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換學生] Exchange, or not?

Shanie Sung
6 min readJul 13, 2020

--

交換學生值不值得?交換學生的優缺點是什麼?這些問題已經被討論過無數次了。比起這些,我想分享的是根據個人經驗所得的觀察和心得。

對於那些交換沒有特定動機的人來說,這篇文可能更有參考價值。整篇著重在於一般性的問題討論,如果有強烈而特定的動機想去某地交換的話,這些事就沒那麼重要。另外,不同地區的交換學生體驗也許會有所差別,作為參考,我是在歐洲交換。

這篇文主要討論三件事:

  1. 交換是否等於旅遊?
  2. 交換後,英文真的會進步嗎?
  3. 實際體驗後,個人認為的主要優缺點
Matterhorn, Switzerland

交換是否等於旅遊?

一般人對於交換學生的印象可能來自那些去交換的朋友的Instagram限時動態或是發文。有些人甚至會開一個旅遊小帳來記錄遊記。每次看到這些人的限動或文章好像都是在旅遊,成天到處玩,其他事都不用做一樣。事實上呢?

假設,我們今天一如往常吃早餐、洗碗、聽音樂、躺在床上耍廢,大概很少會po限時昭告天下吧?相反地,當我們今天出去玩、見朋友、吃美食,也就是說發生一些非日常的事,就會更有分享給別人的動力。同理,在這些交換學生的旅遊限動背後,更多更多的可能只是一些瑣碎而看似微不足道的日常。

旅遊的確是交換很重要的一部分,至少對大部分交換學生來說,是交換的一大動機。可是,在旅遊之外,交換還包含了很多很多的事情。

而我覺得交換最可貴的是,你可以最大限度地決定你的生活方式。這是一段少了很多框架的時期,不只是表面上時間、空間的自由,也少了來自外在社會的束縛和身邊家人朋友的期待。如果今天是在台灣,你想開始一個全新的生活方式,首先就會先面臨許多現實的阻礙,而自己也很難有足夠強大的動機來推動這樣的改變。當然不是不能,只是難了一些。

交換,基本上是在一個誰也不認識你的地方,沒有人期待你怎樣生活,所以更可能去嘗試、探索不同的生活方式。你可能很喜歡一個人待在房間,但偶爾和鄰居聊天吃飯,偶爾旅遊;你可能很喜歡把三餐都弄得很好吃,只要吃飯配劇一整天就開心;你可能就是很愛旅遊,喜歡到處漂泊,也不會疲倦。那都是自己的安排,自己的選擇,你會知道原來你是這樣的人,適合這種生活模式。

交換後,英文真的會進步嗎?

這個問題得先回歸到什麼是「進步」。是說起來更流利了,還是知道更多詞彙了?

在交換期間我一直是使用英文作為日常溝通工具,不論是平時在宿舍跟交換生交流,或是去歐洲各國旅遊的時候都是。我發現,其實最常使用的句子都是再簡單不過的詞語單字。像是平常跟鄰居見面就是“How are you?”、 “What are you going to do this weekend?”、 “See you!”,然後每次見到新朋友自我介紹就是那幾句“I came from Taiwan…”、“I’ll stay here for a semester…”。

其實在對話當中,我們不太需要學習新的單字,而是會重複使用我們已知的東西,偶爾想不起特地的用字,也會絞盡腦汁用其他會的詞來替代,不太可能不會一個就查一次字典。在這個過程中,大概無法學習更多新詞彙,但是可以活絡我們既有的英文詞庫,把沉積腦袋已久的書本知識,變成手上可用的工具。

總結來說,我並不能確定交換能不能達成每個人所追求的進步,可是能確定的是,交換把我們丟到一個必須說英文的環境,必然地,你會更勇於開口說英文,也會更加自然流暢。但是,如果你所追求的更多,想像母語人士一樣“Think in English”,交換大概不是一個適合的選項。

實際體驗後,個人認為的主要優缺點

優點:與未來相比,成本較低

這裡指的成本主要可以分成兩個部分。第一,金錢成本。最直觀的是學費,國外大學的學費普遍比台灣來得高,只要付台灣的學費就可以到這些學校學習,自然是很划算的選擇。另外,「學生」這個身分其實是相當值錢的。以在歐洲的經驗來看,各國都提供了學生或是青少年相當可觀的優惠,像是交通票券、各景點的門票等。而作為交換學生,通常學校也會提供宿舍,或其他資源供使用。

第二,非金錢成本,我自己會稱為「勇氣成本」。試想,出社會一段時間後,如果想要像交換學生一樣,給自己一段時間去其他國家探索、遊歷,你可能需要面臨來自各方的壓力。你可能要辭掉現有穩定的工作,還要思考找下一份工作時如何解釋這個沒有華麗藉口的空白期?你可能要說服家人為什麼好好的工作不做,要貿然地去冒險?你可能扛著更多的家庭壓力,有著更多無法隨意放下的牽絆。你需要有一定的勇氣和決心,可能得放棄一些事物才能換來這樣的決定。然而,交換學生是一個已經被包裝好的名目,大家普遍是帶有正面的看法,且在念書時期多半較少有來自現實的壓力,所以你並不需要提起這麼多勇氣來做這件事。這就是為什麼我認為非金錢成本可以稱為「勇氣成本」。

缺點:文化壁壘,不是短期可以被打破的

接觸不同文化、與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交流,總是交換的一大動機。但是根據我的實際經驗和對同樣在歐洲交換的朋友的觀察,我們身邊最親近的人幾乎都是亞洲人。因為在陌生環境中,人很自然地會跟文化背景較相近的人們親近。

舉我自己的例子來說,日常生活中我的確有很多機會和歐洲人、美洲人相處(我大部分鄰居都是非亞洲人),我們會聊天、互相關心,但可以感受到當我們親近到一個程度後,要打破那層文化隔閡,進階到更深的關係,其實不容易。更何況,交換不過短短半年、一年的時間。

要打破文化壁壘、建立長期而深層的關係,我個人認為需要「刻意」的努力。它並不能自然而然被打破,至少在短期內不太可能。交換本身對大部分人來說,已經是跳脫舒適圈的表現,日常中已經有許多必須習慣的陌生事物,而所謂「刻意」的努力是指你必須做一些額外的嘗試,它是不自然的,甚至可能是不舒服的,而且也未必能達到目的。這也是為什麼大部分人選擇不作這樣的努力。但我在交換過程中也的確遇到了願意這樣做的人,其實我是很佩服的。

結論是,交換學生是一個能以較低成本去探索世界、體驗新生活方式的選項,但是對於想要對其他文化有深入了解、交流的人來說,時間實在太短太短了。當然,如果你願意付出比常人更多的努力,那也許時間並不是問題。

以上都屬於個人觀點,未必適用於每個人身上。其實,交換就像是擁有了一個最初空無一物的禮物盒,裡面裝什麼,都在過程中由自己決定。你可以裝上友情,也可以裝上勇氣和獨立;你可以多放一點美景和旅遊經歷,也可以多放一點溫馨的日常。收穫什麼、收穫多少,都由你來決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