鉤癮效應:創造習慣新商機

你提供的產品能讓人持續上癮,永不淘汰嗎?

Serena Hsu
8 min readMar 15, 2018

「能建立使用者慣性的公司,不必花大錢做行銷。取而代之的,是在其服務與用戶的日常作息及情感間建立連結。」

一天當中,你花在滑Facebook、翻Instagram、查Google上有多久呢?其實,這些都是所謂的「成習產品」。使用這些產品進而「成為習慣」,看似是一個自然而然的過程,但其實這些產品都悄悄地「刻意製造」令你習慣的因子。

《鉤癮效應》作者Nir Eyal試著站在心理學、科技與商業的交會,而創作出了這本書。而事實上,本書癮效應厲害之處,總歸一句話,就是非常「了解人性與行為模式」,並指引欲打造成功產品的人們,能依照鉤癮模式,一步步吸引用戶上門、進而牢牢的把他們鉤住。

什麼是鉤癮模式?

簡略地說,鉤癮模式有四大步驟:

  1. 觸發(Trigger):引起使用者興趣。
  2. 行動(Action):預期會有獎賞而做出的行為。
  3. 變動獎賞(variable reward):活化大腦關於渴求及慾望的部位。
  4. 投入(investment):使用者將時間、心力、社會資本等用於此產品或服務上。

於後,書中一一開始細說關於模式的內涵與效用。

什麼是「習慣區」?

習慣是所謂「想都不用想」就能完成的事。例如早上起床刷牙、讀書,這些日常培養的習慣,將自動反應儲存在大腦的基底核裡,好讓我們可以把注意力集中在其他地方。

剛剛上述提到「成習」,但具體來說,為何企業要致力於打造「成習產品」?使用者在習慣養成後,對於企業的好處有哪些呢?本書舉隅以下:

  1. 增進顧客終身價值:所謂顧客終身價值指的是,「客戶在永久停止使用產品之前,能為公司賺到多少錢」。使用者的習慣,可以增加對於顧客的使用時間與頻率,所以可以提高終身價值。例如,習慣刷某一張卡,通常應該就很難停止不用,因此信用卡公司才會積極地推銷辦卡。
  2. 提供定價彈性:當使用者初期已對產品產生依賴時,就可能從免費用戶轉為付費,讓企業定價可以有多種方案。常見如電玩遊戲、Evernote等。
  3. 大幅促進成長:因為使用者參與度高,就更可能推薦產品給其他朋友,當越多人參與,使用人數成長就越快,如臉書自創立之初,成長人數便三級跳。
  4. 提升競爭優勢:當成為成習產品,新的產品或服務要打敗你是非常困難的,除非要能夠提供明顯改進,才有可能轉換,畢竟人的積習難改。

上述提及的四點是成為成習產品所帶來的優勢,不過現在回過頭來說,當你的產品正在如火如荼的開發中,要怎麼做才能成為用戶黏著度高的成習產品呢?

在進入到鉤癮模式的詳述前,作者提出一個很有趣的問題,在發展一個新創前,總會思考,產品是「維他命」還是「止痛藥」?

像是Facebook在出現之前,沒有人會覺得自己需要一個社交平台。但現在你不得不承認,每天若不滑一下Facebook,手就癢癢的。

「不做某件事就會覺得有點痛苦的,就是習慣。」因此,我相信需求是被創造出來的,目前沒有出現,不代表人們不需要。

「有些服務看似提供維他命,但等待習慣建立,提供的就是止痛藥方了。」

而以下,將指引產品新進者,設計一套鉤癮人心的模式:

觸發

觸發分為外在觸發與內在觸發。

一、外在觸發:本身即含有訊息,告訴使用者下一步怎麼做。例如常常收到的電子報中潛藏各種按鈕,都在告訴著你,「快按下去!」

公司通常運用四種外在觸發的方式:

  1. 付費買來的觸發:廣告、搜尋引擎優化等,但這並非長遠做法。
  2. 贏得的觸發:贏得媒體報導,成為關注焦點,但常常可遇不可求。
  3. 透過關係的觸發:培養出一群愛用者,進而樂於把產品優點分享推薦出去。
  4. 自有的觸發:只有使用者自己想看到時才會出現。如自主訂閱、應用程式更新通知等。

二、內在觸發:內在觸發將自動浮上心頭。產品與內在觸發的連結,是消費者科技想爭取的大好商機。

內在觸發更多的是正面、負面、渴望、無聊、孤單等情緒,當經歷過內在觸發,就會自動投入產品的懷抱;而要找出內在觸發,便需要對於人有更多認識。

成習產品的最終目標是藉由創造聯想來解決使用者的痛苦,好讓他們將該公司的產品或服務,視為提供解脫的泉源。

內在觸發我想滿直觀的,但對於企業來說,卻需要花非常多的心力去做使用者訪談、產品測試等。

行動

根據法格行為模型假設,任何行為的開始都需要以下三因素:

  1. 使用者必須具備充分「動機」:人類都有避苦尋歡的動機、尋找希望、避免恐懼的動機、尋求社會接納與避免拒絕的動機。(難怪《被討厭的勇氣》會那麼紅XD)
  2. 使用者必須具備完成目標行動的「能力」:任何一種科技產品,只要能大幅簡化完成某事的步驟,因此受惠的人也將為其帶來高採用率。更為簡易,就是更好。(如不管在電商會員登入時,都可以用FB直接登入)
  3. 必須有「觸發」來啟動該行為。(參考如上述內外在觸發的論述)

而在了解人在行動前需要具備哪些因素後,我們該如何「提高」使用者的動機或能力呢?作者提出,利用「捷思法」,能找到許多異於直覺、出乎意料的方式:

  1. 稀少性效應:稀少的表象影響了價值知覺。(你有注意過嗎,博客來的書車,都只會顯示剩個位數的書籍,讓買書動機因為稀少性而提升)
  2. 框架效應:情境塑造知覺,心智會依據周遭環境所提供的資訊走思考捷徑,做出迅速而時有錯誤的判斷。(像是一位名音樂家在地下道上演奏與國家音樂廳中演奏,你會因為場域的不同而誤判其身份應為街頭藝人)
  3. 定錨效應:各種促銷活動,人常在看到某項資訊時就下了錨。(各種促銷活動完全會刺激行動的慾望)
  4. 人為推進效應:當人們正以為自己正接近目標時,動機就會增強。(如LinkedIn進度條,以提供資訊的多寡顯示進度,刺激完成個人資訊的動機)

在理解完人會被如何影響行動後,接著「變動獎賞」便能吸引使用者一再作出行動,渴望更多。

變動獎賞

「吸引我們採取行動的,不是來自獎賞本身的快感,而是因為渴望獎賞而尋求解渴的那份需要。」

變動獎賞包含三大類型:

  1. 部落型獎賞:因他人而產生的滿足感。人是互相依靠的物種,大腦將會自動調適成會去尋找讓我們感到被接納、有魅力、夠重要、能融入的那些獎賞。(如臉書讚數,讓我們想一再發文,獲取更多的讚數)
  2. 狩獵型獎賞:各種對資源的追尋,如物品、金錢、資訊等。(如在Pinterest上找圖,一直往下滑,就會一直不停地出現圖片,不知不覺就停不下來)
  3. 自我型獎賞:掌控、完成、勝任或連貫性。簡言之就是,對於某些人來說完成某件事的滿足感。(如Codecademy讓寫程式變成是有趣的挑戰,許多人為了破關,就會拼命完成)

而在使用者使用後獲得獎賞時,使用者進而再更深地投入了哪些內容,讓產品越用越好用,他越離不開呢?

投入

「使用者對某產品或服務投入的時間與心力越多,就越重視這項產品或服務。大量數據顯示,人們會隨著付出而產生喜愛。」

但我們為何投入?主要以下三原因:

  1. 在評價自己的付出時並不理性
  2. 我們希望自己行為前後一致
  3. 我們都想避免認知失調

那所以投入了些什麼呢?如:

  1. 內容:個人理解是如,臉書的動態回顧功能,讓流失的使用者回憶起在平台上投入的內容因此還願意使用。
  2. 數據:如LinkedIn,每次使用該服務,就提示使用者需要補充更多資訊,累積越多就越不可能離開。
  3. 粉絲關注:如同越多人關注某網紅,他勢必就會提供越好的內容。
  4. 聲譽:評價,例如在蝦皮上開店,累積的評價或聲譽具有價值。
  5. 技能:一但使用者花了時間去學習新技能,就比較不可能改用對手產品,如Adobe系列的產品。

使用者儲存於產品中的價值,使他們將來更可能回訪。

五個建立有效鉤癮的基本問題

而在理解完整套鉤癮模式後,可以如何運用呢?可以捫心自問以下五個問題:

  1. 內在觸發:使用者真正想要的是什麼?你的產品幫他們紓解了何種痛苦?
  2. 外在觸發:是什麼帶領使用者來用你的服務?
  3. 行動:使用者在獎賞預期下,而採取最簡行動是什麼?你要如何簡化產品,使該行動更容易採行?
  4. 變動獎賞:使用者是否獲得獎賞而感到充實滿足,但同時還渴望更多?
  5. 投入:使用者對於你的產品投入了哪些付出?其付出是否能載入下一個觸發並儲存價值,讓產品越用越好用?

讓產品更好:習慣測試流程

產品開發是一個動態進步的過程,因此,作者認為可透過以下流程,測試產品如何透過使用者的反饋而更好:

  1. 辨識:定義如何才是你產品的愛用者?他應該多常使用你的產品?
  2. 編整:找尋習慣路徑,存在最忠實使用者之間,共通的一系列相似行動。
  3. 改良:追蹤產品使用者,將其活動與慣性使用者比較,應能提供產品如何進化與如何改進的指引。

個人以為,在思考整個模式時,除了能帶入現有產品服務,分析其優勢以及可以改良處作為參考,亦可針對新推出的產品服務,反覆思考對於產品的想像。

鉤癮模式以非常多的實例頗析了當前許多的「成習產品」。但我相信沒有一個產品可以永遠成習,Google也許未來有可能會被更強的對手打敗,誰知道呢?重要的應該是如何透過洞悉人性,不停地依照使用者的反饋推出更符合需求的功能、創造新體驗,讓使用者離不開。

《鉤癮效應:創造習慣新商機》

。作者: 尼爾.艾歐, 萊恩.胡佛
。原文作者: Nir Eyal, Ryan Hoover
。譯者: 穆思婕
。出版社:天下文化
。博客來連結:https://goo.gl/VDtk8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