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ONICA EYE (1964)

五十年前的小西六大眼半格機

野藏 困
13 min readDec 12, 2018

半格相機(18x24mm)比較常見的是Olympus的PEN系列,機海般的細微差異型號幾乎充斥整個60年代的日本,連我小時候第一台使用過的相機也是PEN-EE2。完全不能調整,設好感光度以後就只能按快門,所以當時我覺得是一台很不好玩的相機,其實到現在也覺得這種傻瓜相機沒什麼好玩的。

Canon和Yashica也有一些半格機,這二個廠推出的半格機都修得渾圓可愛,可能有預設為女性消費機種。Canon的半格機系列demi就是法文一半的意思,但是不知道誰起的頭說這個字也有美麗的意思,以訛傳訛到幾乎所有談論Canon demi系列半格機的中文部落格都會互相拷貝一句"demi是法文一半和美麗的意思",都沒有人剛好懂一點法文或是想要查證一下。據我在法國居住超過一年、法文等級曾經達到avancé、但是看電影還是一直有困難的粗淺程度理解,這個字除了"一半",也就是"黛咪"的意思(而已);但也不能因為Demi Moore長得漂亮就認為demi也有美麗的意思呀。

此外Ricoh也有一整個AUTO HALF的發條半格機部隊,一樣的外殼只改一些花色塗裝就出了一大堆,也許真的會吸引女孩和小孩吧;大叔我不裝可愛,只看上淺灰金屬鋁殼本色的素顏版第一代。

單機看不出大小,不過現在一般的手機螢幕都比它大了;另外她的重量也是讓人不明覺厲的那種。

二戰以前的小西六除了經營顯影材料,也有很多中大片幅的老式相機出品,甚至成立寫真學校,也就是後來的東京工藝大學。1937年前後,他們的第一款35mm相機已經做出原型機,名叫Rubikon的這款相機卻一直沒有上市。長得很像戰後的Konica(I)--這是小西六邁入現代小型相機的里程碑:線條簡單利落,八角形切割的機身和兩邊一致的進退片轉輪個性強烈、比例完美,有一種開山祖師的氣勢。然後是突然變節失控跑出莫名其妙裝飾曲線的Konica II,幸好Konica III又回到正確的方向,IIIA則是我認為這一系列發展下來的巔峰之作,形式處理的完美程度和初代的Konica(I)不相上下,只是更為成熟細致。

上面和本機關聯不大的前情提要,本來應該寫在 Konica I/II/III系列篇的,只是落筆的現在,產地的 Konica(I)或許已經被有識之士發掘應有的歷史價值,拍賣價格已經飆漲到讓我下不了手,所以將來可能只有第三代可以寫(第二代不及格直接淘汰),到時會把這一段搬過去。

一點老態也沒有的54歲小伙子。

1964東京奧運那一年,柯尼卡也推出半格機系列EYE,第一代的眼睛還有讓許多老外認為可愛過頭的特殊字樣,被視為顏文字的系列名稱像是瞪大的雙眼,緊貼的品牌標準字是早期的個性化定做字體,看起來有經過一番推敲;可是何以上頭的快門按鈕要偏離Y的中軸線,造成一種不太明顯的漏溝失誤,有點可惜。

在不改變內部機構的前提下,我的即刻反應就有二種解法:整組字樣以右邊E的圓點為參考點縮小到Y字中軸對準快門鈕心、或是整組左移10mm左右遠離快門中線不要製造曖昧的要對不對的狀況就可以,後一案也許有換去對準過片桿圓蓋中心的機會。不論採用那一招,都會有一般人覺得沒二樣但是會讓龜毛者很舒服的效果。

左- 商標直接左移至Y軸對準過片桿頂蓋心 / 中- 原版商標位置 / 右- 商標略縮右移至Y軸對齊快門鈕

除此之外,整體機身比例四平八穩、輪廓線條細膩秀氣,看起來已經非常舒服;拿在手裡會先輕呼一聲它的配重竟如此紮實,小小一塊居然有將近1磅的重量(430g),握持的暢快感也不會低於眼睛的感受,是一台憑外觀就很容易吸引人的小相機。

機頂也有可愛的EYE圖案化商標,這裡就仔細對準刻意做出來的凹陷區,用來顯示感光度的小窗口外面原來還有一片標示ISO/DIN單位別的塑膠飾板,但是經過50幾年還安在的非常少見,這也說明了小窗口為何要偏下方。注意小窗的上緣線是有對準EYE的水平中線那顆圓點的,然後這一條水平中線控制了整個頂蓋組件的配置秩序,水平收放的迴片桿和過片桿固定圓蓋(以及扇形計數器的圓心),都牢牢地靠齊這一條水平軸線。這是現代設計概念裡的視覺控制基礎,幾何上的秩序是讓人覺得舒服的一種理由(但不是唯一解),也因為在頂蓋上有這些細心安排的線索,我才會去苛求正面的字樣位置。

我曾說過的偏執盲目式選機要件,從迴片桿決定(底片)相機等級這個謬論,在這一台小眼睛上也可以得到印證:前代名機IIIA的優良基因隔了幾代以後,意外地在這一台小不點身上重現了。這是個難得的過度設計典例,用很"搞剛"的冗繁細節去執行一個簡單的機械動作,而且在每一個細微處考究形式的美感,其實是很古典的奢華精神,只是改用現代的簡潔線條來演練同樣的概念。

同樣只是一個圓盤的翻起迴轉桿件,從桿件厚度的決定到多出來的線條轉折凹凸,和開合間的停頓、小轉把的扁形確認並採用黑色材質對應特別挖出的歸位凹槽底下的神秘黑鈕,我必需說到舌頭打結才能描述一個大概的超級過度細節設計,都在證明咱那荒謬原則的適用性。

說了太多器材控不關心的軟特質,來看看這第一代眼睛的硬底子:鏡頭最內圈是光圈設定環,但是本機預設也是最好用的拍攝模式是AUTO檔,不用電池的硒測光表會自動感光並以指針在觀景窗裡顯示機器設定的適當快門值,光圈值則是在曝光指數範圍內的最大值。

如果想要自己調整光圈值,則快門只會固定在1/30秒。這並不是太靈活好用的設計,不知道為何那個年代的自動測光型相機具備手動光圈功能時,快門都只能鎖死在相當容易手震的1/30秒?另外還有B快門可以進行長曝,給想要在半格機上玩特效或夜拍的使用者多了一個可能性。

光圈範圍f/1.9-16、30mm的小廣角,配合1/800秒的最高速快門,是這個小傢伙不只是好看而已的規格數據,不然前面的那些花拳繡腿的表面工夫就真的徒然了。鏡間或鏡後的葉片式快門要超過1/500秒,在50年代的一般德國機上已經是非常少見的高性能,例如前面提過的WERRA 1c做到1/750就算絕世高手了;但是來到日本開始當家的60年代,機械設計的變革使得本機似乎毫不費力地來到1/800,顯然是相當幅度的進步。原來EYE的葉片快門是用一種偷吃步減少到只剩兩片,類似剪刀開合的方式,連光圈也是簡化的偏心式菱形開口。因為第一次試拍只想看看測光功能和快門有沒有衰退,所以裝了一捲不保證成像的2005年過期片,這種非對稱式不規則光圈形式對成像的影響需要再研究。

觀景窗右邊的直形轉輪用來調整感光度設定,最高感度只有ISO400,可是最低卻達到連專業機種也難見到的ISO10。
對焦環上有英呎和公尺單位對照,最近距離1m,行程很短,感覺沒有超過60度,還有2個明顯的段位,對應觀景窗裡左邊的約略距離指示圖案,可以視為進化版的估焦機。
觀景窗具體而微的輔助顯示,左邊從上方的無限遠下來到3人全身的段位,在對焦環上則是3公尺位置;往下的單人3/4身是1.5m的距離,大頭胸相則是最近的1m。右邊在AUTO模式下會指出拍攝環境測到的快門值,光線不足時會舉紅旗,快門無法按下。
背蓋的接合縫在底部呈現曲折的包覆狀,除加強阻光外,會讓下緣的轉角更加滑順。注意四個邊緣都修成平滑的弧線,到處都是躲著的小魔鬼。另外右下那一顆貼著邊的平面螺絲也有一種神秘的存在感,而MADE IN和JAPAN強制齊頭尾的排法也是小西六在這個時期會用心的地方。
對不知道何謂半格機的人最簡單的解釋方法,就是打開底片室給他看,一般的35mm全格感光區是橫的36x24mm,半格就變成18x24mm。24mm是寬度為35mm的135底片扣掉上下齒孔後的感光區寬度,所以正常標示36張的罐裝底片在半格機上就可以拍出72張。每一張的面積變小了,直接影響的是影像的解析度降低。本機只有下面有捲片齒輪,所以如果背蓋密合度不好,底片沒緊緊壓在定位,會比較容易走齒折曲底片或斷孔。
過片桿也有短行程的特徵,因為每一次只需要轉半格,所以不到90度就轉完了;如果可以透過齒輪組合把行程拉到120度就理想了。
機身線條的修飾花了很大的工夫,蒙皮也大膽捨棄皮紋質感,而是排列整齊的小方格,細瞧像一座座的金字塔。另一個特異之處是蒙皮的頸線高度前後不等高,到了背面降低約3mm,所以背蓋上緣留出很寬的金屬邊,一下看不出所以然,但是頂蓋的內側也不尋常的斜切,是相機軍艦部少見的處理,兩者之間有沒有關聯不得而知。而底座的收束和上面的大動作切削並不算是同一種概念。
打開上蓋清觀景窗,順便欣賞內部令人感動的機構布局和大方的用料。

* * *

本篇提出那麼多賦形細節的設計概念和分析,如果沒有對照組,恐怕鴨子聽雷的居多。隔天下午在準備Konica IIIA的照片時,發現手邊有一台故障的C35 flash matic(1971),從商標、機身線條、量感到零件細部,都是很有比對效果的犧牲品材料,就狠心拿來獻祭了。

第一代的C35在1968年就已經推出,和上面右邊的祭品機除了falsh matic副型號標籤,就只有快門鈕底座顏色的差別。乍看是完全不同系列的相機(實際上也是),但是仍然有許多線索透露出來自同一公司的遺傳基因。

但還是先從招牌談起,在EYE上對於字體選擇的仔細程度和呈現出來的視覺質感,到了C35卻完全消失。讓我驚訝和失望的是那宛如自廢武功似地甘於平凡,採用新的萬國通用般的英文字體做為公司商標,這可能是一個來自西方強權的時代氛圍,類似Helvetica的黑體字母可以組成任何一個公司的名號,就產生一個速成商標。

失去了個性的公司符號,起碼還是採用素質不錯的字體,只是太多單位使用,如果沒有再處理,就是一個廉價的乏味感。然而後面的系列型號C35,就是完全不可原諒的低級動作了,既沒有氣質、也完全不美的字體組合,不知道是誰下的決定?

整個機身的構成原則還是很接近,複雜古怪的誇張迴片桿退化成大眾版的簡易圓盤帶收合桿件,頂蓋完全整平然後各部零件一一擺上,如此的收拾無非是平價考量,然而和成本關係不大的過片桿形狀則依舊雷同。

背蓋上的三段式銀-黑-銀語言還保留著,只是腔調已經完全不同。

組織的精神還沒有分道揚鑣,但是層次高低已經漸行漸遠。C35已經需要電池來驅動測光機構,底部多出的黑色塑膠電池室蓋板清楚說明這台相機的等級,其實用"謬論"早已經從迴片桿看出來。

頂視圖也看得出上面的C35是很大幅度的降級版,真的沒有什麼值的提的細節,魔鬼全搬走了,整個機身自然也減輕不少。

前後頸線的高低落差在C35倒是合情理地拉平了,可能是因為不會增加成本的關係;而EYE那一截難以理解的粗厚金屬身段也成了絕響。

雖然這個外形比對C35一路挨打,但是有一點要還它公道:儘管身形只比EYE大了一點點,重量卻少了65g,在輕便平價的考量下,應該還是選擇C35的人多吧?畢竟沒有幾個人像我這麼偏執地,字太醜就無條件淘汰(參考RICOH 519篇),更何況它還是一台正常的旁軸自動全幅機呢。

* * *

試拍的條件不良,有成像就可以確認正常底片可以如何調整;又只是一般低階平台預掃,所以發色和解析度都不是重點,而是去檢查鏡頭的聚焦特性和測光的誤差。拍片中途還誤開背蓋,所以有幾格漏了光,意外的效果也一併笑納了。

希望過度的紅暈不是鏡頭的責任。
看來拍半格機是需要切換到完全不同的工作模式哩。

Konica EYE一共只出了3代,2、3代都沒了顏文字商標,改回乖乖的正常字體、多了冷靴座和其他的改良,整體面貌和上面被我著墨的細節都差不多,可是都沒了初代首發款那種獨樹一幟的氣魄。也許小西六對半格機沒有太大的興趣,幾乎是一年一代,到1967年的末代機推完就熄火了,整個眼睛系列的市場壽命只有短短四年。過了20年才又冒出一款香菸盒似的RECORDER,而更後面的兩用雙規單眼機Autoreflex又是另一段故事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