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是我?」 無形中蠶食鯨吞著你的「受害者心態」

Vivian Huang
8 min readSep 26, 2020

--

他為什麼不認真一點?為什麼是我經歷這些痛苦?為什麼他這麼狠心要離開我?我是無辜的?為什麼是我?

這些問句在每個人的生活中,或多或少都曾經出現過,從「為什麼」到無限的自我設想悲劇迴圈,受害者心態將會使我們陷入痛苦的泥淖情緒。可有趣的是,這樣痛苦的感覺,反而為自身帶來「錯不在我、我都是對的、我最無辜、不需要負責」的安全感,其中的心理運作究竟是怎麼形成的?

首先,先了解一下什麼是受害者心態。

受害者心態(victim mentality)通常泛指一種內在的思維模式,透過受害者扮演(self-victimization)的方式,建立「我是個可憐又值得同情的角色」,在這個假定中,便建立起只需負擔挫折的一小部分或是完全不需負責任的脫罪心態。

作家Mateo Sol在《The Spiritual Awakening Process》一書中提到,受害者心態是心理學術語,是一種功能性失調。正在經歷這種狀態的人,會以較狹隘的角度,思考自身的存在。他們相信,生活沒辦法經由自己掌控,憤恨、悲傷、恐懼的自怨自艾情緒,促使受害者心態者將自身經歷的不幸,歸因於外在的人與環境。Sol認為,此種人格特質是後天養成,是早期生活和心理應對機制(coping mechanisms)出現運作謬誤而成的產物。

Sol提出「受害者」特徵有以下幾種跡象:

1.認為「人生」就是跟自己作對,憤世嫉俗或悲觀,充滿無力感,無法有效面對問題或生活,即使事情順利,亦有其他抱怨。

2.自己是唯一受迫害的對象,每個人都比自己「更好」、無力改變環境。

3.認為自己對生活中發生的事情沒有責任。

4.享受自憐,吸引與自己相同特質的人。

5.道德菁英主義(Moral elitism):在集體層面上,將自己視為道德上的上流,個人視自己的行為、暴力,視為合理和道德的,而非我族類則是不合理與道德上的不足。

當扮演受害者時,能有什麼心理獎勵?

1.無須為任何事情負責。

2.擁有控訴的「權利」。

3.因忙於感到難過,可避免憤怒。

4.減少他人批評或刺激自己的可能性。

從以上的心理機制反映可以看出,扮演受害者時,可以避免承擔責任,因為凡是「錯不在我」,是大環境使我生不逢時。

今年五月發表在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期刊中的《The Tendency for Interpersonal Victimhood: The Personality Construct and its Consequences》,研究指出,人際關係被害傾向( Tendency for Interpersonal Victimhood )是一種自認為跨各種人際關係受害者的持久感受。Rahav Gabay定義人際關係受害的趨勢,主要可以分為四大維度:不斷尋求承認自己的受害人、道德高尚、缺乏同情他人的痛苦和苦難、經常對過去的受害現象進行反思。「那些永久擁有受害者心態的人傾向擁有外部控制源(external locus of control),他們相信自己的生活完全受制於自身之外的力量,例如命運。」

受害者心態為什麼會出現?

回顧完定義之後,下一層思考推演至,為什麼為有這樣的心態出現?為什麼人們往往喜歡在拼命尋求撕心裂肺的傷痛後,才能認為自己被重視、被愛,進而存在著?

以下三點是我認為會影響人們養成受害者心態的幾個元素。

悲劇養成計畫 — 童話故事

相信每個人的成長過程中,童話故事帶給我們根深蒂固的框架,或多或少都已經滲入到日常肌理中。可怕的是,這些故事情節所衍伸出的惡行迴圈,會不會其實就是童話帶給我們的「毒蘋果?」

大家可以回想一下,家喻戶曉的白雪公主的故事情節是什麼?

「一個美麗的公主,被忌妒她美貌的繼母皇后追殺,經過了一連串的痛苦挫折,她吃下了毒蘋果後,幾乎呈現死亡狀態。此時,一個英姿颯爽的王子跑來親她一下,接著她就復活甦醒,最後王子公主合力打倒壞皇后,兩個人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

這個故事大家應該都不太陌生。那再請大家想想睡美人的故事是什麼?

「睡美人從小就被詛咒,如果使用紡織機的紡錘,就會因為刺傷手指而喪命,國王知道後極度保護公主。但在公主十五歲時還是印證預言,碰到了一個在城樓深處、正在用紡錘的老婆婆,她白目的去試了幾下,果不其然詛咒成真,公主進入萬年沉睡模式。直到有一個年輕的王子路過,也是親了她一下後,成功結束公主休眠狀態,兩個人從此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

有沒有從中發現一種詭異卻出現於無形的套路。公主永遠是被欺負的受害者,接著等待王子(Hero)來「拯救」她,最終兩人就能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原來這種渴望被拯救的心情與套路,早就已經成為從小到大的悲劇養成計畫之一。這也說明了,為什麼女性深受公主心態(受害者心態)的比例如此之高。鑑於此風不可長,國外的家長開始不讓孩子接觸這類的童話故事,這也說明了迪士尼為何一改過去公主故事的既定套路,創造出《冰雪奇緣》這種翻轉「公主一定需要等著被人救」的新興故事。

坎伯英雄旅程12階段

在思考「為什麼人們心中總是渴望上演悲劇情節」時,又讓我聯想到另外一個疑問,「為什麼流行歌曲、連續劇、劇本,很常都是以悲劇作為發展主線」?從劇本本位回歸到戲劇元素本質建立,讓我想到了英雄旅程(The Hero’s journey)的敘事學公式。

圖片來源:https://www.biosmonthly.com/article/9134

坎伯將英雄旅程分成17的階段,主要畫分成三大幕:啟程、啟蒙、歸返。

主軸圍繞在一個踏上冒險旅程的英雄,接著他會遇到各式各樣的試煉,比如苦難折磨、墜入地獄、瀕臨死亡等等悲劇性因素(這些困難都是外部力量,人們無力拒絕這些悲劇因素的發生),接著他必須要用盡全力擺脫痛苦,進一步踏上昇華、復甦的英雄嘉勉之路。

情節套路的最高潮無疑是第二個階段的啟蒙,此公式無聲訴說著的是,如果一個人要成為英雄(每個人都想要成為自己生命故事的英雄),就「必須」接受、面臨這些挑戰,最終才有機會昇華。

這也解釋了當人們在生活中,受到痛苦產生自憐的情緒時,狀態呈現「痛並快樂著」。這樣的痛帶來安全感,再次帶來錯不在我,而是大環境施加在我身上的心理投射,一方面暗舔傷口(也有可能是自己自作多情演著自己有傷口),事實上和童話故事養成一樣,潛台詞都是渴望追求最終成為所謂的英雄(沒有經過傷痛就很難成為),並且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

對於現實世界的無能為力

這個面向就比較倚靠著社會總體環境的脈絡發展。資本主義、金錢至上的世界,使人人慾望沸騰到極致。於此同時,人們對於掌控(control)的權力看似跟著時代演變提升,行為可以經由自由意志出發,但鏡花水月的世界著實存在,當人們的需求無法在現實中被滿足,那樣看似擁有主控權但對於失去仍是無能為力的心情,將使失望的憤恨無限制地升高,這也就是為什麼受害者心態的人,較為容易出現怨天尤人、我是唯一受迫害的對象,我沒無力改變環境的心情。

自憐是一種看似讓自己好過一點的假象

自憐( Self-pity)是針對他人為目標,希望藉由情緒引起人們關注、同情、近一步關心自己、可惜自己的情緒動機,這些產生的效果很有可能是戲劇性事件的壓力源所致。常從抱持著受害者心態的人身上聽到非常多的為什麼,但這個為什麼與企圖解釋問題所提出的為什麼截然不同,前者的「為什麼」是語句「憑什麼」的包裝。

他為什麼不認真一點? (他憑什麼不認真?)

為什麼是我經歷這些痛苦?(憑什麼是我經歷這些痛苦?)

為什麼他這麼狠心要離開我?(憑什麼他能狠心離開我?)

為什麼是我?(憑什麼是我?)

與其問「為什麼」,還不如問「怎麼辦」。

為什麼是我經歷這些痛苦?(我經歷痛苦之後該怎麼辦?)

為什麼他這麼狠心要離開我?(他狠心離開我之後怎麼辦,我能做些什麼?)

這兩種語境發展出主、被動,截然不同的差異,受害者心態容易使人進入無形中的權力遊戲,但這樣的情緒或許是因為人們太懶惰了,反正只要推給生不逢時、我很倒楣,就能一言蔽之。

試試看戳破粉紅泡泡,或許那些你幻想出來的劇情

根本不會成真。

--

--

Vivian Huang

中山行傳所,前往捷克科技大學 Czech Technical University in Prague (CTU) 交換。Das Sein zum Tode 一位存在主義的追隨者,希望能用五感體會世界的浩瀚與無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