紙性戀的定義與測量.建構篇

紙性戀量表的設計與檢驗

*鑒於本組主要採文化取徑,且本文作者量化沒學好(沒打算學好),故本量表建構流程有大量不合常規量化科學的手續;本過程僅供參考,作促進討論的推廣目的,若有不足之處可向本組粉專反映,並歡迎對本題目有興趣的社會科學人投入本議題之研究。

文/Orc

在上一篇文章概念篇中,我討論了紙性戀(animate-sexuality)相關的網路和學術論述,分別涉及「二次元」、「二次元情結(2D-complex)」、「虛構愛(fictophilia)」與「萌」等。奠基於此之上,我將紙性戀的概念設定出四個層面,分別為「體驗面」、「行動面」、「詮釋面」與「社會生活面」,其涉及內容如下所示:

1. 紙性戀體驗:情動與超常刺激,描述針對虛構事物的特殊體驗。
2. 紙性戀行動:(為了)維持關係、生產愉悅和增強體驗,所從事的個人或迷群參與。
3. 紙性戀詮釋:行動者對自身、關係或角色的認知或理解,如人性投射、虛構愛悖論或擬似社會關係。
4. 紙性戀社會生活:發生在人際關係的後續效應,如無性戀或汙名等。

一個量表是否可用,取決於其信度和效度,前者反映量表測量結果的一致性,後者則在於量表是否能夠反映出某種特質;因此建構一個量表的過程中,重要的手續即是想辦法提升量表的信度和效度。

所以在建構量表的過程中,最初我將依據概念定義,在一個構面上設計出八道題項(item),然後經由專家評估和焦點團體刪至五項,以提升量表的內部效度(Content Validity)。接著我將透過發放問卷所取得的數據,先以克隆巴赫係數(Cronbach’s Alpha)進行信度檢驗,然後透過因素分析和結構方程模式做效度檢驗,在這個過程中同時將題項減少至四項

最後,我預期會得到四構面各四題項的十六項紙性戀量表(16-items animate-sexuality scale),我們能夠藉由這個量表衡量一個人的紙性戀傾向,並實際應用在變項分析上(見:〈應用篇(待續)〉)。

寫真自與初音多元成家的人:近藤 顕彦 @ ミクさん大好き

題項建構與內部效度分析

在這個階段中,目的在於建構出題項,並且確保題項能夠呼應我們想探索的紙性戀傾向(內部效度)。因此,我先針對一個構面發散思考出八個題項,再由十名專業專家(御宅評論者或研究者)和經驗專家(自覺紙性戀傾向的御宅)進行適切性評分,依照評分刪去三題;並透過在本組球根讀書會〈紙性戀專題〉中進行的焦點團體討論,蒐集意見以適當修改題項。題項的發展與修改呈現如下(深色為保留題項)。

問卷回收與資料特性

接下來的步驟,需要使用數據來檢驗這份量表。資料由本組集體研究的〈御宅生態調查〉以滾雪球方式取得,即在Facebook粉專、三校(臺大、臺科大、臺師大)交流版發放問卷,並經使用者分享;問卷內容共有五個段落為「媒介指認」、「迷群認知」、「性別認同」、「性特質」與「性體驗」,其中本量表包含於「性特質」段落。最後本組回收218份問卷,其中接觸虛構媒介四年以上的資料佔88%。資料中性別認同及性傾向的分佈如下圖。

信度與建構效度分析

運用前述的數據,我們可以瞭解各題項的信度和效度。克隆巴赫係數可以反應出題項中的內部一致性,數值越高也就代表量表越精確,也因此要優先刪除此係數過低的題項,從而確保量表的信度;而因素負荷量則反映出題項多大程度反映了某個特性,也因此同樣優先刪除數值過低的題項,從而確保量表的效度。透過統計,我先計算了量表此階段的克隆巴赫係數,二十題項為0.8946,具有良好信度;接著可以計算出各題項在各構面中的克隆巴赫係數、因素負荷量與題項特異性,並將各構面刪去一題,從而讓量表更加精簡。數值如下表所示。

通過上述的計算,我發現在我們的數據中,在體驗面上刪去「生理反應」項,行動面上刪去「自慰」項,詮釋面上刪去「非實在」項,社會生活面上刪去「疏離」項,能夠有效提升量表的信度和效度,並且將量表精簡為十六題。我用該構面的名稱來命名從一組題項中萃取出來的因素,並且使用「因素萃取」來製造一個新的潛在變項,這個變項反應不同題項間的某種共同特性;再對此四個潛在變項做一次萃取,我認為透過最後獲得的這個潛在變項,可以抽象出一筆資料「紙性戀傾向」的量性高低。

討論

我對剩下的十六題項使用「結構方程模式(SEM)」的方法,來達到因素分析和路徑分析的效果,前者也就是判斷不同題項多大程度反映了某個概念(因素),後者則是判斷不同變項之間的關係。其結果如下圖所示。

參考模式的結果,量表之中有待優化的題項為「紙性戀詮釋」面中的「實在感」與「非實在」兩項,即原先預定涉及「虛構悖論」的兩題,可以看到其克隆巴赫係數與對該因素的負載量都不能說是優良;我在考量之後勉強留下「實在感」題項。若之後要發展此量表,可以考量設定新的構面來處理「虛構悖論」的範疇。同時參考顧問的意見,在前階段所刪除的「生理反應」和「自慰」等題項,可能涉及更複雜的情慾和身體感因素,有與「虛構愛無性戀」對照討論的理論潛能,在後續研究中或許可以設定新的構面處理之。

接著在因素之間的關聯性中,我們發現「紙性戀詮釋」因素對整體「紙性戀傾向」有0.87的因素負載量,並且與「行動」、「社會生活」、「體驗」分別有1.00、0.98、0.86的關聯性,因此可以推測該變項與其他三者可能有交互作用的關係;在後續的研究中,可以進一步做不同層面間上的路徑分析,從而推論紙性戀現象的機制構造。

結果

綜上所述,在量表建構的過程中,我們將原先發想的三十二題項,透過內部效度分析刪去十二題,再透過信度與建構效度分析刪去四題,最後們我獲得了十六項紙性戀量表;這個量表的平均值、標準差、峰度、偏態,可以呈現如下。

總而言之,本次我們組針對紙性戀量表的建構流程呈現如上,供對此議題有興趣的社會科學人參考,並希望有助於議題的進展;我們後續將在下一篇文章中,將此量表應用於探測並衡量一個社會行動者的整體紙性戀傾向,從而判斷與該傾向相關的變項,進一步去思考一個紙性戀者的社會處境

紙性戀的定義與測量.概念篇

〈紙性戀的定義與測量.應用篇(待續)〉

--

--

臺大宅研《Rhizome|球根》

臺大御宅研究讀書會。以御宅文化研究、次文化批評、ACGN相關討論為活動主軸。聯絡請找:https://www.facebook.com/NTUOtaStud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