抖音-影音市場的全面進化

Leon's View
7 min readMay 25, 2020

前兩天在美股投資的永恆之道的telegram社團,看到這一篇由Gelt VC的GP - Turner Novak發表的抖音分析文決定寫一篇筆記摘要一些重點

為了更加理解這個產品,筆者用 iPad下載了抖音使用,純粹秉持著學術探討分析的本質,而不是為了要看可愛的小姐姐,特此申明

Step 1:我們進入app,先讓我們選擇性別

Step 2:要我們選擇感興趣的內容

Step 3:一個要我向上滑動探索更多影片的產品教學,沒了

不需要註冊,不需要事先追蹤感興趣的人,系統依照我第二步驟所選擇的興趣開始推播內容,當我不感興趣的時候,往上滑動就可以馬上看到下一則影片

App的右下角有許多小功能,包括:可以直接連結到創作者的IG, Youtube等平台、喜愛這則影片、留言等等

影音、圖像相較於字媒體的傳播性更強,影音是一種表演,我們可能看不懂泰文,但我們能讀懂肢體語言,這也造就了抖音更強大的網路效應以及超高產品黏性

根據抖音自行公布的數據,2018年北美的使用者平均一天會開啟8次App、平均使用46分鐘,有34%的用戶是每天使用

2018年的第三方統計數據也顯示,抖音的用戶平均造訪停留時間達到接近5分鐘,海放了競品Instagram

該文中也對抖音、Instagram以及Wechat的手機介面進行比較(如上圖)

撇開Wechat不去談,抖音的產品是全螢幕式的,競品Instagram雖然一樣是上滑看下一則動態的設計、一樣可以藉由手機的相機快速製作內容,但本質上Instagram仍比較像是分享圖片的介面模式,影音的區塊對於觀看者來說較不友善(雖然可以點擊後放大),此外Instagram仍需要先追蹤感興趣的對象後,才會投放相關內容給觀看者,與抖音的非追蹤式投放有很大的差異

文章中有一段話很有意思," TikTok is the largest social media company that has little reliance on a social graph."

傳統的社交App如FB, IG, Tweeter等等的設計邏輯,皆仰賴用戶追蹤某一個人、某一個群體,隨著追蹤跟被追蹤的數量越來越大,用戶的一言一行卻越來越小心,當上司、同事、親戚都成為用戶的『好友』,這一個原本屬於私人領域的社群天地開始崩解,用戶越來越不願意(或不敢)在平台上分享自己的想法,因為人是一種會在不同環境下表達不同自我的生物,但社交平台打破了不同環境的邊界,我們無法判斷要在這個環境下表達怎樣的自我時就『減少表達』或是『不表達』,這種情境又被稱為 “Context collapse”(社交情境崩解),如FB最終就逐漸轉型為內容農場的定位

抖音的產品設計很可能打破這個魔咒,它不要求追蹤任何人,平台藉由演算法方式自動推送感興趣的影音內容給使用者,切割出不同年齡層的區塊,用戶不會在這裡,遇上自己的三姨婆的大舅子要求加自己好友的困擾

那影音市場霸主Youtube呢?

從PC時代步入互聯網時代,Youtube雖然也有影片導向的App,但平均影片長度都較長,在產品邏輯上與抖音有較大的差異,長時間觀看影片時,使用大螢幕觀看會相對輕鬆,而大螢幕也通常是在比較非移動情境下較可能具備,在近期的疫情中,有超過1億的用戶是在電視上觀看Youtube節目

重要的是,Youtube是上一世代的設計,是一個還算方便收看,但不方便用手機製作影片上傳的產品,而在服務創作者這一塊,抖音平台提供了相當方便的開發功能(特效、影集模板、加入音樂等等),創作者可以在抖音平台中,一站式快速創作後上傳,由於內容繁多,本文就不再贅述,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去下載來體驗看看

長影音跟短影音,在推撥內容的數量上有極其顯著的差異,用戶可能一天只看3–5則Youtube影片,但同樣的時間,用戶可以刷200則以上的抖音內容,因為節奏快,用戶對於廣告的接受度也會比較好,當抖音把影音跟電子商務結合時,所能釋放的能量很具有想像空間

節奏快速的短片,對於訓練個人喜好的演算法來說也是利多,抖音可以在更短的時間內搜集到更多的用戶數據,用戶看到感興趣的影片,停留時間自然就長,你可能重複看個20–30次的小姐姐仍然覺得意猶未盡(?演算法就再繼續推播其他的小姐姐給你看個過癮

在創作端服務這一塊,抖音也是無所不用其極,雙邊平台是媒合供需兩端,有夠多有創意的創作者,抖音才能吸取最多的用戶,因此抖音把創作者當成大爺伺候,針對熱門創作者提供每周內容建議、與抖音的工作人員討論創作方式,甚至協助舉辦線下的真人見面活動,打造一個社群歸屬感

針對不同地區的創作者,抖音提供不同的創作工具,鼓勵用戶分享由抖音創作的影片,在影片中會自動加入抖音logo,設法把其他平台的流量導回抖音,另外還開發了無須App也能用手機觀看網頁版的功能,幫創作者把曝光渠道極大化

這樣的產品設計,帶動了抖音的成長狂潮,抖音成為最快到達10億用戶的社交App,在疫情期間,抖音在美國市場的下載量也再度創下新高

抖音對於Instagram來說,無疑是來勢洶洶的大敵,如同下兩張圖表所示,抖音的在app排行榜中瘋狂竄升,而IG則是緩步下滑,此外在疫情期間,IG的下載量竟然是持平的!顯示抖音正在蠶食IG的用戶基礎

從短影音的基礎出發,抖音的商業模式開始開枝散葉,包括電子商務、長影音平台(西瓜視頻)、音樂串流(Resso),其他由抖音的母公司ByteDance(字節跳動)可能發動的新商業模式就不再此處贅述。

從以上的介紹,我們總結抖音幾個成功關鍵,包括:

  1. 基於移動裝置開發的影音App,以全頻觀看方式創造與競品的差異,簡潔的首次登入流程,無須註冊,用最快的速度讓使用者體驗產品,搭配極為簡易的使用介面(向上滑),無縫接軌每一個影片頁面
  2. 以創作者為尊,開發各式功能簡便的創作工具,創作者可以在移動裝置(手機、平板)上快速編輯自己的小短片後上傳,協助創作者創作更好的內容,打造正向循環
  3. 跳脫傳統社群平台的關聯性限制,以演算法為核心的內容推播,鼓勵用戶分享影片到其他平台,再設法將其他平台的流量導流回抖音,同時儘可能讓新用戶(手機web版)無痛觀賞抖音創作內容,最大化獲取用戶

抖音的成長野望,正拉開序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