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工作力

Praise Chu
Jun 1, 2023

--

藉由聚集注意力之光,讓你的心智變成一片透鏡,讓你的靈魂貫注在心智全然投入和吸收的思想上。- Antonin-Dalmace Sertillanges

專注力是有限的資源,它幫助人類往最深處走去,啟動自己的腦袋,而專注的工作是現在社會非常稀缺的能力,在這本書中稱為深度工作。許多人都低估了深度工作的爆發力,在全日連網的環境中更是如此。
深度工作的相對為淺薄工作,以下定義這兩個名詞:

  • 深度工作:在免於分心的專注狀態下進行職業活動。這種專注可以把你的認知能力推向極限,而這種努力可以創造新價值,改進你的技術,並且是他人所難以模仿。
  • 淺薄工作:非高認知需求、偏向後勤的工作,往往在注意力分散中執行。這類工作通常無法創造多少新價值,而且很容易模仿。例如回覆電子郵件。

可以用「剛畢業的大學生需要多久時間學會此工作?」這個問句來粗分工作內容是深度還是淺薄。寫出一篇會被人們引用的學術論文,對於剛畢業大學生可能需要三年的時間,相較於舉辦一場同事聚餐只需要一個月的時間學習,如此比較即可得知寫出論文的深度較深。

高品質的生產工作 = 花費的時間 x 專注的程度

你以為瞭解了上面這個公式就能順利的開始專注的工作,且有高品質的產出,其實不然。很有趣的,現在世界上充滿了低品味注意力經濟 (attention economy),我自己認為 Tiktok 是很好的例子,而且取得這些低品質的娛樂阻力很低,在搜尋欄打個 F 就跑到 facebook,訊息來來去去,看個手錶就可以把注意力完全拖走。因此,專注力真的是個稀缺的東西。作者除了修道士的生活模式(隱退、不連網路)外,也舉出多種方式。詳見瓦基的分享:https://readingoutpost.com/deep-work/

我自己在生活上遇到的一個問題是,「我工作很累,回家只想耍廢,怎麼深度工作?」作者給我很好的解答:「把不用工作的十六小時是為『一天中的一天』,而不是為了那上班的八小時要進行無謂的休息,尤其是自己只不過是在應付工作,在休閒時,別自動把時間花在吸引你注意的東西,先想想你要如何利用這『一天中的一天』。給大腦高品質的替代品。」如此的思考模式,我更能抓住那些深度時刻。

目前最大的改變,在手機中設下工作模式,在上班以及我要進行深度工作時切換,只有重要的人可以聯絡,也幫助我不隨時打開社群軟體。之後要嘗試的為訂出所需要的深度工作時間,並且列入生活的排程中,慢慢訓練自己的專注力,應該會隨著產出增多而喜歡上這種工作模式吧!

--

--

Praise Chu

面對張力,要嘛多做要嘛不做。聯絡我:Praisechu@gmail.com,期待那些不期而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