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學研究所考取心得−一名跨考生的歷程

林批
8 min readMar 10, 2019

這是一篇跨考生從準備考試到應試錄取的心得,本文旨在記錄自己這一年來的過程,也希望有助於提供未來的跨考生一些幫助與方向;也因此,對於原先即是社科院所的同學而言,此篇文章恐怕不具效益。

在此先上應試成績:

【政大】

社會學 47分

社會學研究方法 49分

社會學理論 43分

總分 139分 正取 6

【臺北大學】

社會學 49分

總分 49分 正取

一、報考動機

備註:此段很像自傳,只想看重點的話建議跳過。

我是一名從高職到四技就讀七年的技職體系生,背景為商管類群,高職時念商業經營科,大學則是國際企業系。我並不會聲稱自己的專業是商管,因為大學期間我已然失去對於該領域的熱誠(後來回溯原因,認為應是出於商管群裡不斷強調的功利主義與資本主義總掩蓋掉許多多元思考的機會),所以幾乎九成的科目都含混通關,趕緊取得學歷出社會工作是我當時的目標;也因此,考取研究所從未是我的人生規劃。

在我大一那年,三一八(太陽花)學運的發生帶來極大震撼,雖然原本就因為自己的同志身份而關心性別議題,但三一八才是著實引導我關心政治與社會議題的轉捩點,用一個現在已經被污名化名詞來說,就是覺醒青年吧。不過這個覺醒並沒有立刻促使我接觸社會學,畢竟讀書這件事一向讓我感到厭倦。大三下進入誠品書店打工,經過同事們的書香洗禮才開始有專業知識摻進我對社會議題的眼界,當時同事引領我深入台灣文學與社會科學,打開我對知識的探求動機。

畢業後服完兵役,在找工作的過程都沒能尋見自己興趣投身的領域,儘管有相關的NGO或倡議工作,卻也因為自認毫無專業背景而作罷,掙扎一段時間,才決定以社會所為目標準備考試。

二、目標設定

決定考研究所後,接著是目標學校的訂定,其實從一開始就鎖定必須是台北地區的社會所,目的是想接觸台北地區較豐沛的社運與倡議資源,組織蹲點是我研究所期間欲實行的計畫,所以儘管交大與清大的社會研究相關系所也相當馳名,但由於地理位置不在範圍內便先行篩去。

瀏覽了台北地區各社會所的師資後,台大、政大與北大的社會所教授們,其研究方向最吸引我,不過台大近年來逐漸將名額集中在推甄上,以今年為例,一般招生名額僅存2名,考量其考科數目與自身能力決定放棄,把主力放在政大與北大。

三、籌備期間

這邊要先說明,我個人堅持不補習,由於見識過許多友人上補習班操勞的狀態,我不希望自己對社會學的熱情被補習班的風氣澆熄,所以整個過程都靠自己找資源,也因此念書進度毫無章法,基本上覺得缺讀什麼就去補強。

沒有補習班的領航,一個人準備考試根本沒有方向可言,故此,實在無比慶幸自己生在網路發達的時代,其中庇蔭我最多的是PTT上許多前輩的經驗分享與書單列表,也說明每所學校可能的考試方向,尤其感謝stu88407大大提供的筆記(非常實用,我沒能來得及閱讀的次領域都靠這份筆記幫忙)。除了這些實質幫助之外,前輩們的精神喊話也給予我這個不補習的跨考生許多心理上的安定。

另外,目前許多學校都有開放式課程的資源能使用,通常都沒有身份限制,對自學而言非常有幫助。

以下提供我個人的書單及資訊來源:

【社會學】

社會學書類我只購入兩本,其餘皆透過考古題補強陌生的名詞概念,並靠社會評論與論文來拓展觀點。

  1. 《社會學與臺灣社會》(精簡本第四版) 王振寰、瞿海源主編 巨流出版
  2. 《社會學(上)(下)》二冊 紀登斯著 唐山出版社
  3. 《見樹又見林》 Allan G. Johnson著 群學出版
  4. 台大開放式課程−孫中興老師〈社會學〉
  5. 台灣社會學期刊
  6. 巷仔口社會學(有許多研究生及教授的學術評論,助益相當大)
  7. 報導者端傳媒 (鎖定時事與議題)

【社研法】

  1. 《社會科學研究方法》 Earl Babbie著 雙葉書廊
  2. 《社會學研究方法》 蔡勇美、廖培珊、林南 著 唐山出版

這兩本我比較推第一本的Babbie,雖然很厚,但在質化量化的解釋上非常詳細,實例相當豐富;相較下第二本就過於死板,讀得很痛苦。但老實說,社研法單靠這兩本完全不足,尤其對我而言統計的部分最不堪,統計很難單靠自己念就融會貫通,我是仰賴交通大學開放式課程中潘美玲老師的《社會統計》影片,才勉強應付這個科目。而許多研究法的概念也要另尋資料。

我準備這科的過程蠻峰迴路轉的,在看政大社研法考題時,因為近幾年都沒有考計算題,所以我就將全數力氣投入量化的邏輯釐清與質化研究上,殊不知今年政大社研法考了兩題計算題(佔20分),而且感覺非常基本(基本到送分那種),連計算機都沒帶的我直接繳械放棄這20分。另外,我在考前翻了幾篇量化研究論文,企圖學會迴歸分析量表的解讀方法,但最後考試依然無力辨讀。

考完後心想能拿個三十分就已經謝天謝地了,殊不知這科拿了49分,還是三科分數裡最高。

【社會學理論】

  1. 《社會學理論(上)(下)》二冊 George Ritzer、Douglas Goodman著 巨流出版
  2. 《資本主義與現代社會理論:馬克思・凃爾幹・韋伯》 紀登斯著 遠流出版(人稱「小綠書」)
  3. 《布赫迪厄社會學的第一課》朋尼維茲著 麥田出版
  4. 《污名:管理受損身份的筆記》 高夫曼著 群學出版
  5. 《文化與社會》 Jeffery C. Alexander、Steven Seidman著 立緒出版
  6. 香港01 : 我主要是靠這個網站讀法蘭克福學派的學者思想,但該網站也提供其他許多學者的資訊。

我大概把七成的時間都花在社會學理論上頭,編號2的小綠書是我進度中的第一本,可以說所有社會學的起點都源自三大家(不過三大家背後還有更大的哲學脈絡),但對我這個初學者而言,念小綠書基本上是念得一知半解;後來我讀了編號1的社會學理論,這本相對小綠書來說是非常白話與簡要的,且幾乎各派學者都涵括其中了,我一開始根據古典三大家與當代五大家的方向挑選學派來讀,最後參照政大考古題,才把範圍縮小至古典三大家、法蘭克福學派以及傅柯上。(殊不知今年考題以三大家為主)

社會學理論就是一個折騰人卻同時帶來最大成就的科目,學者的論述有非常大的哲學色彩,常常會看不懂他們在講啥(心裡會大罵:「給我講人話!」)不過當你搞懂他們欲傳達的思維,會極其敬佩這些學者的思路,他們證實人類的思考可以如何浩大與精細,「多元思考」的真正本領實在不是我在商學院遇見的老師所說的那樣淡薄(雖然後期會覺得這些學者都喜歡互相攻擊,但也不失為一種讀理論的樂趣)。

考前幾日我又把小綠書拿來溫習,基礎打穩後重讀,才發現這是一本價值很高的理論書,除了詳述三大家的理論外,還提供了三大家理念的相互比較−從階級、宗教及資本主義等等。可惜不適合初學者讀就是了。

考試當天該科是我寫得最順手也最過癮的,但沒想到分數是三科裡最低,難免有點失落,頗好奇教授對該科預設的標準是什麼。

四、考後心得

能夠考上理想的學校真的為自己驕傲,其實這期間家人總是會再三建議我去補習,但我堅持拒絕,一如上述所言,我不希望補習班裡緊迫盯人的灌輸式教育破壞了自己對社會學的興趣。而結果也向家人證明我能靠自己達到目標。過程當然不乏情緒上的不安,當時屢屢重複瀏覽著PTT上前輩們的心得文,給自己一點精神上的慰藉。

每一次看見台大、政大與北大的社會系老師們發表給畢業生的話,或是為學生所處的社會發聲時,我心中總會充滿激動,我的生命中還未遇見引領我批判思辨的老師,我著實希望能成為這些所崇仰的教授們的學生(就算不斷被告知研究所很難熬 XD)。

讀書規劃的部分比較自慚形穢,我並沒有具系統性的縝密安排,原本打算參加讀書會或是到學校旁聽,後來也沒實現,加上現階段的我唸書已無法像過去高中升大學那般埋頭苦幹。最初我是三個科目各先讀一本書,對考科內容有大致的認識,後來就是能讀多少算多少,考古題中哪些學者或概念不熟便回頭加強。作息方面我並未強制自己設定時程表,老是睡到中午,或是一天只唸一小時左右的書,直到考前兩個月,才開始勤跑圖書館,但一天也只待了3–4小時,回家後基本上不會再碰書。如此無規律的唸書方式,時時刻刻都在內心自問著「真的可以嗎」,但我想這也是我最能維持壓力與實踐間平衡的方式,我比較在乎的是能不能把東西唸進去,而不是一天花了多少時間淹進書海裡。

如果不確定自己作答手感的人,可以挑幾回考古題練習看看,我個人做了政大105–107年的考古題,瞭解自己作答的筆觸程度再摸索改進;有人脈的話也可以請其他社會所學生或老師協助修改及提供建議。

讀到後期,焦慮的心情會隨著考試時間接近加深,政大今年考試剛好在年後,以致我過年時都處於忐忑的狀態,根本無法放鬆。家人也不時問起,如果考不上的話有什麼規劃?雖然很煩,但這問題從準備考試時便已在心中百轉千迴了無數次。其實回想起這將近一年時間的讀書歷程,我常常在社會學的知識中挖掘出新奇的樂趣,被知識震懾的欣喜,在搞懂不講人話的社會學理論後的那般成就感,以致我不禁浮現這樣的想法:即使考不上,社會學依然帶給我很大的滿足了。

這樣的想法浮現後,對於唸書就變得坦然許多,焦慮並不是消失了,但至少找到一個除了考試之外,唸書的其他目的,而這目的能分散對考試的壓力。(雖然考前一晚和放榜前一晚依然失眠)

成績出來後,政大正6,比預設好得許多。

我本身並非一個樂觀進取的人,心得寫到這兒卻突然有點勵志,應該是由於自己對社會學的熱愛能有所回饋而備感欣慰吧。文章想分享給未來對社會學有興趣的跨考生,雖然我的讀書方式不見得適用於別人,但應該能在自學資源這方面提供些幫助。

最後,過去一直不敢聲稱自己的專業是商業管理,但我希望未來能驕傲地說出:「我的專業是社會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