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 蟄 Awakening from Hibernation

Sangu Santu ╳ RBK SELECT

RBK SELECT
May 17, 2020

2016年,聯合國將「二十四節氣」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隨著日曆從台灣家家戶戶中消失,自工業社會時期起早已用不太上的二十四節氣,更是日漸受台灣人所遺忘。至於節氣是否有被納入我當年的國民義務教育課程中,又是編進哪一個科目裡,我也不太記得了。只記得第一次認識到節氣時,我就對節氣裡的「驚蟄」二字特別著迷,讚嘆中文竟只需短短兩個字,就足以啟發人們對時節驟變的視覺想像。

為了重啟更多人對節氣的記憶,並呼應 4 月 20 日的世界地球日,我不加多想地就選擇了二十四節氣中,最具大地與萬物生命意象的「驚蟄」,邀請位於台中烏日的三古三土,以「驚蟄」為題創作一項裝置藝術作品。

三古三土利用了今年二月中才剛豐收完的玉米筍田,特別從中清出一塊逾一百坪的空地,再運用採收剩下的三百多根玉米桿,一根根構築成小屋跟高塔的形狀。

耗時四個晝夜的搭建,整個裝置被包圍在齊高的玉米田中央,田邊途經的路人無法看見全貌,引來的唯有各式昆蟲與成群鳥類的聚集,整個過程如同一場謹獻給大自然的祭典,邀請天地萬物一同慶祝春天的到來。

「動物入冬藏伏土中,不飲不食,稱為蟄;天上的春雷驚醒蟄居的動物,稱為驚。故驚蟄時,蟄蟲驚醒,天氣轉暖,漸有春雷,大地進入春耕季節。」

驚蟄,指太陽到達黃經345°時,屬二十四節氣中第三個節氣,從公曆每年3月5日或6日起,至3月20日或21日。

三古三土 @sangu_santu

三古三土是一個根基於台中烏日的藝術計畫,由藝術家陳品卉與在地農夫廖洛堯所共同合作。專注在周遭的土地、食物與人,實驗內容依氣候、作物成長不定期的發生。

可以跟我們聊聊為什麼會想以這樣的形式表現「驚蟄」嗎?

陳品卉:關於驚蟄的想法其實很單純,一個玉米田中的裝置、如同一個慶祝春天到來的祭典。利用採收完成的玉米田、以及由剩下的玉米支幹搭建成小屋跟高塔的形狀,在齊高的玉米田中央顯得特別顯眼,藉此吸引昆蟲鳥類的聚集。

聽說廖洛堯原本就是以種植玉米為業,請問大概有幾年的時間了呢?平時作農都是如何跟田間生物共處的?

廖洛堯:我以無農藥的種植方式種玉米筍四年了,臉書搜尋「逗Farm」就能找到我們。平時作農因為承受得起害蟲的食量,也樂於觀賞麻雀成群飛過頭頂的感覺,就與生物們相互當成彼此的風景。

在創作的過程中有發生什麼趣事嗎?

陳品卉:剛開始幾天在田裡做裝置時,晚上散步經過函洞聽到有人在練習樂器的聲音,附近只有微弱的路燈,那場景就像是在蔡明亮的電影裡,畫面很靜,聲音很響。於是我們邀請了那位吹小喇叭的大叔來我們的田間吹奏,像是一個機運,一個大自然給你的禮物,在自然中的人為因素,讓驚蟄更完整的呈現,也就是影片的開頭。

關於小喇叭吹奏的曲子,由於玉米田位在成功嶺附近,每天都可以聽到廣播播放起床號,因為這層地理上的連結,在田中央演奏這首曲子也形成了一種呼應。而這聲音也代表驚蟄中的那聲春雷,把冬眠中的萬物給震醒。

這次的裝置藝術算是「三古三土」的首個大型作品,可以說說你們的心得,或是有什麼突破嗎?

三古三土:與自然抗衡還有融入這件事,是在製作當中學習到的,像是要考量到風的力量、葉子枯黃的速度、還要把玉米桿彎曲成不自然的形狀。還有關於動物需要時間去適應環境這件事,突然出現的裝置對牠們的不確定性,掌握習性與保持耐心,像是抗衡之後的包容。

這些看似會被歸類為「自然」或「人為」的元素,或許可以從而討論所謂「自然」與「人為」的定義;「人為」是否也是一種「自然」?像是鳥兒築巢與裝置的搭建過程,從這事情上去延伸討論人類的角色,也是三古三土之後可以去發展的部分。

陳品卉:對我比較突破的是,在作品中結合我與廖洛堯兩人各自的個性。我身為一個都市人的介入,他是在地方長大的農夫,他能打破我一些過於繁瑣的想法,而我眼中的玉米田也有別於他的日常認知。

三古三土這個計畫是還在成長的,它能撇除一些藝術理論,它可以不用太多壓力,像是植物那般自然生長就好。

--

--

RBK SELECT

不定時策劃展覽主題,精選藝術家進行實驗型藝術合作。展出作品不受媒材或表現形式限制,期望能透過每位藝術家獨特的創作風格,並融合策展人觀點,提供大眾一個新的視角去再次探索各個議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