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ile, Please 如何跟手機分手

談手機成癮與解決方案1:加入「跟手機分手計畫」

Rica Thok-Huân Tân
4 min readAug 9, 2018

2018年8月9日

88節的隔日,讀 Catherine Price 的作品《和手機分手的智慧》。翻書第一頁,就看到 ‘請微笑’ (Simle, Please)。

p.8 當父母急著想停止 3C 裝置對孩子造成的誘惑和傷害,第一件事很可能便是上網搜尋「如何不讓孩子著迷 3C」

或許,這本《和手機分手的智慧》正是【如何不讓大人著迷 3C】的某種解藥。

i世代小孩與大人

活在一出生就有手機、電視、平板的這個 i世代 (iGeneration),我的孩子非常小就懂得滑動手機以關掉鬧鐘。接著就懂看照片。更厲害的,當出現可播放影片的時候,完全不必教就懂的按下 ‘播放’ 按鈕。很多長輩需要 ‘教導’ 一下才能學會的手機技巧;對 i世代小孩就像是天生就會一樣。

但《和手機分手的智慧》講的卻是我們這些成癮的大人。

p.31 紐約時報科技記者尼克比爾頓問過賈伯斯,他的小孩喜不喜歡 iPad,他回答:「他們還沒用過,我們限制孩子在家使用科技產品的時間」。

或許這個 Guideline 不是給孩子用的,也就是,無論大人小孩,都應該限制自己在家用科技產品的時間。Bill Gates 跟 Melinda 一樣孩子 ‘要到 14歲才可以使用手機’;過量使用手機,明顯的負面結果就是:成癮 。

手機成癮的形成機制

手機成癮有 2 個重要原因:首先,是手機的瀏覽過程沒有抑制機制。如果某項體驗持續觸發多巴胺釋放,那大腦就會記住那個因果關係。最初可能只是想打發時間,消除「無聊或焦慮」,然則,養成了看手機習慣,當再次拿起手機,大腦就會釋放多巴胺。這體驗循環,在「飢餓-吃東西」過程裡,是有「已經吃飽了」抑制反應的;但看手機卻沒有這種 stopping cue,手機不會提醒我們超量、何時 ‘看飽了’,於是我們會一看再看。

其次、理論上,【每天吃同樣的東西理論上會膩,而需要一些 ‘新鮮感’】;而 App 讓人能不膩的技巧稱為 intermittent refinforcement。意味著在不預期的狀態中得到獎勵。於是 App 用著高級的 ‘心理學’ 技巧來狹持人的心智。

這樣仔細想想,我玩的每個遊戲裡,似乎每個都提供這種 ‘類似’ 吃角子老虎、賭場輪盤的遊戲,轉一轉會抽到 ‘好’ 獎品,但只有其中的一格;如此每天轉一轉都很有期待感,而且偶爾真的會中獎。而寶可夢更是這樣的遊戲,由於不是天天遇到 ‘傳說級神奇寶可夢’,藉由 intermittent refinforcement 可以讓人沉溺其中,一玩再玩。

歸屬感讓人離不開、手機閱讀充滿干擾

社群網路所設計的讚,也是個離不開手機的另一個原因。害怕獨處,如此讓我們【想持續的 ‘連接著’ 社群網路】。如此,Catherine Price 在書中說:

我問大家覺得哪種 App 問題最大,最常見的答案是社群媒體。這類 App 的內容和垃圾食物一樣,一吃就停不下來。

社群媒體之所以免費,是因為社群媒體的客戶是「贊助商」;當我們越關注社群媒體,「贊助商」投放的廣告就無法不被看到。臉書每天獲得驚人的關注,單一日內臉書的累計總關注時數高達「三萬九千七百五十七年」;作者說,這寶貴的時間,其實是:

我們少放在家人、朋友或自己身上的注意力。

除此之外,紙本書閱時沒有 ‘網路連結’,書翻到一半也不會 ‘廣告’ 干擾;但閱讀手機的時候,一碰到鮮豔的連結、按鈕,我們的大腦就會重複一次 ‘是否應該點選’ 的決策訊號,會不停干擾、使我們無法進入深度的專心思考。

解決方案

  1. 練習正念組,擺脫煙癮的機率是對照組的 2倍。順流而下比逆流而上容易,因此,Catherine Price 說,只要【簡單接受自己的坐立難安,不試圖抵抗】,癮頭就會自然消失。
  2. 閱讀《和手機分手的智慧》,參加與手機分手的「30日」流程

結論

坐而言不如起而行。看完這本書我幾乎立即加入了「30日」與手機分手的活動流程,第一日是安裝 ‘一天拿起手機幾次’ 這種手機使用時間的監控軟體。我沒有看第二日之後的部分,既然今天是第一天,那就專心做好第一天該做的事。

封面圖說

Simle, Please. 旅行,看窗外,欣賞這個世界。

下一頁:第2日 手機對我最大的負面影響

創用說明

本文《Smile, Please 如何跟手機分手—談手機成癮與解決方案》 是 小寰 Rica Thok-Huân Tân 在 Medium 發布的作品。歡迎轉載與引用,請遵循 Creative Commons 3.0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 分享。若您喜歡我的文章,也請幫我按個 拍拍手 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