圭吾的小說其中一樣厲害之處,就是他的題材類型多變,推陳出新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尤其是一位暢銷推理小說家,賣文字的人都要吃飯,殘酷但是事實,能夠不斷創新需要的勇氣絕對值得買書支持。作者以推理為賣點亦不忘加入自己對成人世界的一點看法;科學一點的有伽利略系列(加上福山雅治扮演這角色絕對有助這系列更暢銷),追求科學的心令人哲服;探討死亡的定義的《人魚沉睡的家》,令人對死亡有另一種詮釋;《白夜行》中的男女主角被現實得可怕的大人影響之深遠又何嘗只活在小說世界裏,更荒誕更離奇的事情天天在上映,當讀新聞比看膠劇更心寒更活生生感受著。所以,當讀《解憂雜貨店》的時候,那種凌晨時份眼皮快撐不開頸椎累得要命的感覺依舊要讀下去,可見這本書的題材新穎吸引以及能夠令讀者觸動心靈的感動,的確令人愛不釋手。在幾近絕望的世界裏(尤其身在這城市更覺悲涼,看一下那位满頭白髮的女士的嘴臉更覺無奈),渴望尋求這宇宙的平行時空而得到救贖。有時候看小說也是一種解脫,又,是一種對現實不滿的釋放。

說回故事本身,雜貨店發生的事的劇情,像叮噹的百寶袋不過是虛構,回答憂慮的人來自三十三年後的陌生人自然不會發生吧(然而我們皆渴望這不只是個故事)?!有一個會幫人免費解憂的雜貨店老闆只是一位平凡不過的老人,沒有修讀過甚麼輔導課程或專業知識,對各式各樣的問題未必能夠給出一個完美的解決方案,但其實提憂者何嘗不是一早已經心裏有答案呢?他們想要的可能是一個用心的聆聽者的認真回覆和看待,無論答案是好是壞是稱心是反對都視乎閱讀者的心理因素,其他人看同一個答案又可能會有不一樣甚至相反的效果,是好是壞沒有人知,你看這麼多人打電話上電台談愛情問題,然後給主持人狠狠地罵一頓大哭一場又是一條好漢,書中的角色又何嘗不是現實中的一面鏡? 書中有趣的地方,帶著諷刺意味,就是當你以為自己沒有用處的時候,可能正正是因為你做了一件事你寫的一封佔你講的一句話而改變了其他人的一生,最吊詭卻最值得細味的地方,是原本可能是無心之失,甚至沒有想幫助對的意圖,一種「有心種花花不開,無心插柳柳成蔭」的意境,但回想一下,善意的動機又是否得到最理想的結局呢?

而當身處這時代,有時候需要別人為自己解憂,為的並不要得到一個答案,而是更確信自己所做的是無悔無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