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話斷點及自我身份揭露 — Clubhouse 生態系的觀察一隅|系統思考實作(下篇)

Zalman Cheng
UX 萬事屋
Published in
Sep 1, 2021
好看吧|繪圖:Lucy Tan

在了解我們是如何啟程、選定題目以及從中發現了哪些洞察與 Profile 在 Clubhouse 的獨特性外,接著,我們想要分享的是,在 Clubhouse 裡,若想創造有價值的內容,可以考慮哪些交錯影響的要素。

👆還不知道我們從哪裡來嗎?請看上篇:

維持高品質談話

高品質談話維持系統|繪圖:Lucy Tan

一、事前準備

與現有其他線上分享平台(如:Podcast, YouTube)不同的是,Clubhouse 尤其考驗主持人的臨場反應,由於交流的方式就是透過直接的現場來回對話進行,因此,主持人與參與者能夠延遲反應、迴避話題的時間與空間就會相對較少,說出來的內容也是無法經過重製,更凸顯出對於主持人的專業能力與臨場反應的能力要求。

透過訪談與歸納,我們理解到,「事前準備」影響的關鍵要素是「主持人應付突發狀況的能力」,這裡的突發狀況不全然代表不好的意外,也包括各式各樣的題外話、延伸話題等,當事前準備度越高,主持人應付突發狀況的能力就越強,讓「主持人對談話內容有一定的掌握度」,請留意,這裡想表達的,並不是主持人要想方設法地將內容限縮在原先設計的框架裡,而是,在突發的小插曲發生時,主持人能夠順著脈絡讓對話自然地展開,讓那些不在原先設計裡、卻也有價值的討論可以順利發生,而要達到這個目標,就很要求主持人的專業程度,或是,主持人事前搜集足夠資訊,為各種主題有基本的準備。

當這樣有價值的討論可以發生,「房間內容的品質」自然也會提升,進而提高「讓聽眾驚艷的可能性」,當聽眾越常從某房間對內容感到驚艷,「使用者對內容的興趣」也會跟著提升,對房主產生一定的黏著度,甚至,可以從「聽眾」主動成為「傳播者」,將房間的內容與資訊往外分享,當「房間內容傳播度」越高,「內容主題可以帶來的流量」也會正向提高,而對網路平台經營者而言,「流量」就代表著一定程度的「價值」,因此,當「內容主題可以帶來的流量」越高,也意味著「內容主題的價值」提高,最後,當這個價值越高,就會帶動主持人更有意願為下一場活動做充分的事前準備,形成一個增強迴路(Reinforce Loop)。

二、影響線上談話品質的關鍵:斷點

斷點,指的是在線上的談話過程中,當發言者 A 講完,要換 B 發言,在轉換的過程中,就會產生對話的空窗期。

特別是在線上對談,因為無法面對面、透過肢體語言與眼神交流的情況下,人們會更無法掌握「啊…所以現在要換誰說話」的默契,當這些斷點在交流中沒有被逐漸化解,就會堆積成為一種對話的壓力,飄散在空氣中,即使人們都有意識到,卻也不知從何提起,進而提高主動發言的勇氣要求門檻,以下,我們整理出幾個可能會造成斷點的情形:

1. 麥克風窘境:

當「現在換誰說話」的默契沒有被建立,參與者就容易習慣性地關閉麥克風,這樣的行為,一方面會讓「正在發言的發言者」因為「不能透過觀察聽眾的語氣觀察對發言內容的反應」而感到焦慮、不確定性(尤其在連視訊鏡頭都關閉的 Clubhouse 裡很可能會更加嚴重),另一方面,當參與者要開啟麥克風時,又會有一個「開啟的時間差」,這就是一種斷點,結束了嗎?不,開啟後的麥克風品質正常嗎?發言者訊號好嗎?背景噪音會影響嗎?這種種的一切都有可能會造成斷點的發生,進而影響對話的流暢度。

2. 環境獨立性:

在線上通訊互動過程中,參與者會比實體對話要來得更難以切割環境與環境的獨立性,第一個環境所指的是參與者進行通話的空間(如:書房),第二個環境則是該通話空間以外的空間(如:書房外的客廳),在實體對話裡,由於人們大多聚集在同一個空間(如:直播室、演講廳、會議室),要處理的只有一組環境與環境的獨立關係,但來到了線上交流,每一個人就各代表著一組環境與環境的關係,處理起來的複雜程度也會倍數增加。

實體討論的單一環境關係|繪圖:Lucy Tan
線上討論的多組環境關係|繪圖:Lucy Tan

更多詳細內容,或許我們可以另外整理成一篇「線上會議觀察篇」,如果你有興趣,歡迎留言讓我們知道 : D

如何化解?

「建立明確的對話規則與小默契」或許是一個可以嘗試的方向,包括普遍希望參與者的麥克風維持要開或關?發言前要做哪些行為示意(如:按按鈕、舉手)?這些在現實交流裡看起來再正常不過的事,都可以試著逐一攤開檢視,並對參與者好好說明,比起讓參與者置身於未知的擔憂,不如給予明確的參與規則,甚至,可以在交流的開頭,就透過小遊戲(或是任一設計過的流程)邀請參與者一同設計本次交流的規則,如此一來,不僅可以讓參與者彼此破冰,也可以讓大家更了解接下來的對話會怎麼進行!

三、名人策略

在訪談的過程中,我們發現,名人與網紅等「KOL」對於 Clubhouse 的經營也是有一定的影響力的,以下,可以拆分成兩點:

名人聲量滾動 Clubhouse 流量|繪圖:Lucy Tan

1. 對名人的黏著度

當 KOL 開始使用 Clubhouse 前,經常會在其他社群平台(如:Facebook, Instagram)發佈活動預告,而我們也從中發現,有一部份的使用者(尤其是那些高度重視 KOL 或是對渴望獲得知識的使用者)開啟 Clubhouse 的契機,就是源自於在其他社群平台看到 KOL 的貼文或是收到相關講座、工作坊等活動(Event)的預告,才將 Clubhouse 行程安排進自己的行事曆,由此可見,吸引聽眾的管道除了 Clubhouse 本身的通知外,從名人、KOL 與其他社群平台活動導入的流量也是不容小覷的。

2. 多管齊下

另外,我們也發現,名人的特點之一,在於他們大多都擁有經營平台的「經驗」(Know-how),不論是傳統電視出身的「藝人」,或是網路平台竄紅的「網紅」,過去皆有經營社群的經驗與能力,而這樣的經驗與能力,也降低了他們進軍新平台的門檻,讓他們可以在進入新平台的初期,將既有的粉絲導入,相對於「完全新手」將會更有利,更有機會突破重圍。

回首來時路

🛋 Lucy

原先對 Clubhouse 這一段起伏只有主觀、片面的認識,認為只是熱潮過了、大家不感興趣了才走向目前的狀況,但在經過這次系統思考練習中的資料搜集及分析後,了解到原來許多看似無關的面向,其實都對產品的成敗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並不是產品做成什麼樣子就是什麼樣,使用者的行為和產品的關係是彼此共生的,如同系統圖當中的種種元素相互關聯。這次產出的系統圖,也彷彿讓自己以一個生態系 — — 涵蓋「平台」、「內容創作者」、「聽眾」三者 — — 的角度去觀察和詮釋。

佛系地研究、逐漸產出內容這樣的合作方式,也讓我可以無壓力地探索和練習,最後可以有這樣的產出也覺得很讚!期待之後還有更多不同的機會可以持續練習,讓自己對於複雜議題的狀況盤點更為熟悉。

💡 Zalman

原先以為這次的小專案練習,只會著重在系統思考上的探索,然而,經過這幾個月的實作後,也從過程中經歷了許多意料之外的學習,例如:加深訪談技巧、資料結構化能力,以及現在在做的事:將想法轉化為文字,這些收穫,都不是起初設定的主要目標,但也對我意義重大,當然,系統思考的學習也沒有少,儘管相信未來很有很長一段路要走,但在這次的專案過程,我們或許都更認識了系統思考的運作模式以及冰山一角的應用可能,也第一次梳理了一項產品的發展歷程,這些種種,都是很棒很棒的學習與收穫~很感謝趴呢願意一起走到現在,期待彼此都能繼續走出適合自己的系統思考實踐之路!

結尾

這篇文章很長,感謝你看到最後!希望經由我們這次嘗試、練習的經驗,你對系統思考有了些淺薄的認識,自己也想要嘗試運用看看。同時,也從不同層面進一步地瞭解了 Clubhouse 的崛起、巔峰及現況這一段並不久遠的經過。

--

--

Zalman Cheng
UX 萬事屋

大學主修國貿,後來跑到台大創新設計學院雙主修設計思考,現在則是做產品管理,喜歡研究深度溝通、反思與覺察、方法論,以及科技新知,相信藉由科技的力量,能夠為人們以有效又直覺的方式提升生活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