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化學加強建議

後中資訊補給站
14 min readJul 30, 2023

--

by 小紫(111年) 2023.07

這篇是下集,TA 是文組同學(自然組同學身經百戰應該不用看我講怎麼準備化學才對),內容偏向心態、習慣的調整而不是實質的讀書方式。如果你還沒看過上集, 建議先去看一下 《 如何利用補習班的模擬考結果客觀評估自己的實力 》,裡面有一些觀念會延續到這一集 。 而為了加強說服力,我會引很多上榜同學的心得,主要是來自於 Dcard 並且附上心得原文的連結,那我們就開始囉!

(一)100 個人就有 100 種考試策略,重點是找到最適合你的策略並且認真執行,但最忌諱三心二意,顧此失彼!你要記得,如果事前已經認真且客觀的進行完整評估以後,那擬定出來的計畫一定是最適合你的。其他人做了什麼事情,讀了幾遍,刷了幾輪考題,那都和你的策略沒有關係,最多是吸取經驗當作要不要修正 策略 的參考,但修正也不能偏離原本的軌道太遠,如果像無頭蒼蠅一樣改來改去,那其實是在繞遠路。注意:這不是說刷題或讀幾遍不重要喔!是不要盲目陷入刷幾遍這種次數的迷思裡!有品質的刷題和有品質的讀才有意義! 記得評估過程一定要「客觀」(也就是對自己誠實 ,我好喜歡站長說的要對自己誠實,我看過太多考生欺騙自己了😂),這樣做出來的評估才會有參考價值。當然,各科一定都有最核心的範圍。在極端的例子下,寧願核心區掌握度 100%,非核心區 0%,也不要核心區和非核心區掌握度都是 60%,因為實際考試的時候,你以為非核心區掌握度能到 60%,但其實在題目面前一緊張 大部分人都想不出來 ,連帶也影響到核心區的答題表現。

我們來看看上榜生怎麼說:

  1. # 請益 請教普化師資 https://www.dcard.tw/f/post_bachelor/p/241803783

2. # 學士後中醫 #111 雙榜心得 https://www.dcard.tw/f/pos t_bachelor/p/239218284

3. # 學士後中醫 學士後中 心路歷程分享https://www.dcard.tw/f/post_bachelor/p/239192178

4. # 心得分享 #111 應屆畢業上榜中國醫後中https://www.dcard.tw/f/post_bachelor/p/239062226

5. # 學士後中醫 上班族準備中國醫,兩年一次上榜https://www.dcard.tw/f/post_bachelor/p/237005714

6. # 心得分享 111 後中醫上榜心得(含面試、筆記)https://www.dcard.tw/f/post_bachelor/p/238982669

(二)化學是累積的過程,後面的章節一定會用到前面教的東西,所以千萬不能只「聽懂」就過去了,更不要還沒聽懂就急著往下。「聽懂」只是學習的門檻,「熟練」才是考上的門票。 回想一下小時候學習乘法,即使「聽懂」乘法就是累加的過程(把 2 × 4=8 寫成 2+2+2+2=8 ,就是後來爭議很大的建構式數學啦),面對題目時你還是得「背好」九九乘法表才能寫,對吧?每次上課結束,「聽懂」這次的內容以後,要做的是馬上短時間高強度複習練習 ,加強你的神經元連結,不要讓好不容易長出來的連結斷掉了,這樣後面的課程也比較不會發生銜接不上的情形,然後問題越累積越多,最後多到不想面對,即使想面對也有心無力 。
千萬不要剛「聽懂」化學,還沒自己「練習」就馬上投入別科的懷抱,想著要轉換心情,隔天再回來面對。如果有這種想法其實是在逃避,等到調整好心態要回來面對他時,已經忘掉一部份的重點了,要花更多時間才能撿回來,得不償失!

我們來看看上榜生怎麼說:
1. # 請益 高點師資請教 https://www.dcard.tw/f/post_bachelor/p/241707802

2. # 請益 後中化學師資選擇https://www.dcard.tw/f/post_bachelor/p/241288979

3. # 心得分享 學士後中醫 文組一年半正取 111 中國醫 慈濟https://www.dcard.tw/f/post_bachelor/p/239392347

4. # 學士後中醫 #111 中國醫慈濟一年雙榜讀書心得和功略https://www.dcard.tw/f/post_bachelor/p/238949273

(三)講了這麼多要熟練,要真的會,那到底什麼叫「熟練」? 什麼叫「 聽懂,真的會」?我常說的標準就是「反射動作」,要跟九九乘法一樣熟 。

另外學習時請記得, 區分「事實」和「推論或推導」是很重要的事情!區分「事實」和「推論或推導」是很重要的事情!區分「事實」和「推論或推導」是很重要的事情!(很重要講三次。)

這是什麼意思?你要記得化學是「自然科學」,自然科學是為了「解釋自然現象」而發展出來的學問,也就是說不管理論多有道理,只要跟現實世界不符 ,那這個理論就有可能被拋棄 。相對的,如果一個理論很爛,很多問題沒辦法解釋為什麼 (例如 20 世紀初期量子論剛開始發展的時候,愛因斯坦是不能接受的) 甚至跟你說「我也不知道為什麼,只知道這樣算會對」,但這個爛理論是當下唯一符合現實觀測結果的,那這個理論就會被大家(暫時接受)(其實很多中醫理論也是這樣,沒辦法用現代科學解釋為什麼,但照著做就是有效!)

扯有點遠,但很多時候學習過程中,你必須要先「接受」一些基本的「前提」 (接受的意思是不懷疑,當成真理一樣,就像中世紀人接受地球是平的這種說法,完全不去質疑懂或不懂,當作一個事實描述看待) 在這個階段不應該有「聽懂」或「聽不懂」,只有你願不願意接受這個說法。這些內容通常被老師放在「先修」課程裡,是一些後面真正開始「推導」的時候需要具備的「基本知識」。(舉例來說:英文單字通常就沒有懂不懂的問題,當然字根字首可以一部份解釋單字的緣由和流變,但最終你還是需要把單字完整背下來,「接受」 adapt 、adopt 、 adept 三個英文單字字根字首都一樣,意思卻不一樣的這個「事實」。)

很多時候你覺得老師講很快聽不懂,其實只是潛意識在抗拒不想接受 一些看起來很複雜的「事實」,所以想要等「聽懂」 再說 ,等到潛意識終於「接受」了事實好像 就是這麼複雜,沒有其他近路可抄,才覺得自己「聽懂」了 (其實是終於接受事實,這很像「悲傷五階段」,推薦去 youtube 搜尋這組關鍵字,會有俗女養成記片段,謝盈萱演的,超好看 XD )。但好不容易花時間 「聽懂」 了,卻又覺得 內容太複雜 ,想要「改天」再直接背結論, 結果根本等不到那個「改天」, 那還不如一開始就直接背結論 。(這其實也是部分考生的 一種逃避心態!)

那如果這些放在先修課,或每一章節最開頭的「事實」都不熟悉, 後面真正需要花時間聽懂的「推導內容」, 就會回到(二)所講的,沒辦法累積 化學能力只有累積問題,最後無力解決。 (有沒有發現不管是學習化學這個科目,還是念書的方法,其實都是一環扣一環的。)

有關什麼是「 聽懂、真的會 」, 下面這篇提到的「active recall」我覺得是很好的標準,提供給你參考:

心得分享 (文長慎入)學後中全科字卡筆記、心路歷程分享https://www.dcard.tw/f/post_bachelor/p/239741919

(四)如果前面兩點都沒問題,接下來要做的就是試著自己解決問題(注意:前兩點是前提,不能直接跳到第四點)。 大部分的問題,補習班講義 內都翻的到答案 ,只要前面的「搞懂」有紮實完成, 那即使面對題目一時忘了要做什麼動作,大概也知道要去講義的哪裡找答案 ,這就是(一)說的「有品質的刷題」。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我們可以把 「學」當作 「做題目的過程,模仿學習前人解題的動作」「思」 當作「練習推導過程,熟悉化學的邏輯 」 那麼沒先搞懂上課內容 就拼命刷題,只會越刷越迷惘,怎麼詳解一下這樣寫一下那樣寫,這種追求次數的刷題法沒有意義;反之,如果只聽懂上課內容,卻沒有馬上對著題目練習使用剛學會的工具,這樣生疏的學習方式去考試是很危險的 。如果二三四都能做到慢慢就會看出有時候答案或詳解有問題,而不是看著 答案以後硬湊解釋,先射箭再畫靶,這樣不是真懂,是無效的學習 。

許多上榜生不約而同都有提到自己翻講義,翻完還不會才去問老師。我相信這種解決問題的能力是基本素質:

  1. # 學士後中醫 #111 雙榜心得
    https://www. dcard.tw/f/post_bachelor/p/239218284

2. 後中化學準備方式分享
https://medium.com/@pbcm.info/%E5%BE%8C%E4%B8%AD%E5%8C%96%E5%AD%B8%E6%BA%96%E5%82%99%E6%96%B9%E5%BC%8F%E5%88%86%E4%BA%AB359be6d28295

3. # 學士後中醫 心得分享 私校 8 個月上榜中國醫 義守心得https://www.dcard.tw/f/post_bachelor/p/238986532

4. # 學士後中醫 心得 學士後中上榜心得 + 售書https://www.dcard.tw/f/post_bachelor/p/238893378

(五)至於計算能力的問題部份考生一定要先改掉你害怕計算的壞習慣!!後中沒有真正的「數學」,後中普化用到的是「數學工具」。兩者有什麼差別?你從小到大恐懼的 「數學」,作為學科的那個「數學」,是需要你 做邏輯推演、思考判斷的科目。後中普化用到的「數學工具」則是 機械式的 固定動作,中間不需要你的數學推理或數學思考能力(相較之下古典遺傳學才是真數學)。簡單來說,如果你有一台計算機,你就能解決普化的數字問題;但即便你有一台計算機,你面對作為學科的「數學考卷」,還是有可能會考 0 分。既然這只是一個「工具」,那就有使用的 SOP 你唯一要做的就是熟悉怎麼「使用」這個工具。使用方法都教給你了,剩下就是「熟悉」他,而熟悉別無他法,惟手熟爾,請多算。

提供1 位同學練習計算的方法 (其他內文有空也可以看一看):
心得分享 心得分享 111 中國醫後中醫 文長https://www.dcard.tw/f/post_bachelor/p/239062943

(六)假如有些內容真的太複雜,怎麼樣都聽不懂怎麼辦? 直接背結論沒有不好,能考上的都是好方法 。 分享 一個小故事,高一的時候我們班有個同學被家裡逼著唸自然組,他很明顯沒有興趣也沒有天分 但 他擁有十分驚人的記憶力 :某次段考歷史考得很難很細,班上就他一個考90 幾分,而第二高分只有 70 幾快 80 分,班平均則不到 70 ;另一次段考考到排列組合機率, 這個範圍即使對自然組的學生來說也不容易,那位同學更是完全聽不懂這章節在幹嘛,於是他想到的方法是 「把所有題目可能會出的題型,對應到的數字背下來」。譬如說假設題目問到「箱子裡有 1 個紅球 3 個白球,連續抽出 3 次紅球的機率是多少?」他就會反射寫1/64 。如果題目改問連續 3 次白球呢?那就反射寫 27/64 ,依此類推。當然題目是不可能窮盡的,這種作法當然不可能考多高分,但至少最後他那學期數學沒有被當,逃過了暑修的命運。
但記得如果要 背結論就請背熟,背到變成反射動作 ,不要背得半生不熟,倒扣下去就沒了。

提供兩篇心得參考:
1. # 學士後中醫 111 後中醫上榜生 心得分享 上榜售書https://www.dcard.tw/f/post_bachelor/p/239423587

2. # 心得分享 學士後中醫 企管系中國醫上榜心得分享(含面試)
https://w ww.dcard.tw/f/post_bachelor/p/238980900

(七)練習題目或真的上考場 的時候,記得要善用選擇題優勢!不管是計算題還是觀念題,很多時候先看一下選項會給你一些靈感,喚起你的被動記憶。甚至有一些題目根本是包裝成計算題的觀念題,乍看之下要計算,其實觀念清楚用看的就能知道答案是什麼。 (不過即使是這種題目,還是建議練習的時候要練習計算喔!)

下面這篇文雖然是後西的討論,但其實這種「寫題目」的技巧是一樣的:
學士後 物化解題速度 https://www.dcard.tw/f/post_bachelor/p /241649228

(八)準備期間總是會有情緒,之前也被一些人問說緊張焦慮怎麼辦,我個人是比較理智派的解決路線。我認為緊張是對客觀事實沒有全盤認知或認知不夠 ,對客觀事實掌握度越高就越不會緊張,而寫題目、模擬考一部份就是為了客觀評估 自己的程度焦慮則是自己的期望跟現實有落差,要解除焦慮感 ,一個方式是放低自己的期望,不要對自己那麼嚴格,另一個方式是拉高自己的能力,縮小期望和現實間的差距。

舉例來說,小時候第一次爸媽放手讓你自己去上學的時候,或是第一次要上台在全班面前報告的時候,總是會因為不確定自己能不能表現如預期而緊張,但隨著自己經驗逐漸上升,開始知道過程中會發生哪些狀況,緊張感就會隨之下降(當然,被教授電的時候緊張感又會上升,因為你沒辦法掌握教授會問什麼問題)。伴隨緊張感下降,可能開始上升的會是焦慮,因為開始可以客觀評估自己的能力了,發現原來自己和理想中的境界有一段差距,這時候就要釐清這個差距到底是不是能夠靠努力來彌補。如果可以,那還在等什麼呢?趕快加把勁!如果不能,那就調整策略,在你能力 所及的範圍內找出最適合你的方式。

下面這篇建議可以把情緒和客觀事實分開處理,我覺得和我的方式有點相似,推薦給你:

心得分享 中文系跨考上榜後中醫三校心得https://www.dcard.tw/f/post_bachelor/p/238977084

最後是小廣告時間:
如果有需要化學家教的話可以先填表單讓我了解狀況,我收到回覆以後會再跟需要的考生聯繫, 或是轉介給我其他優秀的同學😉 。
(主要是文組考生啦,理組生應該補習班就能解決了,也比較省錢!)
問卷的連結:https://forms.gle/SHsN91UhvAorhrDE8

--

--

後中資訊補給站

別人分享心得一頁就能寫完,我卻寫成一個部落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