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大管院,跟你想的不一樣?

Shanie Sung
5 min readMar 19, 2020

--

近期有篇 ptt文「填台大管院之前,你必須先知道的事」在 FB、Ig等社交媒體上流傳。許多台大、甚至管院的學生紛紛發聲,有些認同、有些則不完全認同。無可否認的是,這篇文的內容很寫實,台大管院學生多半有所共鳴,但是否句句屬實呢 ? 這篇文不代表所有台大管院學生的立場,僅僅以這四年來的觀察,說出自己對於這篇文的想法。

Photo by Andy Wang on Unsplash

參加商業競賽、培訓計畫、找實習就是elite嗎?

Elite、elite,這是台大管院學生一直在耳邊聽到的詞語。一個帶有正面的辭彙,不知何時帶了戲弄的成分,就連管院學生自己也不自覺會掛在嘴邊。參加商業競賽、培訓計畫、職涯工作坊、學長姐心得分享、找實習,的確是為了職涯鋪路,因為參加這些活動能夠或多或少接觸一些書本外的世界,讓我們更清楚一點自己的路。

我不認為這樣做的人僅僅是為了畢業後能賺到比同學多一倍的薪水。其實追根究柢只是因為我們大多迷惘。做了才知道自己喜不喜歡,所以什麼都試試看,這並沒有任何錯。也許這並不是探索職涯最佳的方式,但對於迷惘的人們來說,時常無從下手,那這些何嘗不是一個出口呢?

許多台大學生其實比誰都迷惘,也比誰都知道自己的不足

這四年沒什麼感覺到台大學生的驕傲,多半是種複雜的自覺,明明身處在台灣最頂尖的人才之中了,好像很值得驕傲,一方面卻又更能感受到自己的不足。所以,這四年當中我看到努力的人遠遠多於自滿的人。這份謙遜,又或者說是焦慮和不安,很可能轉化為更沉重的包袱。

在跟一些外系的朋友聊過就會發現,不只有管院學生迷惘,很多專業科系的學生面臨一樣的狀況。管院學生也許嚴重一點,因為有些科系就是廣而不精,出路多到無從選起,於是一年比一年焦慮。我們都太急於做些什麼了,做了之後又沒辦法得到預想中的答案,所以更迷惘、更焦慮。

當然不迷惘的人也有,但他們多半更努力去實踐他們的目標。

同儕壓力是把雙面刃,能致命也能成為利器

對於文中很有共感的是當身邊的人不斷精進、做一些似乎很厲害的事情的時候,我們很容易開始感到壓力,而跟著做這些好像很厲害的事。對,開始汲汲營營。但並不代表那些所謂的elite活動就沒有任何意義。只是我們都需要更想清楚一些,或者讓自己更好過一些,學著不去比較、不去自帶包袱。如果能從每一件做的事當中學到些真正的東西,哪怕是一點體悟一點感受也好,我想那也不只是汲汲營營。

但我們沒有想過的是,如果今天沒有同儕壓力呢?那就會比較不迷惘了嗎?因為有身邊這群要說汲汲營營也好、要說努力也好的人們,我們產生了壓力、危機感,因為更早接近社會的真實,我們一邊焦慮一邊試圖做準備。至少,我們都在前進,就算有人兜圈,有人繞遠路,都是向前了一些對吧?

這裡是一個社會的縮影,但好人比壞人更多

文中提到「elite會專注自己的利益,如果你沒辦法給她實質幫助,你的生活只會跟他越來越遠。」這句話我無法認同。雖然每個人狀況有所不同,但這四年來我相處最多的是系上的人,事實是有很多人我未能深入交流,但每個人的作為、風評其實大家都看在眼裡。

在國企系常說「我們系最珍貴的就是『人』」,在這裡你可以看到有著各種才能的人,有的人很會念書、日常拿卷,有的人很會唱歌跳舞、在系上表演備受矚目,有的人專注於社團活動、交友廣闊,有的人關注社會議題、勇敢發聲,有的人不常出沒、卻也不給人添亂。這麼多風格迥異的人在一塊,我真正看到的卻是大家樂意分享、在別人需要時也願意給予幫助。即使是畢業的學長姊也能看見他們對這個系的認同感,而願意不求回報地回饋。當然雷的人、自私的人、愛現的人依舊存在,但在大學四年當中它並不占大多數,也不值得著墨。關係緊密與否端看緣分和個人,但真心與人相處的仍占多數。

台大管院,和你想的不一樣?

高三選擇校系時能得到的資訊實在過於狹窄和片面,說真的在台大杜鵑花節校系博覽會聽到看到的資訊可能都一知半解,又或者有些學長姊自己都才大一大二,未能真的全面了解這個科系。更別說網路上校系介紹,應該是沒有太大的幫助。如何得到資訊或人脈,這只能看個人,又或者期盼之後網路能有更多更真實更全面的資訊。總之,在選校系前慎重考慮是一定要的。

至於進了台大管院之後呢? 我想只有極少數人覺得它完全符合期待吧。覺得幻滅的大有人在。可是那之後還有很多很多的選擇,很多很多的挑戰要面對。在這裡真的很需要記住你自己是誰,持續想著如何豐富履歷沒有錯,重點是你是否每個經歷都是竭盡心力、被問起時真的有東西能講。

最後,台大不僅僅是一個讀書的地方,它有著如此大的校園、如此多的校系、如此不同的人們。台大管院只是一個起點,多走出科系、甚至走出校園,做一些只有學生能做的事情,做真正的自己。

台大人,是幸運的、也可能是不幸的

我們都必須承認台大的title一直跟著我們,也因為它,多少得到些好處。學校的資源很多,身邊很棒的人很多、學長姊的加持很多,我們的確是擁有了一張Golden Ticket,擁有了比別人更多的機會。另一方面,它就像個包袱,常常讓我們喘不過氣來,因而太急於回應所有的聲音。明明它讓我們比別人選擇更多,卻反而因為這個title狹隘了、限制了自己。

台大人有了更多機會,但同時也有了更多期待,更需要認清自我。說實在真不是件容易的事,尤其在這樣就算不特意比較、仍感到競爭激烈的環境。

ptt 這篇文的本意是提醒高中學弟妹在選擇台大管院前能先想清楚自己的追求,不要迷失自我。這樣的出發點很好,畢竟在網路上很難得到這麼真實的經歷。不過許多人對台大管院學生的刻板印象其實不需存在,很多選擇與你是哪個科系哪個學校無關,文中提到的很多問題也不侷限於台大、管院,只不過,台大管院成為了許多台灣大學生的縮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