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膏
3 min readApr 16, 2020

「外勞」一詞歧視嗎?「移工」一詞又隱藏了什麼?

最近談論的沸沸揚揚的「華航正名」活動引發了正反兩方的論戰。是否帶有貶義?隨著各自的意識形態不同,持不同意見。”China”一詞到底代表的是「中華」還是「中國」?選擇後,我們都必須共同承擔更名後的結果,想想台灣人的一生真的經過許多「正名」活動,因為我們的歷史因素與經濟發展,造就這麼多元的社會。

在多次的正名討論中,「外籍勞工」正名為「國際移工」一詞,是讓我感受到最不適的。

我爸媽都從事勞動力工作,從小媽媽就喜歡帶我跟他的同事們聚餐,同事中也有一些外籍人士,甚至我長大後還到螺絲工廠裝鐵釘,到汽車工廠搬輪胎、裝車燈,每次下班倒頭就睡,那時我開始知道什麼叫「錢難賺」。勞動階級就是我熟悉的群體。

「外勞」是「外籍勞工」的簡稱,「外籍」+「勞工」

1.他們不是勞動力,是人,請正名「移工」。

2.外勞隱含了歧視的意味,請正名移工。

3.大家講到外勞就會想到東南亞地區的人,請正名移工。

4.不然你講到外勞會想到西方白人?

5.外籍一詞像把人家置之在外,人家也是辛苦跑到台灣來工作….…等等之類的論述,這些我都認為在把這個議題往歧視裡推。

  1. 勞動力是國家運作的根本,什麼時候勞動一詞貶低了?
  2. 「外籍」「勞工」是中性一詞,拆開、組合起來都指一族群。
  3. 改成「移工」之後,大家比較不會想成東南亞的人?
  4. 資本主義下,客觀來說薪資低的國家會至相對薪資高的國家工作,依我國行政院的分類有產業勞工、社福勞工,也客觀來說每年70萬外籍勞工確實都是東南亞籍人士(印、越、泰、菲+蒙古)。歐美國家地區人確實較少來台從事勞力工作。承第3項,想到東南亞人士、歐美人士又如何?這是客觀事實。
  5. 確實是外籍,如果把人家定義「移動勞工」,所指的群體又更寬廣(台北到新北也算?)為何要稱呼硬是把不相同作為相同。

為何平等一定要建立在用稱呼把我化為與你相同的基準開始?

我們極力的想製造相同,是不是因為不能從不同開始包容起?

用黑筆把穿白衣服的同學畫上一筆一筆惡意的字跡後,再跟同學說:「抱歉我應該用紅色畫的」。

該消弭的從不是稱呼本身,是把稱呼與貶義連結的那條線。

過幾年,當我們還是我們;移工還是移工,是不是又要做這種自以提升素養的正名運動了?

再問一句,我的身分為何需要你的用詞修正?

魚膏
魚膏

Written by 魚膏

一個念日研所,「研」究到覺得日本文化是「畢」生摯愛的研畢生,將邁入第三年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