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niel的CSPO三天之旅第一及二天

Shawn Sha
4 min readDec 6, 2018

--

討論引導策略:
由於組別中小白濃度挺高的(大於一半)因此嘗試在討論過程中引導大夥,而非主動拋出答案。討論的題目少數在CSM曾經歷過,因此偷加了給自己的小挑戰 — 引導組內成員產出討論。
一方面嘗試當時學的技巧,一方面也不剝奪小白打木樁的樂趣。

第一輪的討論:如何舉辦AHA大會的招募計畫
大夥此時仍比較閉俗少表達,所以即時自己不善板書的還是主動執行寫字統整的工作。先發散的跟夥伴進行了小迭代,收集想法。在注意討論時間大約進行一半時,開始收斂分類想法,完成了第二版的迭代。
帶著討論的結果,向全班同學進行報告。由於主動程度還是低,因此就站上台示範對於不肯定或不確定性的討論結果要如何統整性地進行報告。

如何舉辦AHA大會的招募計畫,兩次的迭代

第二輪的討論:寫下”口加上兩筆畫後的字”,並統整思考的脈絡
由於這個活動前半段比較簡單,只要識字都能進行。於是”照慣例“幹了Daniel的筆(兩天不知道偷了幾次,同學一直問我可以這樣嗎:P),並給每個人發了一隻,讓大伙各自發揮。
後半段則是統整大夥在想字時的思路,這次就把”主動權(筆)”提了出來,並詢問”有沒有人能協助大家統整?”於是左右兩邊的組員就順勢的把筆接了過去。然而一開始並不順利,在暗示”將思考的脈絡”作為報告結果後,逕自地把前半段的字按分類再謄寫了一次,於是跟另為執筆的組員暗示”這些順序的含義應該要寫下作為輔助”,於是順利地將組員門的成果精準的呈現,也於後續的討論中,Daniel引用了幾次一起產出的成果,對於這點頗驕傲。

團隊第二次在討論中產出

第三輪的討論:報告旅遊的夢境,從組員中挑選一位,為他制定商業目標(Business Goal)
對於這串討論就比較崩潰些,由於濃度的關係,對於題目本身、MVP(最小可行性產品)及”不要臉”掌握的不夠到位,於是這一回合選擇讓大夥”跌跤中學習”,直接面對回饋。首先在討論題目本身就偏差滿多,沒有對於夢想有足夠的提議,反而落到討論產品完整度不足而該追加什麼內容。而在統整時更把完美的生態圈給畫了出來,透過暗示目標過多的提問也不覺有異,於是就讓大夥一起承擔跌跤並學習吧!不過可喜的收穫是組員開始主動接下項目,只要稍加接納”合作”一定會更完美。

John最後的講評讓我十分感觸,幾次跌跤的經驗都是最終拍板的決議太“高大尚”,決策者無法接納MVP不要臉的版本,縱使敗光裏子也要讓面子風風光光,也只能祝福一句”Good Luck”了!

課程內容:
第一天因為敏捷濃度不同,先跟大家概括介紹了Scrum,然後班級拆成了兩部分,分別讓小白了解Scrum,而有經驗的老司機們就獲得了幾個問題進行探討及研究。

第二天照慣例進行了Gallery Walk,找個陌生人分享回饋第一天的內容。

介紹紫牛,Geek,Early Majority,Late Majority,在傳統的行銷方式,及現在網路連結下的心放事。

如何找出Sneezers,針對不同類型的Sneezer有不同的方式。

現行Social Media下,應該有哪些操作的方式。

針對前一日老司機們討論的進行分享跟檢討。

對前一天的作業如何對議題進行發散及收斂的討論。

嘗試Business Goal進行討論,並逐一進行討論檢討。

--

--

Shawn Sha

Scrum Master, Problem Owner, Journey Planner, Tour Agent, Career Path, 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