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 23.97
12 min readAug 19, 2019

老片回顧專欄 : 黑色追緝令 (Pulp Fiction)

IMDb

1994年金棕櫚獎得主-「黑色追緝令」,以其超越當代的敘事方式、題材、以及強烈的個人風格,打敗同年競爭激烈的其餘作品。而更令人驚訝的是,這部作品出自於昆汀塔倫提諾,一位來自美國田納西州,在錄影帶出租店打工、於空閒時間自學編劇和導演技巧,且沒有受過影藝學院正式訓練的新人導演,他的第二部作品。

故事是由這個注釋開始的:

Pulp :

  1. 一團不定型的濕軟物。
  2. 或指主題聳動的雜誌或書籍多以粗糙的半成品紙張印刷

— — — 新版美國傳承字典

回想黑色追緝令裡頭的幾個常見元素,黑幫、情色、暴力、毒品和髒話,似乎開頭的註釋就在告訴觀眾,這部電影就像你會在紐約街頭的地攤或者報亭上,買到的粗俗雜誌或者報紙裡的虛構故事一樣,十分赤裸且不修邊幅,此時就會發現中國的翻譯「低俗小說」雖然直白卻也顯得非常貼切。不像當時市場大多數的電影一樣,黑色追緝令並沒有要給你來一趟具備啟發人生、或者道德教化意義的觀影旅程,相反地,它將你平常會遮眼不見、甚至鄙視的社會底層零散故事集結在一塊,用傑出的敘事構思和幽默強迫塞進你的腦海中,聽來霸道,但你卻不會反抗,因為它真誠地反映出的原始的社會和你內心壓抑的衝動。

那麼除了充滿創新性、挑戰觀眾的故事題材外,黑色追緝令這部電影裡頭究竟還有什麼魅力,能讓它在競爭一向十分激烈的坎城影展中抓住評審的目光?最為人稱道的就是黑色追緝令極其高明的非線性敘事方式,筆者想從敘事策略層面來解析這部電影,讓大家能更理解昆汀是如何化腐朽為神奇。

首先,這部電影的劇本非常特殊,但卻不僅在於先前提到過的粗俗的小人物角色或者地下社會中荒唐的故事橋段。更值得探討的是,昆汀如何表現這個題材,他安排這些故事集合的方法,其先後順序以及承接點。

把黑色追緝令的劇本重組拆開後,我們可把劇本中的事件依據出場角色以及故事時間連貫性 ( 真實發生順序) 分為三個小故事。

第一個故事:索要贓款 (主要出場角色 : Vincent和Jules )

第二個故事:晚餐 ( 主要出場角色 : Vincent和Mia )

第三個故事:金錶 (主要出場角色 : Butch 和 老大Marsellus Wallace )

我們來回憶一下這三個小故事分別發生了什麼:

首先是第一個故事,索要贓款 (這個故事可再拆成四小節):

第一小節

  1. Vincent和Jules兩位黑道殺手在路上閒聊
  2. 進行審問,拿到贓款
  3. 槍戰,最後留下一個黑人兄弟活口帶走

這裡切一個段落,上述三個部分剛好是個完整的的三幕劇 (觸發、衝突、解決),而這小節的審問橋段因其對白設計和氣氛營造,成為了黑色追緝令最常被讚譽和回憶的片段之一。

再來是第二小節

  1. 回程上聊天,Jules提到他想收山不幹了,Vincent誤殺活口
  2. 解決誤殺活口的事

第三小節:

  1. 兩人愉快地去吃早點,Jules再次表明他要收山
  2. 遇到搶劫,Jules輕鬆打發掉兩位搶匪。

最後的第四小節:

  1. Jules和Vincent歷經波折後帶著贓款去找老大,此時老大正在和拳擊手Butch談打假比賽,談完後Vincent在吧檯嘲諷Butch是個彆腳拳擊手。

這個小節非常特別,算是最短的一部份,沒有起承轉合。把這個小節歸納在「贓款」這個故事的原因在於 :
一、 時間連續性上承接了第三小節
二、「把贓款還給老大」拿來做這個故事的結尾非常合理。

有趣之處是拳擊手Butch這個角色的出現,他同時作為故事「金錶」的主角。這個小節存在的意義是承接另一段故事,而Vincent在這裡和Butch結下樑子,更暗藏了一個伏筆,醞釀出金錶故事後段的殺機,巧妙地使得黑色追緝令中,被打散重組文本,卻產生了劇情的強烈連結。

第二個故事,晚餐

  1. Vincent去朋友家買毒和吸毒、去接Mia準備吃晚餐,兩人從見面、上車到晚餐前段都在碎嘴 (並非話多,而是講一堆無關劇情的對白),這裡的調性和第一個故事一開始Vincent和Jules的廢話連篇十分相像
  2. 酒精和毒品的情緒影響上來後,兩人開始跳舞,回到家Mia準備大嗨一場,結果因用藥過量昏迷。
  3. Vincent被嚇得半死,急忙將Mia送到朋友家求救,幸運撿回一條命的Mia和Vincent在院子前道別,結束這荒唐的夜晚。

你發現了嗎?其實第二個故事的結構也是相當清楚的三幕劇結構,有觸發 (買毒、見到老大的女人、和她聊天)、衝突 (氣氛熱了開始跳舞、回家吸毒結果出大事)、以及解決 (載去朋友家注射腎上腺素、院子的道別)

最後則是第三個故事,金錶

  1. 金錶的過去,此處為Burtch的童年回憶片段 ( 這段是插入性的回憶,金錶故事緊接在晚餐後,在劇本結構上,這段過去故事的存在緩衝了上個段結束後,直接切到下一段的強烈不連續性 )
  2. Butch從夢中醒來,打贏比賽,捲款潛逃
  3. 回到旅館和女友睡了一覺醒來後發現女友沒帶上金錶
  4. Butch回家取錶,巧遇埋伏的Vincent,以槍擊斃他。接著冤家路窄,在路上撞見黑幫老大Marsellus Wallace,兩人扭打進到一家由變態同志經營的當鋪,隨後即被綁架丟到地下室。
  5. Marsellus Wallace被同志搭檔雞姦。Butch掙脫繩子準備逃出時,突然決定回來幫助Wallace。Wallace放過Butch一馬,Butch成功出城。

好,故事回憶到這邊結束,簡單整理後會發現,這些故事靠的是Vincent才被串起來 ( 三個故事裡面都看得到他的蹤影 ),然後以Vincent和Jules這兩個黑幫搭檔的活動過程,暗藏許多伏筆,進而將後段兩個故事,在不同的點銜接起來。這裡請注意到一點,雖然黑色追緝令是非線性敘事,但其實上述的三個故事中,被打散重組的其實只有第一個故事,其他兩個故事都是順敘講完的。

但故事在片中呈現的順序為早餐店裡打劫的鴛鴦出場,然後前段故事暫且擱置,進入Vincent和Jules的碎碎念以及討贓款片段,再來去酒吧交差 ( 注意,交差片段這裡已經跳躍一些情節了,如同上面已經講過的,這個片段存在的意義是為了承接金錶故事,只是在觀賞的當下並不會覺得太奇怪) ─── 切換到晚餐片段 (完全順敘) ─── 切換到金錶故事 (除回憶片段外完全順敘) ───接著接回酒吧交差前跳躍的片段,Vincent在路上誤殺活口,處理完這件事後去吃早餐遇到打劫,順利接回開頭令人困惑,未處理的的片段 )

那麼為什麼昆汀選擇這樣剪接排列整個故事呢?筆者認為主要原因有兩個:

  1. 製造問題,引發觀眾產生無數種故事:

這三個故事其實本來就只是很普通的黑幫日常生活 ( 討債、小弟和老大女人攪和、地下拳擊的談判),如果直接順敘、然後將他們接起來的話,這就只是一部很普通且充滿大量鄙俗語言、黑色幽默以及暴力的喜劇而已。藉由把第一個故事拆開作為線索插入另外兩個故事中,可以讓整個故事變得更耐人尋味、更引人入勝,因為你不會知道下一個片段要發生什麼事,觀眾們會被昆汀的說故事手法一起被帶入拼拼圖的遊戲中,試圖想把這些故事拼湊起來。同時這邊也令觀眾陷入一個相當有趣的處境,我們所觀看到的電影或是故事片段中,其實還藏有其他我們未看到許許多多的故事、細節,因此這些被導演選擇的故事,在我們的腦中試圖連結,但之後卻又被中途硬生生加入的故事段摧毀,重組,不停輪迴,產生不同的故事。等於在觀看電影的過程中,我們產出了成千上萬個故事,而這或許就是許多電影文本中,很重要的本質。

類似的手法在大導演克里斯多福諾蘭的成名作Memento記憶拼圖(2000)中也使用過,只是諾蘭用的方法不太一樣,基本上整部劇是同一個故事在進行,但達成的目的是一樣的。

不過昆汀下的功夫可不只是重組故事而已,為了讓故事和故事間能更加緊密的連結,他還利用了敘事角度的不同這點來點綴整個故事,讓細節部分更完整,舉例來說,開頭的鴛鴦在討論打劫的事情時,Vincent和Jules應該已經在現場了,只是鏡頭並沒有運到他們身上,這樣能讓觀眾在最後看到Vincent和Jules吃早餐時有一種驚喜感,原來他們是在同一家店裡;從金錶的故事再接回贓款的故事時,我們可以看到Jules在審問其中一人時,浴室裡其實還躲著一個拿槍的嘍囉。這樣的補充視角手法能讓被打散的贓款故事在被重新接回時,片段重複性減少、不只是重播剛剛出現過的畫面,取而代之的是有趣的既視感,同時又重組了一小部分的故事。

2. 突出主題:

雖然剛剛提到了這些故事只是很普通的黑幫日常生活,但觀眾們應該都有發現一件事,這故事給人一種莫名的荒唐和無奈感。

應該有不少人會看這部電影都是慕導演之名或者是IMDB 250看的,我也不例外。在兩年前,我第一次看完黑色追緝令時心裡只有兩個想法:「還真的是什麼鳥事都會發生呢!」以及「這真的是一部很酷的電影。」就這樣,在我根本沒理解其中的樂趣或者敘事技巧之高妙時,我依舊心虛地跟著大家捧這部電影。

不過在近幾年,陸續觀賞惡棍特工、霸道橫行、決殺令等等昆汀導演的電影後,我開始發現昆丁筆下的故事大多帶有一股「命運不確定性」,換言之就是你無法預測角色的生死或者遭遇,一切都是突發的,有種人生無常的感慨,更重要的是,這點出現實中,我們與角色一樣都無法預測自己的生命。在黑色追緝令的故事集合裡,我們可以發現裡頭最不缺乏的就是「偶發」事件,或是「鳥事」,像是 :

討贓款時差點被浴室的嘍囉亂槍射死、回程時不小心誤射活口、吃個早餐去蹲廁所也遇到搶劫、和仇人幹架結果被抓去雞姦、Mia突然因用藥過度昏迷、上完廁所被擊斃等等。

3. 強化版的昆式幽默:

昆式幽默不外乎就是玩弄刻板印象、低俗的玩笑話、扭曲滑稽的暴力以及椰榆小人物的遭遇。

Vincent這個角色的發展,正是闡述此點的最有趣的例證。大家應該記得,Vincent在電影中間、金錶故事的後段就因為蹲廁所沒帶上槍,被Butch擊殺了。

但是昆汀選擇把討贓款的片段再擴充視角,加入前面跳躍掉的情節,讓這個角色又能重新回到故事中,為什麼呢?為了更強烈的嘲諷感

在討贓款的故事後半,Jules因沒被躲在浴室的嘍囉突然亂槍掃射至死而感到詫異,他覺得是耶和華下達旨意要他收山,Vincent則對此事感到嗤之以鼻,覺得Jules太迷信了。但觀眾看到這裡就會聯想到,原來剛剛Vincent會獨自一人去Butch家埋伏的原因是因為Jules早就在前面決定不幹了,此刻觀眾也能在心中建構出電影中事件實際發生順序的時間線。因為這個小小的偶發事件,讓兩人的人生分歧,使得彼此的命運南轅北轍 : 一個在完成任務後瀟灑脫身;另一個則死於自己淌的渾水中。

這種讓觀眾先看到結果再看到過去,仿彿帶有全知視角的強烈對比,會使這種角色意外的遭遇顯得更為有趣,就好像我們跟導演共用同一個視角,一起檢視這個角色做的每件事、彷彿能操縱角色一樣,這樣能使昆式幽默和嘲諷感會更重,而這種趣味在觀眾看到死而復生的Vincent後開始累積,直到最後弄清故事全貌才爆發,實在令人拍案叫絕。人類在每個瞬間的選擇,可能造成無數個分歧的事件,而使得每個人有了不同的命運,倒敘的方式強化了這種對於命運無常感嘲弄的無奈。不過昆式幽默對於Vincent這個角色的嘲弄並沒有停在剛剛提的敘事方式而已,Vincent是因為蹲廁所而死,但是於早餐店的橋段中,昆汀讓又在蹲廁所的Vincent出來逆轉僵硬的搶劫局面,同樣是蹲廁所,一個讓Vincent成了溺水的狗熊;另一個讓他當了意外的英雄,更前後呼應,凸顯出了選擇與命運的荒謬。

總結以上幾點,就是筆者認為黑色追緝令的敘事策略突出之處以及其影響,當然黑色追緝令裡頭還有其他值得讚賞和討論之處,因篇幅和主題定位問題不在此討論,例如對於流行文化的置入、角色設計、對白、昆式暴力美學以及昆式幽默等等,把這些東西綜合起來才得以完成這一部在1994年轟動坎城影展的佳作,昆汀是一位優秀的導演嗎?我的答案是肯定的,他是一名勇於嘗試、突破、不在意旁人眼光(可以去看決殺令更能清楚體會)的導演,他和其他導演比起來很特殊,因為他沒上過影藝學院,接受過專業的導演訓練,所以他以一部非典型敘事方式的作品來打響他的知名度,走進好萊塢的大門,告訴大家:「老子叫做,昆汀塔倫提諾。」

有空的讀者不妨把這部經典再拿出來好好回味一下吧~

推薦指數:pH 21,沒事不要蹲廁所

追蹤按讚我們的粉專 pH 23.97 :

https://www.facebook.com/pH-2397-4225149883397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