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三十而立,學士後中醫卻向我招手。

--

by 悅群(112年) 2023.05

今年來到傳說中的三十歲,怎麼跟小時候幻想的差這麼多呢?以下是心心念念的自我整理,時間繼續往前走,人生的故事依然會不斷地唱著……

因緣俱足下,我在112年上榜中國醫學士後中醫。這一兩年來,得之於人者太多,出之於己者太少,希冀能以此文簡短記錄心情,若還能為同路人點一盞燈,更是我幸。

每個人都是一本大書,回答「我是誰?」談何容易,願能從幾個截斷面來談:我高中時因為物理化學實在不行,毫無懸念選文組。大學在香港讀經濟系,當時,我尚未清楚「我是誰」,卻一心只想「被看見」。畢業後進入外商銀行,買得起的東西越來越多,但我也離自己的身、心、和我所生長的環境越來越遠。我好想知道,云何降伏其心?人生道路開始轉彎,一心只想離金融業越遠越好,因緣際會下學起程式語言,又遇到貴人相助,轉職做AI工程師。當時,每天歡喜地騎腳踏車去上班,覺得人生就要重新開始,我只需要跟電腦溝通就好,不用再處理人的江湖。不過,逃避的心終究還是要回到當初碎了一地之處重建才行:其實,我是因為挫折才離開銀行,並不是因為喜歡寫程式。而恰好當時的軟體公司工時不長,我便有機會認識自己的心:走入山林、協助蓋自然建築、雙手種下自然農法的菜苗……我開始請假去打工換宿,到最後,我離職了,想要去尋找一個我能跟自然和諧共處的生活方式,能跟自己、他人重新建立關係的生命,至於物質生活,我在接觸極簡、freegan這些概念之後,就發現人生不一定能得到我想要的,我卻會一直擁有我所需要的。本來打算一個背包到花東,疫情爆發了,卻是另一個禮物的降臨:妹妹在內觀中,發願要讀中醫,我也突然被感動,會不會這就是個好時機?三級警戒,世界安靜了下來,我逐漸被醫道吸引,這些流傳千年的中華智慧,如臥佛平靜的看著眾生。那年,我二十九歲,離上一次參加大考已經十年了。

備考過程十分幸運,和妹妹一起緩慢前行,一開始我還沒專心致志,一切毫無計畫憑感覺,因為討厭化學,只讀生物,到了考前六個月還去機車環島,樂觀想說今年就去中國醫、慈濟當作參加模擬考。111年考試時,生物只讀完一半,普通化學才勉強開始,國英文完全吃老本。當題目本發下來時,突然又回到十年前,參加學測的場景:振筆疾書的靈魂,渴望明日能找到棲身之所。記得考化學時,都看不懂,很快就翻到最後一頁了,幾乎就是以國中化學程度來寫。當年中國醫成績是230,慈濟也差不多230,依然樂觀以為中國醫再多三十分就可以面試了,化學重新開始應該不難吧?

第二年,隨著我正式面對化學,壓力也開始了。補習班的講義就像東部海岸,剛開始很淺,一下子就深不見底。我察覺範圍太大,我跟課的速度又太慢,加上要三十歲了,明知三十而立也包含立定志向,可是隨著存款越來越少,接觸過社會學、常常不服傳統和框架的我,也免不了誠實的承認:我對社會所期待的三十歲感到害怕。我慢慢關掉其他的感官,熱愛煮飯的靈魂沉默了、山林的呼喚也遠了,倒是常去中醫針灸僵硬的肌肉。雖然沒有硬性規定自己幾點開始讀書,何時休息,但每天就是上三小時的化學課,整理筆記,寫考古題,怎麼一天就結束了。生物也只讀到免疫微生物、植物就停止,一心一意想爬化學這座大山。過年期間不幸染疫,等到考前兩個月,才勉強看完第一遍化學的範圍。以往大考前都至少要讀三遍的我,越來越恐慌,這樣真的能去考試嗎?看著一根根新冒出來的白髮,我還能這樣當考生多久,才能展開求道之路呢?如果,走不下去了,我能否誠實回到初衷,思索人生其他可能?

云何降伏其心?隨著生命不同的階段,我一直問著同樣的問題。直到常看的中醫師鼓勵我們姊妹:考前不會的就不管它了,只要會的不要寫錯,分數就會進步。於是,在考義守前一個禮拜,我才有勇氣直接拿起去年的化學、生物考古題,開始練習。 雖然看到完整的一份題目,腦中常常一片空白,但隨著不斷去找相對應的筆記和課本,不求快的弄懂,也漸漸感到踏實。今年報考三間學校,化學題目終於看懂了,這才開始體會什麼是算不完XD尤其中國醫失策,化學沒有先算會寫的,而簡單題目又放在最後一頁,考試剩下最後三分鐘時簡直一目十行,一直在找能在一分鐘內解出的題目……考完後又虛脫又失落,今年也算盡全力了吧,一個原本高敏感的人壓抑許多感官只求一心一意的讀,但好像還是不夠,義守269,中國254,慈濟286。

誰知道,今年中國醫面試門檻降低至240分,看見自己的名字出現在名單裡,我放聲痛哭:宇宙回應了我的渴望,冥冥之中,生命又要轉彎了嗎?自其變者而觀之,則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變者而觀之,則物與我皆無盡也。

好不真實,我跳上腳踏車踩著以前當工程師上班的路,命運輪迴著,我能夠接受無常的本質,一直對自己的心誠實嗎?大熱天繞了一圈總算冷靜下來,上網發現有熱心的學姊提供模擬面試,我立刻聯繫她。知道自己成績不突出,需要靠面試扳回一城。起初不斷狂熱的瀏覽面試心得、建議回答方法等條列式、公式化的「完美回答攻略」,但冷靜一想,我是誰?我為什麼站在這裡?老師想聽見的是真正的我,還是一套完美的答案?事實上,我除了努力成為自己,人生也別無他法。於是,我放棄了網路上的各種建議,只是靜心寫下自己的人生經歷,回顧三十年來受之於人的恩惠,天地宇宙的安排,然後閱讀我感興趣的時事,重新以社會學、性別、自然環境、親密關係等我原本就關心的角度,和其他同學練習在三分鐘內,真誠平穩的表達我的觀點。

面試那天,我用心感受自己的緊張、信念和渴望,也試著去覺察老師的心,想像這是一個交流,而不是一場演講。很快結束了,除了一個老師緊皺著眉頭之外,我知道在那短暫的三分鐘,我曾和其他老師展開心敞開的對話。雖是如此,也免不了在等待結果時越想越緊張,我回到考大學時曾參拜的文昌宮,細聲祈禱著,也回到台北最熟悉的野營場地桶後溪,躺在帳篷聆聽萬籟俱寂。到放榜那天,看著自己的好運水到渠成,我又哭了:捨不得尚未抵達的妹妹,也感慨這一小步跨過去了,我終於又能收拾散落一地的生活,重新打開所有感官。也是茫然:我能夠找到更永續的讀書方式嗎?我能在求道的過程中善待自己的身體嗎?漂泊的鳥再次靠岸,此處也是無何有之鄉嗎?無數的疑問,依然在心裡,願自己能帶著愛和信念,應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

最後,想感謝一路上支持我的爸媽、阿嬤、親愛的妹妹、遠距離的男友還有許多貴人們:有善心有大願的學姊、彼此相互鼓勵,一起練習面試的同學、考試當天用心聆聽的老師們、還有老天,面對人生不停變化,希望我能永保彈性,真誠面對心裡的聲音。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是以為記。

備註:稍微再聊一下第二年備考的方式。我曾經在準備基測(考高中)時日夜不停的苦讀,生活完全被讀書佔據,但也因此造成考試當天得失心太大,容易失常。因此,我往後的大考,都效法以前練習馬拉松的精神:配速穩定,不求快但求穩。因此,除了安排我認為合理的進度之外,也會依照心情運動、練吉他或給自己一段時間沉浸在我關心的其他領域上。此外,我認為跟家人同住也該分擔家事,已經是有能力照顧別人的大人啦,如果無法貢獻菜錢,我就協助煮飯。

綜上所述,我分析自己如果花同樣的時間,化學能夠進步的空間最多,所以就專心讀化學。我是普化讀完一半之後,再開始讀有機,讀到一半再回去讀普化,一切就是怕讀不完分散風險XD 以前,我拿讀文科的方式讀生物,對事情追根究柢,遇到補習班講解不夠完善的,甚至自己找國外的教學資源,筆記美雖美矣,進度卻十分緩慢。第二年讀化學時,我盡量求上課時能聽個大概即可,也就是說,中間即便不太懂,也不會按暫停,就是把該抄的筆記抄下來。上完課之後,才透過做考古題來理解上課內容。補習班有分章試題,我都會寫完,弄懂。雖然常出現考古題跟不上上課的進度,譬如第十章的課都上完了,考古題還剩一百多頁。我就視心情暫停每天的三小時課程,直到進度追上為止。當然,需要自我感覺良好的時刻,我也會放飛繼續往下上課XD 就像跑步一樣,重點是在找到漫長過程中,你可以穩定往前進的任何方式。

我做化學筆記時,尤其是有機化學,會先從至高點思考,這些眾多反應共同的特色是什麼?很推薦看《有機化學天堂秘笈》,去學習作者思考的方式和格局,才不會迷失在無邊無際的反應海裡。此外,我會把很多相似卻跨章節的內容統整在一起。譬如烯類和炔類許多反應很像,我就統整一張大表直接比較。重排的反應也很多,只要遇到一個重排,我就會把到目前為止所學的所有重排都一起寫在旁邊,順便複習。有點像是學英文的方法,遇到一個單字,就會把所有同義字、反義字和延伸的字彙都看一遍,自己造一個句子,加強記憶。訂正考古題也是如此,耐住性子把每一題當成複習的好機會,不求多,我在考試前也只寫了兩年的化學題目而已,但是相關的筆記有五十多頁。

有機反應也常遇到某個步驟補習班跳過,或是說的不夠清楚,這時我會善用英文搜尋,輸入反應物的英文學名,往往都能找到答案。普化我會參考李大偉老師的教學頻道,在分子軌域理論和一維盒中質點的推導連文組的我都能聽懂,雖然考試不一定會直接考觀念,卻有助於我理解前因後果,統整思考。

想談一下生活的其他面向,首先是筆記的小技巧,可以善用擦擦筆,畫圖或是寫反應機構都容易修正。不過後來因為筆記實在太多,很難全部帶去考試,我便購入電子紙平板,把筆記電子化,電子紙也比ipad不傷眼,很值得投資。電子紙在台北的三創三樓有許多品牌,建議帶筆記去現場直接復刻一樣的,看看能否做到。此外,我從很久以前就不用社群媒體(如臉書、IG)來社交了,也曾有過不用智慧手機、不買4G網路的時光,覺得更能珍惜人與人之間的交流,提升專注力,也讓時間變多了。最後,想聊聊獨處:生活在都市裡,獨自靜心的時刻格外珍貴。這一兩年,我都會(被妹妹拖)去台灣內觀中心,跟世界請假十天,平時也透過瑜珈、打坐來安放自己,好好休息。建議大家不論是否投入考試,都去尋覓適合的、有品質的休息方式,除了身體的休息,大腦休息也很重要。如果對數位極簡有興趣,很推薦閱讀《深度數位大掃除:3分飽連線方案,在喧囂世界過專注人生。》 我是讀英文版本,作者是資工系的教授,用字遣詞都很平易近人,當初翻了兩頁就大呼過癮,我還寫信給作者自告奮勇要翻譯XD 不過後來有專業譯者和出版社洽談了,讓台灣讀者也能享受,美事一樁。

好像都沒有談到國文和英文。我的國英兩科裸考大約落在七十分到九十分,端看和出題老師的磁場是否一致…所以我都一切隨喜…平時我喜愛閱讀,備考的一大樂趣就是散步去圖書館取預約的書XD 我平常也會聽歐麗娟教授的紅樓夢課程或是中國文學史,不是為了考試,是真心喜歡(愛心)。大學時學校是全英文教學,語感會好一些。我是考前一週才開始寫國文和英文的考古題,主要是練習找錯字(超難)和背成語、英文單字。

最後,在其他科都持平的狀況下,今年慈濟的化學分數進步40分(從中國醫的經驗學乖了,先從會寫的題目開始寫)。可惜慈濟、義守錄取分數依然居高不下,若只看分數,要拼到前六七十名,還真得再努力至少一年。自己感覺記憶力、體力都不比二十出頭的年輕人了,不過人生較長的閱歷、豐富的生活經驗和閱讀習慣或許是能讓我在面試時較突出的主因(中國醫加權後,我的面試分數跟筆試一樣…主要是靠面試上榜)。劣勢往往也是優勢,若畢業較久的朋友有志報考,只要各科都有基本60分,或是您有一兩科特別厲害,那麼,弱科只要多寫對幾題也能有機會進入面試。

長路漫漫,願天下有心人都能被時光溫柔的對待。期待有交流的機會,以下是我的email:amber.haouari@gmail.com

合十 祝好。

--

--

後中資訊補給站

別人分享心得一頁就能寫完,我卻寫成一個部落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