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NOLTA A2 (1955) + V2

美樂達1960以前的2台二號旁軸底片機

野藏 困
8 min readNov 2, 2018
minolta A-2 (1957年後期版) / minolta V2 (1958)

這二台從外形很容易看出來是屬於完全不同的系列,對線條細節和字體更敏感的人還能發現不同階段的美樂達標準字的變化。如同從前的美樂達變成現在的美能達、以致於和柯尼卡合併後不久,仍然在後數位時代的洪流中不敵時勢,終究還是被SONY給整個吞了下去。

在我的粗淺觀察裡,1960年以前的日本,是相機產業最富想像力(和造形品質)的年代。從二戰前的努力學習德系技術和形式的模仿,到滿目瘡痍的焦土戰敗國廢墟中重生的創新之路,最有活力的形式開創期在1950年代的十年間達到巔峰。也許因為許多技術和經驗都還沒有到成熟期,反而給形式很大的彈性和自由,百花齊放地出現許多獨特奇巧甚至詭異古怪的相機,也是我覺得不以機能和解像能力為前提的收藏概念下,最有趣味的好玩區間。

1960以後,隨著單眼相機的推出,來到成熟期的日本旁軸相機,對於形式的探討也跟著趨於穩定。各家廠牌還是競相推出新機,然而樣子也越來越少變化,長相也越來越像;都是差不多的方方一塊,只是你的光圈變成小於2、他的焦段來到38。這個時期的相機在操作上都大同小異,所以玩家多半在找尋哪一家的鏡頭鍍膜發色比較對味,在暗房後製技術和招數相對高門檻的底片時代,也是攝影活動過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環。

A-2

A系列看起來是美樂達邁向消費市場的里程碑,在這之前,除了Minolta 35(1947)這一款類巴納克式可換鏡頭的高階旁軸,他們都在做蛇腹(folding)、雙鏡(TLR)或者是迷你型間諜機。到了1955年,美樂達同時推出A(1)和A2,A(1)很明顯是A2的簡化版入門款,配備比較低速的快門和比較小的光圈。雖然也是旁軸連動測距,但是少了增亮用的毛玻璃(大部份是單邊霧面塑膠板)進光,可以想像觀景窗看起來不會太亮。但是我認為機頂的大小眼比例和切割形狀明顯的"逆伽俐略式"錐筒狀觀景窗的通道都比升級版的A2有型,只是美貌終究不能當飯吃。

第一印象應該都是會覺得怎麼會有這麼矮胖的身形?短小臃腫的弧線稱不上美豔,但是很難不留下深刻印象。除了奇怪的尺寸比例,許多功能的操作方式和安裝的位置也都空前絕後,算得上是一代奇機了。

最特別的應該是快門的設定不在鏡頭上,而是跑到機頂軍艦部的後方,變成獨立的小旋鈕。更怪的是上面的快門數字之間並沒有清楚的檔位,使用的時候常會懷疑這是否是無段變速快門?然後你也許會注意到機頂上方的商標和型號,是刻在一塊(看來似乎是)鋁牌上,再鎖到軍艦部;再多看一眼,固定法還是一邊鉚釘、一邊螺絲的怪招。

渾圓的梭形機身並不好握,很容易滑手。歷史上採用這種輪廓的相機多半是二戰以前的機種,例如AGFA KARAT 3.5/4.5/6.3 (1938)等。

這個時期的美樂達商標是全小寫的扁平字,感覺是一個很有個性或是非常古怪的公司,這樣的特色也清楚地反應在他們的相機外形上了。型號A2中間還有短棒"-",組成A-2之後還用二個圓點包圍,形成類似引號的效果,這般的 ·A-2· 標示法可以說是已經到了一種執抝的地步。

順著這一片銘板看到正面,寬度約略和兩個測距連動窗口相當,再稍微內縮,算是恭整地對稱。再下去就又開始不對勁起來:鏡頭和機身間還有一塊盾形基座,這是個吸睛的設計;但是和上面對得恭整的銘板和旁軸大小窗一比,卻是莫名其妙地歪了一邊。而詭異的地方還不止如此,再仔細端詳那一塊不規則的軍艦部突起,迴片桿那個角落配合斜切還算合理,但是對角線的另一頭,一般很容易視而不見的角落,卻又被悶聲不響地撐出去腫了一小包。對照入門版的A(1)可以更清楚理解,腫起來的那一包根本沒有任何必要;要連同歪了一邊的鏡頭基座一起看,才能推測可能是一種視覺平衡的(無謂)調整。

有一個用了才知道要罵髒話的地方是背帶孔位緊貼著過片桿掃過的區域,轉到約100度的半路上就會被繫上的背帶阻斷去路,可是這麼拿不穩的機身曲線不繫帶又太危險。有一個破解法是過片時高舉雙手作投降狀,不過這樣很容易扭傷右拇指。

回頭去看那一根切得很斜的過片桿,可以解釋為完全沒有必要的刻意舉動、或著看成是獨具一格的特色,見仁見智。這個樣子和組織我還挺喜歡,下篇的V2版本我就認為是個敗筆。但是這支特色過片桿有個實際的操作問題 — — 轉矩的行程長達270度,又輕飄飄地沒有阻力,簡直比上一篇ZORKI 10的快門壓桿還更加虛無。

來到正面的盾形鏡頭基座,鏡頭外環幾乎貼著上緣,對焦刻度和景深尺自然地移到左邊的空曠角落,右邊留給閃燈連接線插座,是很舒服的合理安排。因為基座厚度足夠,所以MXV這一組同步快門切換和自拍延時撥桿V就安排到側面。值得一提的V撥桿往下一撥就自動回彈原位並完成上自拍計時發條動作,挺別致的小地方。

A2分為前後二個版本,從f2.8的鏡頭得知這一台是1957年的後期版本,那個時期的機身材質都還是以厚重的黃銅為上選,而此時的美樂達已經把非常輕的鋁合金運用在零件上。正面右上方的回片鈕就是輕飄飄的鋁製品,保留了巴納克式的設計,回片時必需將圓筒鈕往上抽出才好轉動,這當然沒有活動轉柄方便,但是形式上可以很收拾地很單純,(大部份時間)沒有在用的時候會有比較漂亮的視覺無誤。

50年代的底片室還不流行在周圍貼防漏光海綿,用接合處的凹凸再加一些不會爛掉的絨毛,就可以形成阻光的曲折接縫,所以過了一甲子還是很乾淨;不像很多70後的機種一打開背蓋,都要先清理一堆噁心的風化海綿殘渣。

實拍結果也是很驚人的狀況百出,感覺很愛使性子,也許是拍攝天候和環境條件的差異,但是看起來是有表現力的鏡頭,因為使用50D的電影分裝片,所以效果更加誇張吧。

和ZEISS IKON的IKonta I與IKonta II有個異曲同工的地方是minolta的A系列在A(1)和A2以後,除了1957年的頂級版SUPER A還維持著本格古怪路線,繼續推出的A3(1959)和A5(1960)已經出現明顯而劇烈的形式轉變,朝向沒什麼驚奇和意外的現代化正常路線,揚長而去。

那個V2...就留到下篇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