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馬尼亞|布加勒斯特:被遺忘的東方巴黎

如果能有回頭率
13 min readJul 19, 2019

--

Bucharest is definitely a hidden gem among all the European capitals

布加勒斯特有東方巴黎之稱(攝影:蔡柏璋)

對於東歐充滿無限好奇的我,這次逮住機會,捨棄在我們家倫敦悠閒的時光,短暫停留三天,便直奔羅馬尼亞的首都:布加勒斯特(Bucharest)。來這裡之前,對羅馬尼亞的認識同樣地,停留在無知的三件事:

吸血鬼、吉普賽、前共產國家。

想當然,無知真的會害死一隻豬,大叔對於布加勒斯特的印象簡直好極了,各位有所不知,布加勒斯特在1900年代曾經擁有「小巴黎」(Little Paris)或「東方巴黎」(Paris of the East),舊城區仍舊看得出當年的風華絕代。

羅馬尼亞神殿,現為表演藝術場地(攝影:蔡柏璋)
舊城區佈滿了餐廳和咖啡店(攝影:蔡柏璋)

首次造訪布加勒斯特的們,以下九點提醒請笑納:

第一、台灣護照需要簽證嗎?

這一點很妙,雖然台灣護照不用申請簽證就可以入境羅馬尼亞,但他們海關的人員「很熟練地」拿出一張紙,並且把入境章蓋在上面,溫柔且嚴謹地提醒大叔:「這張紙你要好好收藏好,知道嗎?」然後大叔便輕鬆地入境惹。

註:後來大叔坐火車從羅馬尼亞進入保加利亞的邊境時,保國警察把那一張紙收走。我緊張地追問,他跟我說:「只有羅馬尼亞把你們過境章蓋在另外的紙上,我們保加利亞直接蓋在你們護照。」總之,大家出入境羅馬尼亞,這張紙請務必用生命保護它。

第二、幣值

羅馬尼亞尚未使用歐元,而是使用當地貨幣『列伊』(LEI)。一美金大約4.1–4.2列伊;一歐元大約是4.7列伊;一列伊大約是7.4元新台幣。

同樣地,『千萬不要在機場換匯』,因為匯率差到一種你當我家開銀行的境界。例如大叔抵達當天在機場的美金匯率是1美元換3.5列伊,到底是什麼跟什麼?

但大叔為了要省錢坐巴士進舊城,所以加減還是換了二十美金的列伊預防萬一,之後其實再也沒換過,因為布加勒斯特使用信用卡非常的普遍,就連那種我們台灣「雜貨店」等級的,都可以刷卡的喔。

物價方面,布加勒斯特跟台北幾乎差不多,甚至有些還更便宜:手沖咖啡大約12–15列伊(新台幣88–110元左右),到餐廳吃正餐+飲品大約30–40列伊(新台幣210–290元左右)。

布加勒斯特舊城(攝影:蔡柏璋)

第三、如何進城?

我估計大部分的們都會選擇住舊城區(的確也是最理想的選擇),因此最省錢的方式就是搭乘巴士783號線,一路從機場送你/妳到「Piata 21 December」 ( Piata 21 Decembrie )這一站下車,走到舊城區各處都很方便。

巴士來回票(雖然叫做EXPRESS,但其實站站都停,就當真心換絕情)是8.6列伊(大約兩歐元)耗時大約四十五分鐘;搭乘計程車或是Uber大約是10–12歐元,耗時大約三十分鐘,大家可以視經濟狀況做調整。

巴士票需要先在巴士站牌旁的售票亭購買,大叔直覺用現金買了,所以沒有問是否可以用卡(話說如果可以用卡買的話,真的全程可以用信用卡在布加勒斯特生存),上公車感應一下票卡即可,下車直接走人不用再感應。

交通卡:其實如果住舊城幾乎不太需要坐到大眾交通工具;布加勒斯特的巴士系統對外國人來說是非常友善的,透過google map幾乎能夠很精準地坐到巴士(除了火車北站附近的站牌搞過我一次)。它們的卡有超多種交通工具和天數的排列組合,建議直接跟票口阿姨討論,但別被她們猛然一問「What do you want?」嚇到就好;我當初買的是公車+地鐵的十次搭乘券。

當然,Uber在這裡也是非常便宜又方便,從北車站進市區不到台幣一百元,可以好好利用;地鐵我反而很少坐。

第四、近乎完美的咖啡文化

布加勒斯特的咖啡文化讓大叔非常驚艷,數量質量雖然不及我們倫敦或柏林,但勝過巴黎(巴黎不好意思,我真的覺得妳不太會泡咖啡),狠狠把利馬拋在腦後(到底要記仇多久?)幾乎每家咖啡店都有手沖咖啡(大叔對手沖很堅持)豆子的選擇跟沖泡的技術都很優,重點是這裡的咖啡店空間設計就是非常不吝嗇地昭告天下:歡迎來工作!

推薦咖啡店們

M60(攝影:蔡柏璋)

M60
這間大叔實在很常來,雖然大部分時間人都不少(週二上午九點半給我客滿是什麼意思?)但咖啡、輕食、網路、插座…等該給的一件都沒有少。夏天很熱的時候尤其推夏日涼飲:Cold Brew with Tonic(通寧冰咖啡),一杯下肚一杯下肚暑氣全消,同時補充咖啡因。它們的酪梨三明治非常有名,如果吃不慣當地食物的們,這裡是非常好的選擇。

M60的酪梨三明治(攝影:蔡柏璋)
Beans & Dots(攝影:蔡柏璋)

Beans & Dots
Beans & Dots座落於一處不起眼的巷弄裡幾棟舊建築組成的後院裡頭,花一點時間便可以找到,然後看照片也知道,就是要來這裡坐一整天的啊。

Origo
這間店什麼都沒賣,就只賣咖啡,所以想要吃早餐的人可能會失望,是真的連餅乾跟可頌都沒有賣的那種(好像有麥片粥就是…)。不過他們泡咖啡實在很講究,服務態度又好,一早起床先來這裡喝杯咖啡真的是很幸福的選項之一。

Origo(攝影:蔡柏璋)

Frudisiac
舊城區之外,北邊的Dorobanți是新興的社區,這邊有許多精緻美食跟網紅打卡名店,當然也有品質頗佳的咖啡店。夏天的布加勒斯特,幾乎所有咖啡店都會出一款冷萃通寧冰咖啡(Cold Brew with Tonic),我個人非常愛。

Frudisiac(攝影:蔡柏璋)

第五、笑容是比較少,但該做的事一件都沒少

我跟布加勒斯特人的互動經驗,除了與Airbnb房東外,還有幾位沙發客,我用直覺寫下幾個關鍵句,以表我對他們的個性之欣賞:

「事情本質就是這樣,為何需要畫蛇添足?」
「你沒事對我笑幹嘛?我們不需要為彼此美好的一天負責,直接把事情處理好吧。」
「這個連小孩子都會吧?」(我搞不懂房間窗簾怎麼拉時,房東回我的。)
「要什麼直說,不浪費彼此時間。」
「沒事笑幹嘛,不會覺得很假嗎?跟英國人還有美國人一樣。」(引述當地人)

其實不僅布加勒斯特,巴爾幹半島的人民多半給我這個印象:不矯揉,很直接,但是友善,然後喜怒非常形於色,總括來說,我個人非常喜歡,因為相處起來很輕鬆,完全不需要去多揣測什麼。

第六、一日遊的據點

對一般觀光客來說,布加勒斯特能夠「做」的事情或許沒有其他歐洲主要大城市多,但從這裡出發的一日遊系列算是非常豐富,最熱門的兩組行程,分別是

A:跟德古拉根本沒有關係但是以訛傳訛就姑且當真的布蘭城堡(Bran Castle):這個大叔是留到參觀北邊小鎮布拉索夫時才去,下篇文章介紹。

B:保加利亞北部維利克塔爾諾沃(Veliko Tarnovo)及週邊修道院

由於鐵路在羅馬尼亞跟保加利亞都尚未發展周全,所以一日遊的大眾交通工具選項幾乎都是巴士旅行團。大叔參加了在1185–1396年之間,貴為保加利亞第二帝國(The Second Bulgarian Empire)首都的文化重鎮:大塔爾諾沃及周邊。

遠眺保加利亞維利克塔爾諾沃(Veliko Tarnovo)攝影:蔡柏璋
查爾威茲城堡及宗主教堂內現代壁畫,頗值得一看(攝影:蔡柏璋)

來到大塔爾諾沃,除了享受極度(過度)觀光化的完美小鎮風光外,必參觀的景點就是這座曾經守護第二帝國的堡壘:沙皇城堡(Tsarevets Fortress);漫步在歷史遺跡之餘,別錯過山頂端的東正教宗主教堂(The Patriarchal Cathedral of the Holy Ascension of God,最為人津津樂道的便是內部的現代壁畫,於1985年由藝術家Teofan Sokerov所繪製。

第七、議會宮、噴泉與公園們

羅馬尼亞議會宮(攝影:蔡柏璋)

布加勒斯特最知名的地標建築,應該就是地表上建築物面積僅次於五角大廈(The Pentagon)的羅馬尼亞議會宮(Palatul Parlamentului),同時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國會建築,在羅馬尼亞獨裁首任總統尼古拉·希奧塞古於1984年興建,1989年羅馬尼亞革命爆發後一度中斷興建,一直到1997年才完成。

當地人民對於這個巨大又浪費空間的建築不置可否,倒是對於議會宮前,參考巴黎香榭里謝大道興建的烏里尼大道(Bulevardul Unirii)上,每週五到週日晚上(夏日時間九點半開始)才有的噴泉秀引以為傲。

「這個世界上大概只有拉斯維加斯還有巴賽隆納有這種噴泉秀,但我們的非常不一樣喔。」當地不止一位居民跟我分享。

噴泉秀(攝影:蔡柏璋)

說穿了,這個噴泉秀到底還是俗氣了些,長達將近一小時的設計,約過了二十分鐘後便開始讓人疲乏;值得一提的是,除了開頭和結尾是播放羅馬尼亞的古典音樂外,整場秀全部播放的都是美國流行音樂,尤其是麥可傑克森(話說麥克到過羅馬尼亞辦過兩場演唱會啊!)讓人不得不感嘆音樂無國界以及全世界都被美國文化徹底滲透。

想要一探羅馬尼亞流行音樂的們,不妨聽聽看今年三十七歲的創作才女Delia的音樂,她的聲音很像Adele跟Amy Whitehouse攪和在一起(什麼比喻),個人覺得還不賴。

我最喜歡的還是這個城市裡為數不少的公園,其中最推卡羅爾公園(Carol Park),以羅馬尼亞王國的第一位國王:卡羅爾一世命名。這個國王來頭不小,最重要的是他蓋了一座大叔目前最鍾愛的城堡,下一篇文章介紹給大家。

卡羅爾公園(攝影:蔡柏璋)
Cismigiu公園是布加勒斯特歷史最悠久的公園(攝影:蔡柏璋)

第八:傳統美食Sarmale

羅馬尼亞傳統菜:慢燉酸高麗菜捲(Sarmale)(攝影:蔡柏璋)

這道美食貴為羅馬尼亞的國菜,但其實東南歐以及土耳其等國家都有類似的料理,畢竟當年鄂圖曼帝國的國土包含羅馬尼亞南邊及保加利亞等地,食物的演化理所當然互相影響演變。仔細看Sarmale這個字,跟土耳其文Sarmak字根很像,而Sarmak意指「捲」(to wrap)。大叔在土耳其吃過類似食物,所以第一眼看到Sarmale時並沒有太大反應,但吃了之後發現這裡的高麗菜捲是「酸」的,別具風味,混搭玉米泥跟優格吃剛好能平衡其酸味,算是很搭的組合;但後來到了塞爾維亞,塞國人也說這是他們的,我只能說,珍奶肯定台灣的!

第九:其他亮點

如果要比較巴爾幹半島三個國家(羅馬尼亞、保加利亞、塞爾維亞)的首都們,我會覺得布加勒斯特贏在氛圍(atmosphere)索非亞贏在生活感(liveable);貝爾格雷德因為室內完全不禁菸這件事情完全惹惱大叔所以連討論空間都沒有,以示懲戒。

雖然有小巴黎之美稱,但布加勒斯特舊城區的建築整體來說還是有點殘破(大叔對殘破的東西沒有抵抗力),許多角落都充滿驚喜,舉凡這一條掛滿雨傘的Pasajul Victoria街,原本只是因為賣比薩的店家在自家門口擺放,但後來太熱門,整條街都掛好掛滿,成為IG熱門的打卡點。

Pasajul Victoria之雨傘街(攝影:蔡柏璋)

布加勒斯特的書店文化也值得一看,走在路上書店數量很明顯高於一般城市平均值,且城裡最有名的連鎖書店:Cărturești,幾乎可以算是羅馬尼亞的誠品,從品牌、內部裝潢、販售商品的多元,都讓書店成為該城的特殊風景。

喜歡博物館的,如果只能選一間逛,我會建議羅馬尼亞國家美術館(The National Museum of Art of Romania;它有兩大展館,一個是歐洲館藏,一個是羅馬尼亞館藏,時間不夠的話看羅馬尼亞的就好,畢竟歐洲館藏在其他歐洲城市精彩許多;話說千萬不要對這邊博物館的內部擺設和導覽路線太過苛責,因為真的蠻亂的…策展和布展能力都有進步的空間。

此外,當地人非常推薦羅馬尼亞國家歷史博物館(National Museum of Romanian History),大叔此行沒機會去,們可以參考看看。博物館隔壁是一間非常有名的老店叫做Caru’ cu bere,可以逛完博物館後來嚐嚐Sarmale。

羅馬尼亞美術館(攝影:蔡柏璋)

羅馬尼亞是整個巴爾幹半島唯一的拉丁語系民族,雖說在1860年–1862年之前,曾採用西里爾字母,基於教會斯拉夫語的正寫法,但1920年後,羅馬尼亞人已全部改用拉丁字母書寫;不知道是否因為語系的不同,羅馬尼亞人在巴爾幹半島上,整體民族性跟社會氛圍,最為接近我們熟悉的西歐國家,想要參訪巴爾幹半島的們,不妨從這個城市開始,然後慢慢步入冰冷殘酷的斯拉夫世界。

(編按:真的可以這樣結尾嗎!?)
(小胖:現在還有人會把文章讀完喔?)

飛達旅遊 GoByTrain 官網首頁,歡迎透過這個連結訂票喔。

閱讀這邊部落格的們,如果願意支持我的文字創作,歡迎用蔡柏璋的名義向飛達旅遊購買歐洲火車通行證,不限以電話、email、網路下單或門市直接購買,只須表明是由蔡柏璋部落格(https://medium.com/@paochangtsai)得知飛達旅遊即可,謝謝大家 :)

--

--

如果能有回頭率

劇場編導|Podcast《柏覽會離題》主持人|發霉的旅人|胖子|目前於德國黑森吉森大學應用劇場學系攻讀編舞暨表演碩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