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為「量表」裡的模範生? #5

--

在各行各業裡面,為了讓我們對一件事情的主觀的影響成分降低,我們會採納量表,因為有「常模可對照」,讓我們對事情的看法更加客觀,提升其信效度。

在我們物理治療領域,我們和其他工程師一樣。對於一個產品的產生、且要實際用在人類的生活,那公式為…

產品=客觀成本估計+大眾的需求。

在執行物理治療計畫,公式為…

目標=客觀量表分數 +個案目標及潛力。

量表的意義是什麼?

在臨床我們有PDMS-2、AIMS、BOT2、BBG、MMT……等量表,負責測量小兒、骨科、神經等個案,去看目前個案的能力,來規劃接下來的治療計畫。

在證據基礎的時代,有人問:這些量表到底意義是什麼?

量表之所以能在醫學裡面有個舉足輕重的角色,不免有幾個特點:

  1. 研究:能讓多樣研究之間擁有常模標準且能做研究間的比較。
  2. 醫療人員:分數能幫助了解個案目前大致的狀況,評估需不需要上課。
  3. 個案及家屬:分數能讓個案、家屬更了解自己或自己小孩的大致狀況。

也就是說,量表給了我們有一定的架構,但不代表知道了全部!!細節(未來發展)是還需要再跟「專業人員」談!

好在意量表的「分數」。

爸爸:你知道嗎?每年的兒童發展評估,對我來說,就像是大學聯考一樣的刺激,評估結果都是「慢」。這個字對我來說,我想盡力但卻是無奈只能拼看看。

我:爸爸,沒錯!很辛苦,但我們就是要拼,讓我們陪著孩子一起衝吧!

分數是條繩子,可以量測、也可以綑綁。如果在意眼前的繩子長短,不如想辦法加長繩子。

量表分數落在邊緣(borderline)?

孩子一進治療室,對於不熟的環境,直接就是「哭」,然後影響能力表現。或是一進治療室發現了自己好想玩的玩具,分心的一邊做活動策略一邊望著玩具。

在這樣的狀態下測量的出來的結果,同時也會詢問爸媽或老師小孩平時的狀況,加入總體,統整評估結果、分數。

落在邊緣線(borderline)的孩子,即是在一個需要「待觀察」的線上。

沒關係,那我們就「再觀察」,若需要那就「再調整」!

我們要成為量表裡的模範生?

那反過來想,如果量表達到滿分、達到與發展里程碑相符,那麼在臨床、在現實的意義是什麼?

在臨床:這小孩子在量表表現是符合該個案年紀的發展線上。

有沒有發現我打了「在量表」的表現?是的,即便孩子能力已在標準線之上了,那我們還是不能鬆懈喔!得是時時刻刻的觀察、陪伴孩子成長才對!

量表是拿來瞭解孩子「目前」的發展,陪伴成長才是了解孩子全部的長久之計!

他們可都是要來改變世界的孩子!

--

--

Physical Therapist | LiuYuShian ( Shania )

I'm a physical therapist. Sharing the life and little tips to everybody. :) :) I'm glad to receive the feedback when you give m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