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作手回憶錄>讀書心得:流傳一整個世紀的投資金律

Peter Chu
3 min readJul 9, 2020

--

股票作手回憶錄封面

當初在投資podcast上聽到主持人推薦這本書時,還略帶懷疑的想著該不該拜讀。「將近一百年前的東西的耶!那時候的股票市場跟現在天差地遠,讀這個真的有參考價值嗎?」我半信半疑的翻開扉頁。

其實人性就是人性,不管再過幾千幾百年都一樣。

這邊先容我岔開話題,談一下讀完回憶錄後接力觀賞的電影大賣空。片中不斷透過諷刺的旁白與滑稽配樂帶出當年金融海嘯時的美國是多麼的愚蠢卑劣,甚至不惜挑最弱勢族群下手,只為了讓錢輕輕鬆鬆流入自己的口袋。而這一切並沒有隨著經濟恢復而停歇。華爾街依然猖狂、泡沫依然存在,甚至連當年造成最大衝擊的金融商品CDO也只是換個名字重出江湖。人類完全沒有學乖。

將一世紀前的股市與現今比較,人類同樣完全沒有學乖。

這本書會成為經典,不是因為裡頭藏有能讓你「輕鬆」縱橫股海無往不利的投資密技(輕鬆這兩個字尤其重要,畢竟人們從古到今最喜歡的就是不勞而獲,不信去看看市面上當紅投資書籍的標題就知道了),或是故事主人翁的操作手法是多麼神奇有效。

它之所以能流芳百世,只是因為人性從來不曾進步罷了。

這本書最重要的一句話就是「你不可能打敗市場」。沒錯,你不可能打敗市場,這是從股市賺進數百萬美元的作手親口說出的金玉良言。事實上,看完整篇故事,你會發現它的數百萬美元正是普通人無法擊敗市場的最佳證明。

這並不是說我們無法從股市賺錢,而是強調順勢操作的重要性。古今中外多少人自認只要掌握小道消息以及聽信名牌就能掌握別人看不到的投資機會,因而在公司經營狀況不佳造成股價暴跌時仍貪便宜抄底,或是在多頭行情時看到一兩天回檔便心生恐懼提早獲利了結。貪婪與恐懼,成了亙古不變的失敗要素。

「你不可能打敗市場,所以請順著市場走。」

道理如此簡潔,卻又如此難以實踐。

不過若是一本書開宗明義就將結論說得清清楚楚,不僅無趣,更缺乏讓讀者深思與留下印象的反面案例(直接看悲慘的負面教材總是比講大道理有用許多)。身為財經新聞記者的作者,花了大半篇幅描述故事主人翁透過研讀行情紙帶aka古時候的價量圖賺進大把鈔票的過程,使得我一開始在看還覺得相當困惑,怎麼跟巴菲特所主張的價值投資法完全相反?難道這本書是在教怎麼樣用一百年前的技術分析與當沖賺錢嗎?

直到作者寫到作手進入華爾街,嘗過多場敗仗甚至數度傾家蕩產後,才帶出本書最重要的投資金律。其實巴菲特與主人翁所相信的無異,都是從基本面去研判市場與企業狀況後,再透過簡單的線圖判斷找出投資時點。

只不過差異在於,那個年代並沒有完整的財務報表格式(眾所周知的會計準則GAAP當時尚未推出),因此要單純用基本面投資難度與錯誤率相對較高。此外並未明文禁止內線交易的股票市場隨時充斥著各式各樣的小道消息,這些消息也為本書製造了不少戲劇效果,使其不致於成為另一本枯燥乏味的教科書。

看完股票作手回憶錄,並不會讓你變得比較懂進出場時機或是任何投機技巧。這本書能帶給你的,是告訴你在投資時什麼事情不該做。當我們學會不該做什麼事,才能停止賠錢,並且開始學習該做什麼事。

--

--

Peter Chu

Searching for the purpose of life. 一個喜歡看電影,不知道自己特別在哪但蠻會講幹話的混血客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