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ditor
2 min readNov 12, 2017

--

那些年,馬文輝領導的聯合國香港協會算是略具規模的跨階層組織,除了主張自治,也關注不少基層民生問題。

本土史家毛來由談「類民族」身份,扼要提及香港這古怪的去殖狀態:

//自1950年代末期開始,港府已經從倫敦殖民地部手中,取得很多自主權,研究冷戰時代香港史的學者麥志坤,就形容此趨勢為「行政上的獨立」(administrative independence)、「自動的去殖民地化」(auto-decolonization)。雖然港府的實際權力越來越似一個自治領(Dominion),可是這個政府並非由當地人普選產生的,所以在憲制上,仍是「皇家殖民地」(crown colony)。到了1970年代,港督麥理浩大刀闊斧進行社會民生改革…結果,到了「麥理浩時代」接近完結時,香港雖然保留了老式殖民地憲制,但港府日益開明的統治,卻使香港越來越不像一個殖民地,而是一個人民生活富足、種族較為平等、政府重視民意且管治優良的現代華人城邦。這種沒有獨立建國目標,又不建立民主自治政府的「去殖民地化」,筆者名之為「有香港特色的去殖民地化」(decolonisation with Hong Kong’s characteristics),只有香港這個位於中國沿海的英屬飛地(enclave),大部份土地有年限租借自中國,又欠缺獨立條件的港口殖民地,才會出現這種情況。//

http://polymerhk.com/articles/2015/07/19/1862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