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戀類型:自幼形成的親密關係框架

Ramone Huang
3 min readAug 29, 2018

--

心理學家認為,伴侶之間的互動模式與其早年照顧者的互動有著投射作用,形成我們對處理親密關係的「框架」。比如在兒時以緊張焦慮、渴望控制對方來應對忽冷忽熱的父母,成年之後也會以這種焦慮和渴望控制的方式與親密關係的伴侶相處,這也造成有些人會覺得不斷地與不同伴侶陷入相似的糾葛。

四種依戀類型

心理學家Kim Bartholomew,依人們在關係當中的「焦慮感」和「迴避感」,將成年人的依戀類型劃分成四種不同行為 ,下面我們討論四種類型的行為以及形成因素,以伴侶未接聽自己的電話的反應為例:

依戀類型四象限

安全型
若在幼年時父母能及時有效地回應孩子的需求,且給予關愛,孩子成人後更可能成為安全型依戀的人,對親密關係較少感到焦慮,且不排斥保持親密,被認為是最為健康的類型。
當伴侶未接聽電話時,會想對方有事暫時無法接聽,稍後再聯繫吧。

癡迷型
在兒時父母可能忽冷忽熱,偶爾能得到回應,時而不理不睬,使孩子開始擔心父母是否在身邊,對何時回應自己的需求感到焦慮,渴望父母能滿足自己、害怕被忽視。癡迷型依戀者對依賴和承諾有較強的渴望,也常過度擔心自己會失去對方,無法真正相信伴侶的愛,需要反覆去確認。
當伴侶未接聽電話時,可能會認為對方不愛我了,因其較渴望能掌握對方去向,甚至可能不停打電話直到對方答覆。

恐懼型
通常在童年時期始終得不到父母的回應,被忽視和冷落,發展出害怕和迴避與人親近的特點,將童年的經歷以「羞恥」的感受記憶下來,認為自己不夠好、不能被好好對待,成人後恐懼依戀型的人容易擔心自己會被拋棄或拒絕(認為自己不夠好),未能表達感受而變得疏遠和冷漠。
當伴侶未接聽電話時,也會懷疑對方,也可能會故意疏遠對方,當回電時會表現冷漠並且不承認自己的情緒。

疏離型
與恐懼型相同,在童年未得到父母的回應,但將經歷以「憤怒的」感受記憶下來,認為家庭不夠好才遭到忽視,在成長過程中壓抑這種感受,為了凸顯自己的獨立,漸漸封鎖了這些感受,產生一種非意識性的防禦機制去接收情緒,疏離型的人通常不向伴侶表達自己的感情,也不希望伴侶過度在情感上的依賴,甚至較少花時間去關心彼此的關係,容易形成一種假性親密關係。
當伴侶未接聽電話時,抱持無所謂的態度,較不會認為自己被忽視,甚至可能懷疑對方試圖博取關注,而刻意不主動聯絡對方。

那成年之後有可能改變自己的依戀類型嗎?

越來越多研究者認為,依戀類型不是絕對唯一的,人們並非只會屬於某一種特定的類別,而是在座標軸裡偏向何種,其也可能是變化的。這也意味者,當人們在情感和成長經歷變化時,自身感受到的迴避和焦慮感可能發生改變,而依戀類型可能也隨之變化。
研究表示,相信依戀類型可以在成年之後改變的人,通常更能透過自身的努力獲取更安全的依戀行為,所以你必須先相信依戀類型不是絕對的,先認識自己的類別保持自我檢查有意識地主動地學習更好的相處模式,而那些通過努力獲得安全的人與從小就是安全型依戀類型者,在親密關係的滿意度相差無幾。

知識引用:「所以,一切都是童年的錯嗎?」一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