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dcast 節目企劃(2)我們的 Podcast 節目訪綱擬定和剪輯方法

What 先講這是什麼,Situation 通常發生在哪些場景、情境(Difference 如果可以做兩者比較或是區別的話,就會把這一段放進去),Method 其中的技術、解決方案,Case 套用在親身體驗或是印象深刻的案例。

張智鈞
UnclesRadio
10 min readJul 5, 2020

--

#幕後花絮 #寫在節目之後

上一篇〈我們是如何從 0 到 1 企劃一個 Podcast 節目〉 中提到節目企劃可以用「十字軸」把節目的規劃先窮盡,這篇分享訪綱擬定和剪輯方法;我們用 Notion 紀錄目前上片和錄製的進度(如下圖)

訪綱擬定

在寫訪綱的時候要先把「黃金圈理論(why, how, what)」放旁邊,以往做一件事情都是從 Why 開始,我在寫訪綱的時候大部分會從 What 開始(如下圖,以 EP1、EP2 為例),聽眾已經點擊節目了,他可能是因為被推薦、訂閱通知或是標題點了進來,這時候我認為 why 的問題已經解決了。

W.S.D.M.C

我是這樣寫的:W.S.D.M.C

What 先講這是什麼,Situation 通常發生在哪些場景、情境(Difference 如果可以做兩者比較或是區別的話,就會把這一段放進去),Method 其中的技術、解決方案,Case 套用在親身體驗或是印象深刻的案例。

舉個例子,在第 2 集〈BD 幾乎每一場會議都帶有目的,就像商業簡報中常說的 Call to Action〉裡,主要談呼籲行動在商業開發中是怎麼做的,我將 W.S.D.M.C 的套用裡頭就會是:

What:什麼是 Call to Action?
Situation:在商業簡報有哪些場景?是怎麼做的(Method)?
Difference:和商業開發有什麼不一樣?
Method:呼籲行動之後,如何 Follow up?
Case:分享 1–2 個成功案例?

這樣錄製一集大約 15–20 分鐘。不過依照題目和嘉賓的不同,那訪綱擬定的過程中,W.S.D.M.C 各自講述的時間比重就不大一樣,順序也會因此做出調整。之前在《創業新聲帶》時,每一集都有嘉賓,多是新創公司創辦人或專業領域的意見領袖,當時寫的訪綱我自己也多有考量上面的架構,在技術面、專有名詞出現的時候,尤其需要科普時間告訴聽眾,這些技術落實在工作或運用在生活上是什麼樣子。

節目結尾可以做 Summary 或 Call to Action,告訴大家剛剛有什麼收穫,或是去點擊官網、追蹤頻道,甚至是參加活動、關注臉書、下載 APP 都是可以考慮的結尾。

剪輯方法和音樂

我參考了幾個不一樣調性的節目,大略節目架構、開頭結尾和音樂切入點。喔對了!這篇不談工具,軟體的操作和運用,有許多高手分享,教學文章會比我更專業。

目前發現幾種不同的節目架構有:

.精選、音樂、口號、開場、節目、廣告、結尾。e.g《上班阿叔》EP5 之後採用的架構
.精選、音樂+開場、開場介紹、節目、結尾。e.g《潤男的 Room》
.音樂、精選、開場介紹、節目、結尾。e.g《感官一條通》
.口號、音樂、開場介紹、節目、結尾。e.g《馬克信箱》
.開場介紹、音樂、節目、結尾。e.g《Sex Chat 談性說愛》中的 Sex Chat podcast
.開場介紹、音樂、口號、節目、結尾。e.g《創業新聲帶》
.音樂、開場介紹、節目、結尾。e.g《大人的 Small Talk》
.開場(或精選)、音樂、開場介紹、節目、廣告、節目、結尾、節目。e.g《大麻煩不煩》p.s 他們每一集都不太一樣就是!

可能還有更多,目前上班阿叔在正片系列前 4 集都是精選、音樂、開場、節目、廣告、結尾,第 5 集之後把口號「用方法,辦公事」加進去了。我認為架構中的每個區塊,都有自己不同的任務。

精選:是標題之外,聽眾快速辨別這集內容會不會聽下去的原因。
口號:一句話或是幾個詞所組成,讓聽眾辨別節目和記憶節目。
開場:有兩種常見的開場,一種是介紹嘉賓,一種是介紹本集節目。
節目:屬於內容,也是每一集當作最豐富的區塊。
廣告:目前有三種方式。一開頭進業配、中間進業配或是時數太長進中場休息:將廣告或業配和該集內容結合。
音樂:又分為開場、結尾和背景音樂。目前聽下來,開場音樂最少更換,也是記憶節目重要的細節。
結尾:目前有三種方式。一種呼籲大家繼續聽、一種分上下集,一種則是感謝。

在《上班阿叔》的節目中,如果有超過 20 分鐘的集數。每隔 10 分鐘會進一次中場音樂。開場和結尾的振幅設計(如下圖)。雖然我們是剪輯之後才上片,不過為了容易剪輯,會盡可能減少表達的贅詞和並語句通順。我們是錄錯了不重來,也不暫停會繼續錄音的方式,我認為這樣在現場錄音的時候,比較舒適。

精選、開場音樂到節目開始的切點和音量漸強漸弱|軟體是 Garage Band

音樂會有版權的問題,於是我們的音樂都來自 Artlist.io 這個網站。比如說我們正片的開場和結尾都是 Born again,背景音樂是 Sweet georgia,中場休息則用了 Come true;今天不上班系列和用方法辦公事系列則是用同一首曲目從頭到尾,前者為 Like paper planes ft.Marco vendame,後者則是 Happy in the puddles.

每一首的調性都會去搭配頻道本身要帶給聽眾的感覺,以及各個系列中講的題目。不過也因為這樣,很常在挑選音樂的時候花了幾個小時在上百首的音樂當中來回聽。在上班阿叔企劃小隊裡面,還好有 K 隊長幫忙,她對音樂敏銳。

節目典範

在做一件新的事情的時候,我習慣先找些典範參考。包含呈現的感覺、剪輯的節奏,談論內容的風格。只有一個幾乎沒有辦法跟著做的就是「內容」,內容來自於策劃節目的人或是主持 / 主講節目的人,有些題目就算做了研究,也談不來。

在創新拿鐵電子報中,每週一會固定有王文華的創新音檔和大家分享約 10 分鐘的內容。例如 6/29 星期一的主題是〈貝索斯做過最聰明的事是什麼?Twitter 的老闆怎麼開會?答案我們都會,卻都生疏了〉我很喜歡王文華談案例加上引導大家啟發和思考的方式。於是在《上班阿叔》的頻道裡,由我主講的內容,分享案例的節奏中,多少參考的王文華的風格。

在鬼島之音三檔原創節目《大麻煩不煩》我尤其喜歡,他們剪輯切點和音樂配置。在中場會搭配著音樂介紹節目,這有別於以往的 Podcast 在一開始或是節目最後做介紹。於是我參考了他們的剪輯切點和中場音樂的設計,我認為如果在超過 20 分鐘的節目,有喘息的空間,可以讓大家的耳朵換個情緒。

在內容裡則是多聽了些《大人學的 Small Talk》兩位成熟大人談論的方式和回應問題的互動,能夠做到如此滑順和溫柔,卻又具備說服和影響的力道,覺著自己要走的路還很遠,其中我們訪綱的寫法多有思考「課綱」的寫法。

有節目典範會讓事情「從 0 到 1」進行得容易些,不過也不見得都能參考就是了。畢竟內容還是自己的,說自己做過的事情,自己感動了就有機會感動別人。

《上班阿叔》Podcast 頻道介紹

上班阿叔是以商業開發、組織管理和上班大小事為主的 Podcast 頻道。我們強調從實際案例切入,印證可以做到的方法,因為這是馬克和智鈞每天工作的所見及專長。我們發現大部分的觀眾在企業奮鬥或正在創業,所聽可以直接運用在工作中。

不談大道理,大道理無趣而且不好用。從親身經歷和搜集的成功和失敗案例,案例都來自於第一線的創業環境、市場洞察,商務提案和商業開發的所見所聞。這些案例都能一聽就懂,卻同時帶來嶄新的觀念和實踐方法。

人生要記住的事情太多,按下訂閱,讓手機來幫你記得我們有更新。留言給我們,不要潛水,和我們互動!
https://uncles_radio.firstory.io

一杯咖啡斗內,和我們一起找商業開發的解答。
https://pay.firstory.me/user/Uncles_radio

🎧 Spotify: https://open.spotify.com/show/76TdBJb6XM9wguJq96Cir2

🎧 Apple Podcast: https://podcasts.apple.com/podcast/id1518139175

🎧 Firstory: https://open.firstory.me/user/Uncles_radio

📦 匿名說話箱子:https://peing.net/zh-TW/unclesradio?event=0

📪 匿名寫信:Unclesradio@gmail.com

--

--

張智鈞
UnclesRadio

張智鈞曾任創業社群媒體 Meet 創業小聚社群經理,主要負責社群關係拓展工作。任職企業溝通諮詢公司寶渥的營運經理兼核心講師期間,主要負責營運管理和商業開發工作。 張智鈞專注於商業開發及教育訓練兩大領域,他為知名上市公司與中小型獨資企業提供溝通顧問服務。目前經營 Podcast 節目《上班阿叔》、《擺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