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完成

Patacherry
Mar 23, 2023

--

ISBN: 9789863983712

作者:喬恩‧阿考夫 Jon Acuff

譯者:謝儀霏

一開始只是被鮮黃封面和斗大「完成」二字吸引,從自序中得知作者曾寫過「開始」這本書、並推行一個「30天目標速成」的社團,因此好奇他會用哪些觀點來敘述「完成」的重要。

我們都有很多目標處在「半完成」的狀態,為什麼?

作者首先在「建立心態」篇下了重話:人或多或少都有完美主義

無論我們對「完美主義」的定義是否一致,不可否認這都是在計劃及實現的過程中,最常出現的絆腳石。那個放大失誤、淡化進展的完美主義,如果將其作為標準,那總會因為種種因素而無法踏出下一步。

當出現不再完美的那一天,我們要嘛全盤放棄從頭開始,要嘛認知這是常態繼續往前,直到完成。

如何讓我們持續前進、「完成」目標呢?

作者提出了三大行動:目標砍半、捨得、讓目標變好玩

人在計劃初期總是過於樂觀,訂定宏遠的目標後若無法達成又容易放棄。而在過程中必要時將目標減半,是求持續往前的以退為進。若目標無法減半,就將時間加倍,沒有完美的計劃,只要持續的累積。

要做好一件事,就必須犧牲另一件事。在有限的時間學會捨棄是一堂必修課,不然就會落入完美主義的圈套中全盤放棄。在各種身份和目標中切換,我們需要學會策略性的不稱職,無論是人際交往、家事等等,簡化待辦事項,達到「雖不滿意但可以接受」的程度就喊停,有捨才有得。

無法完成目標還有另個可能的原因 — 就是這個目標不夠吸引人、不夠有趣。因為前述的完美主義,目標二字總會和積極向上或成就等字相連,但如果沒有強烈的動機、和能持續的行動,也常半途而廢。此時「有趣」和「獎勵」就是必要的微調,讓自己像遊戲闖關一樣,抱有期待來行動。

朝目標前進的路上,會遇上重重阻礙。作者舉出常見的兩大分類:藏身處、冠冕堂皇的理由。

藏身處的白話文就是窮忙,我們可能因為擔心把事情搞砸,而把時間花在處理雜事而非和目標相關的行動,沒有做等於不會失敗。藏身處也可能只是純粹殺時間,那些明知道要行動但卻懶在沙發上滑手機的時候大家都有過。

冠冕堂皇的理由則更高一層,我們把目標變得更複雜困難,增加原本需要的步驟,只為了讓事情看起來更完美。這類型的理由通常會用「等到」、或是「如果…就會…」來造句,不是我們不行動,而是還沒準備好。

當我們搞定藏身處,也避免了冠冕堂皇的理由,還有阻礙界的大魔王「潛規則」。

潛規則是那些我們不知道從哪邊理解/認知/被說服的道理,我們常常被這個意識綁住,以至於無法判斷情勢。最常見到的潛規則是人們會以為,從一無所有開始,靠自己一步步往上爬才叫做成功。

但潛規則不一定適用,甚至不見得是對的。

多問多學習、參考別人的經驗,可以節省很多時間和力氣。

判別潛規則的四個自問:我喜歡嗎/什麼是我真正的目標/我用的方法符合本性嗎/該放棄了嗎

這四個問題都圍繞在「我」身上,幫助自身釐清我們對某件事的認知是因為「大家都這麼說」、還是「我覺得要這樣做」。

規則都是被人訂出來的,遇上不符合需求的潛規則,定義成適合自己的也沒關係。

作者同時提出幾種常見的「恐懼」:即將發生的事、不完美的發展、接下來該往哪裡走?

替自己找理由,擔心事情不如預期,而事實上我們永遠不會等到完全準備好的那一天。

只要記得,不要讓對下一步的恐懼剝奪你完成當前目標的樂趣。事情不順利時,只要確定位置並作出調整,如果我們太看重終點線,就失去看出自己走了多遠的力量。

最後,利用數據來檢視進度和調整方向,讓事情變容易而不帶情緒。找出工作效率最高的因素並重複進行,定期的回顧進展,無論是目標、時程表,或是行動。

這本「完成」,是一本帶黑色幽默的毒雞湯,作者用了很多我們經歷或至少聽過的例子,不斷的提醒著,想再多都沒有用,開始做並把它做完吧。

做就對了,問自己能把目標和步驟變簡單嗎,然後就開始行動。

多數人花時間想著「要是」「如果」「希望」,開始做很有趣,但未來是屬於完成者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