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度飲食心理學|為什麼我們透過「吃」能夠解決所有問題?

「你吃的不是食物,是回憶、是孤獨、是寂寞」,這句話還真的沒在騙你······

柏樺 Po Hua
乾 眼 人 Storyteller
11 min readJan 30, 2019

--

過度飲食心理學

我在閱讀這本書的過程中做了一個小實驗,就是將每天的飲食內容紀錄下來,看看會不會因為書讀得愈多,而使我在飲食的選擇與習慣上產生明顯的改變。

從第一天翻開這本書到全部讀完大約花了七天的時間,然而,從這七天的飲食紀錄來看的話,嗯,對於這樣的期待,看來也只能夠舉雙手投降。

不過在這項計劃裡,我刻意新增的「喝水(馬克杯量)」這個項目上,倒是顯示出比平常多喝了 1 ~ 3 杯的水量!而作者於書中對於類似行為所作的解釋,在心理學上則被稱作「抵銷心理」(註 1):

在大多數人的經驗裡,過度飲食和抵銷行為總是如影隨形。有多少次在過度飲食之後,你曾經希望時間能夠倒轉,回到幾分鐘前,那麼你就可以謝絕第二份食物?有多少次在過度放縱之後,你急忙到健身房裡健身?

事實上,暴食症(Bulimia)患者經常出現的「掏空催吐症狀」,就是一種極端的抵銷行為。

換句話說,在有目的的前提下,發現我所期待的目標沒有達成時(喔喔!這樣不對,扣分!),就會藉由我認為比較健康的「喝開水」方式(這很健康,加分!),來抵銷前者帶給我的愧疚感與罪惡感。

圖片來源:Unsplash

透過這樣的實驗,其實也是想要表達,在裡頭光是一個「喝水」的行為,就至少涵蓋一種心理學解釋。若換作「過度飲食」這件事情上,包括從吃到飽餐廳、部落格和 IG 美食打卡、減肥藥、瘦身餐飲與各式書籍、抽脂美容、健身房會員······,這些無數個因為「飲食」而產生的行為與連帶商機,解釋起來還真是讓人一個頭兩個大,怎麼想都覺得非常複雜!

因此必須說,作者基瑪.卡吉兒(Kima Cargill)真的很有本事。她藉由「消費主義」的文化與經濟架構基礎,能夠提供「過度飲食心理學」的前因後果一個清楚的解釋。(註 2)

而整本書讀來很有畫面感,也都非常容易理解,畢竟,我們都是生活在消費文化下的寵兒,「過度飲食」無所不在!

過度飲食,是消費主義文化的延伸

為什麼人們會大量消費物質產品呢?

早期的理論家,針對這項問題提出了幾種解釋(註 3):

1. 獲取是一種緩和焦慮的方式。
2. 獲取代表對安全感的渴望,想要藉由擁有比他人更多,進而滿足對地位的渴望。
3. 當一個人堅持自我主張的傾向變弱時,就會產生獲取東西的傾向。

而心理學家奇克森特米海伊(Csikszentmihalyi)和洛克勃格 — 哈頓(Rochberg-Halton)認為,「消費品」能夠為人們帶來兩種力量(註 4):

第一種是區別(Differentiation),使擁有者透過物品來強調與他人不同的個體性;另一種則是相似性(Similarity),藉由消費品來強調自己與社會、與群體彼此間的融合狀態。通常,所有物被認為是延伸的自我的一部分,藉由選擇並且使用產品和品牌,來彰顯個體性與獨特性的形式。

想想看,每個人在 Instagram 上分享的圖片影像,是不是有些生活背景與自己相似,彷彿你都能夠體會;然而有些人的生活方式,卻可能是你一輩子都無法理解,甚至會感到欣羨、忌妒的。這便是所擁有的生活物質截然不同,也就產生了每個人不同的「區別」與「相似性」這兩種特質。

但如果我們此時對於自身所處地位感到模糊時,你的不安、焦慮感就會出現,進而使我們透過獲取方式來滿足心理上的平衡。而這時候的「過度消費」,便可能成為了一種極端行為。

「令消費主義得以長存不滅的文化、經濟、心理勢力是可以循環再生的,它們使人經由消費而產生不快樂,卻也同時在人心中植入一個訊息:當我們感到不快樂時,買東西就是解藥。」

作者指出,這種非常類似的現象就是,在食物方面有過不安經驗的人,也比較容易有肥胖問題。亦即是,經濟上的飢渴與熱量上的飢渴息息相關,因此,當人對自己的相對財富感到不安的時候,往往會想攝取更多的熱量。

其中,值得我們注意的是,「過度飲食」其實是近世紀以來才有的行為表現。作者借用一九八 ○年代蘇珊.波爾多對於「厭食症」的形容,以相同邏輯來表達,所謂的過度消費與過度飲食,「其實是這個時代中,我們為了表現各式各樣複雜難解的痛苦,而出現的一種誇張症狀。」(註 5)

但這裡真正令作者憤怒的是,現今社會對於「過度消費」或「過度飲食」所提供的解決方案,皆是給予人們消費、飲食另一種東西,一種屬於行銷商和廣告商要我們相信的假象。

比方說,我們可能常聽聞減肥藥、瘦身餐的強大功效,從作者提出的角度來想,製藥廠和食品產業所提供用來治療過度飲食、過重或肥胖問題的產品,實際上只會造成延續過度飲食的問題,因為它們讓消費者深信,只要使用這些產品就能夠抵銷過度飲食的後果。然而,卻遺忘了「減少消費」、「減少飲食」才是真正有效的方法,長期處在消費文化中,這種相對取得性高的、免費的,反而被視為無法令人滿足的「產品」。

因此,「過度的行為」並非個人問題,而是由整個社會、產業共同羅織出來的。

圖片來源:Unsplash

相對貧窮感:藉由過度飲食,獲取暫時的快樂(註 6)

社會學家齊格蒙.鮑曼認為,在消費主義文化之下所處的貧窮狀態,和歷史上所謂的貧窮,是截然不同的感受。在過去,因為貧窮而產生的飢餓、疾病、流落街頭無家可歸,是對生存的直接威脅;但是現在,「相對貧窮」在富裕的消費社會則是一種心理狀態,窮人覺得經常被這個文化的快樂生活模式排除在外。

鮑曼認為,在消費文化之下,不足感(Inadequacy)所帶來的影響比什麼都要嚴重,最終它將導致降級與自我放逐的後果。只是因為不足感,無力履行身為消費者的義務,就得忍受種種痛苦,例如被忽略、被剝奪、被降級。

如同有品牌的服飾、電子產品所提供的一種社會歸屬感,品牌食品也同樣如此,而且相較起來更便宜、更容易親近。事實上,這些產品對生活貧困的人產生強烈的情緒效價(Emotional Valence),成為躋身會員資格種種昂貴的文化象徵。

比方說,「吃到飽」餐廳對於現階段、或曾經生活貧困的人而言,就是藉由飲食上的飽足,來消弭內心底層對於財富經濟的不安感受——別忘了「經濟上的飢渴與熱量上的飢渴相關」這項訊息——,以及獲得暫時的快樂,掩蓋相對貧窮的感受。

再說到,幾年前曾經前往中國偏鄉擔任志工服務,那裡的建築、衛生設備與鄰近的大城相比,是相對簡陋許多。而孩子們最常玩的遊戲,就是一群人的田野裡奔跑直到失去力氣為止,十分純樸、愜意。然而,偶爾會發現在磚瓦剝落的牆上,懸掛著百事可樂的廣告布條;孩子們會努力存些零用錢,就為了到遠一點的商店買一瓶沒有汽、貌似山寨的可樂汽水,而且還喝得相當開心。兩相對照下,就覺得很是突兀。

根據行銷分析商所做的研究報告指出,可口可樂、或百事可樂都特別喜歡針對落後地區或人口,諸如中國、印度、美國非裔人口居住區等,猛地打上許多廣告。好似在告訴人們:「來喔!喝一口我們的汽水吧!它可以讓你變得更快樂,忘掉生活中不順遂的所有一切!」

圖片來源:Unsplash

現代資本主義對人數不斷增加的群眾敞開更多自由的可能性,提供「似乎永無限制、快速擴張的消費世界」;又因為增加消費選項的重要性,被排除在選項之外的人,就會感到被剝奪權力並受到壓迫。

消費者放縱自己吃垃圾食品這類簡單的東西,變成體驗歸屬感的一種便宜機制,同時這也是減輕窮人長期被邊緣化、被剝奪權力的途徑。食品工業熟知這一點,以快速和容易通往快樂生活的承諾來誇耀它們的產品,製造出人們對這類產品強烈的需求渴望。

對此,如果我們把服用更多食物或藥品,當成一種防禦機制,去處理疏離、不安、沒有歸屬感的感覺,那麼食品和藥品就會變成自我治療的方法。而當一個人對自我的感覺是空虛的時候,就會採用這種冒充的方法來解決困難,因為我們把內在的痛苦視為個人的問題,反而讓製造出這些問題的產業,順勢達成了他們的目的。

最終,過度飲食或是過度消費,難道錯了嗎?

其實每個人偶爾都會有「過度行為」的表現,從動物本能上來看,其實是一件自然不過的事情。但在消費文化下被餵養成習以為常,我們就該仔細想想究竟是哪裡出了問題,以及我們解決這些問題的方法,是不是其實有更好的途徑?

這些都是《過度飲食心理學》一書裡所探討的。有時間的話,也請你閱讀看看吧!

嗨,很高興你讀到這裡。

如果你覺得這篇文章還不錯,歡迎透過「拍手」(Claps)讓我知道;如果你很喜歡,也歡迎「點此連結」分享給你臉書上的朋友!

--

--

柏樺 Po Hua
乾 眼 人 Storyteller

閱讀、攝影、寫作、徒步|平時感性,做事理性|生活的目標是,當一個說好故事的人| 聯繫方式:tony18120141995@gmail. 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