敘事研究閱讀札記-敘事訪談

2019年11月11日

劉榮盼
6 min readNov 19, 2019

閱讀進度

Atkinson, R. (2007). The life story interview as a bridge in narrative inquiry. In D. J. Clandinin (Ed.), Handbook of narrative inquiry: Mapping a methodology (pp.224–245). Thousand Oaks: Sage.

余惠珍(2006)。傷口上的蝴蝶:一個國小女性教師的自我敘說。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多元文化教育碩士論文

閱讀札記

一、敘事訪談的定義

敘事訪談是什麼?它和深度訪談、口述歷史有何不同?在范信賢老師[1]博士論文的註44中,引用敘事訪談創始者Fritz Schütze的一段話,為我們提供了操作實景的輪廓:

在敘述訪談中,敘說者被邀請談論有關自己的生活與生命,在情境之安排設計下,敘說者能自己決定談論的內容與方式。他可以照著自己本身的興趣來談話,即使當他似乎偏離了談話的邏輯與重點,訪談者也不會予以制止。訪談者必須嚴格地自我要求,不能打擾敘說者的自我建構。因為傳記研究學研究的主題不是來自訪談者的問題,而是由敘說者本身所體現的意義所建構。」(R. Kokemohr, 2001:26–27)

廖冠智、薛永浩(2013)[2]則對敘事訪談提出方法論上的界定:

德國的社會學者Schütze(1977, 1983)首次提出敘事訪談(narrative interview)方法的運作概念,藉由接近真實環境的對話面談型態,而深入建構對情境或議題認知的關連與相互網絡,從大量且源自受試者的反應觀點,系統地彙整出對特定議題的觀點其演變過程,並描述出清晰的文本脈絡(context),是屬於社會科學範疇的質性探究方法,亦為語言學者分析故事或口述史的重要方法。Tsang(1995)認為敘事訪談結合歸納與詮釋的概念,強調受測對方經驗的呈現和觀點解釋的過程,包含認知意義的一般化和轉變化的複雜過程。

Atkinson (2007)則將敘事訪談定位為生命故事的敘說與再經歷,生命故事是人將整個生命經歷當作一個整體來述說,並突出其中最重要的面向。換句話說,將一個人的生命視為一個整體活出的經歷,並將其轉為故事的形式。

二、敘事訪談的操作步驟

敘事訪談者應保持彈性,因變制宜。敘事訪談可以科學地準備,但執行時則最好當作一門藝術。

(一)計畫:準備訪談,包括了解生命故事對訪談者及受訪者的好處

(二)執行訪談:引導受訪者說出他/她的故事,並作聲音或影像的紀錄。

(三)騰寫逐字稿:產出逐字稿,刪去訪談問題和訪談者的評論,和受訪者重複的內容。完成後可以將逐字稿給受訪者檢視及修改。

(四)研究者對逐字稿作分析及詮釋,但受訪者對其故事有最終拍板定案的權力,這裡體現了敘事訪談特殊的倫理觀。

Jovchelovitch, Sandra; Bauer, Martin W. (2000)[3]對於訪談執行過程有更詳細的闡釋,試翻譯如下表:

三、理論在敘事訪談中的角色和功用

Atkinson談到敘事訪談的理論問題時提到,生命故事本質上是反理論及前理論的,反理論的原因是因為敘說者不是根據某套先訂的理論在經驗世界和敘說故事;前理論的原因是故事雖然不是根據理論的架構而述說,但是一說出來後卻傳達出許多意義,因而可以適用理論分析之用。

我對於這種將理論和故事截然二分的認識論有些許不安,它邏輯和實務上導引出的結果是敘說者完全踞有「意義」,而研究者則完全踞有「理論」,雙方對於彼此的領土事務都無置喙餘地,這是另一種變相的二元論。

此外,人們真的不是透過某一套「理論」在生活和述說嗎?如果我們把理論的定義擴大到信念、哲學、宗教、信仰這類比較廣泛的信念體系,而不是狹義的科學模型。若回到Flick的「詮釋再現歷程」模型,人們在從「經驗我」形構成「文本我」之前,別忘了「經驗我」是先被「詮釋我」前構的,那個詮釋我恐怕就是諸多「理論」影響下的自我形構。敘事訪談研究者可以忽略這些東西嗎?

參考文獻

[1] 范信賢(2003)。課程改革中的教師轉變:敘事探究的取向。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

[2] 廖冠智、薛永浩(2013)。多向文本與故事基模- 國小學童述說科學發明故事之歷程探究。設計學報第 18 卷第 3 期 。

[3] Jovchelovitch, Sandra; Bauer, Martin W. (2000). Narrative interviewing [online]. London: LSE Research Online

課堂重點

  1. 詮釋的倫理:逐字稿、分析及詮釋

美慧老師的敘事訪談(簡報)

  1. 敘事訪談強調互動
    (1)
    (2)不是蒐集資料,而是生產資料
    (3)文本是由受訪者和訪談者共同建構
  2. 訴說故事而非質問
    (1)質問:你問什麼決定推動課程改革?
    (2)你過去的生活經驗和你決定課程改革有什麼關聯?
  3. 雙重關懷
    (1)從關心表面的語言互動,到關心受訪者內在世界的構成。
  4. 侷限vs誘發
    (1)侷限性的問題:你在課程改革中最困難的經驗是什麼?可以問,但要接著問最成功的經驗是什麼?
    (2)誘發性的問題:請你談談課程改革中的點點滴滴
    原則:可透過誘發性問題或輕鬆自在的訪談環境,降低敘說者的防衛或包裝。
  5. 高淑清的訪談三部曲
    (1)首部曲:聚焦在生命歷史的經驗描述
    邀請敘說者重新建構早期經驗
    (2)二部曲:圍繞著目前生活經驗的細節
    請敘說者提供目前生活經驗細節的描述 — 典型的一天、印象最深刻的事件
    (3)三部曲:邀請敘說者反思生活經驗的意義
    意義不是滿意程度,而是牽涉生活經驗中對於認知與情感的連結。
    問該經驗對敘說者而言代表什麼?感受如何?未來可能會如何做?
    盡量不給評價和建議,研究者的想法可留待訪談結束後再談。
  6. 協助敘說者思考:
    (1)是什麼原因讓自己變成現在的自己?
    (2)從過去到現在發生什麼「關鍵事件」?
    (3)未來要如何做?
  7. 問題類型
    (1)開放性或介紹性的問題
    (2)探索性的問題
    (3)特定或直接的問題
    (4)結構性的問題:當敘說者已談盡或離題時可問
    (5)詮釋性的問題
    (6)接納性的短語或肢體語言
    (7)沉默
  8. 敘事訪談注意事項
    Myers & Newman(2007)將訪談類比劇場的比喻

訪談問題試擬

  1. 請您說明參與偉瑩老師教師社群的過程?什麼原因促使你參與偉瑩老師的教師社群?
  2. 請說明您在參與過程中印象最深刻的事件?
  3. 請問這段經驗對你而言代表什麼?未來會如何做?

後續工作

  1. 下周要交:根據訪談實作調整的訪談提問,分為A. 預擬提問、B. 實際提問、C.反思及修改。
  2. 老師會上傳三篇以前修課學長姐的個人敘事,後來改寫成期刊論文,供大家參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