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評價]108–1 王泰昌 策略性財務分析

林聖硯 Sheng-yen Lin
Martin’s Blog
Published in
6 min readFeb 19, 2020

加簽方式

這門課在ppt上面只有某一篇文章的回覆裡面有提到過,除此之外沒有任何評價文,但第一週加簽的人潮仍然眾多(應該是學長姐口耳相傳下來的)。當初因為沒修過任何財報分析,所以想來嘗試看看,沒想到竟然很幸運地在初選就選到了這門課程。加簽的方式是抽學生證,沒有因為是會計系的課而優先讓給會計系的學生,在三週內如果有人退選,教授會再讓新的人加簽;有趣的是,好像有一些大一大二的學生因為是會計系而先選到這門課,但後來發現會計的程度不足以負荷這門課而退選,所以剛開始三個禮拜學生的變動很大。

課程內容

其實這門課的正式名稱應該要稱為「策略性財務分析與企業評價」(Strategic Financial Analysis for Business Evaluation),由兩位老師合開。上半學期,策略性財務分析的部分由Pwc(資誠)的執業會計師—林一帆會計師教授,教了許多業界看財報的方式每個財報背後隱藏的經營策略,比財務會計上只講比率分析有用的許多;下半學期,企業評價的部分由華盛頓的財務博士—王泰昌教授負責,鉅細靡遺地描述了企業評價中的收益法市場法如何實作。王泰昌教授在學期一開始也有提到,這門課開設的原因是因為哈佛有一門相同名稱的課程,但他發現台大竟然沒有類似的課,所以與資誠的會計師聯手開設了這門課程。

上半學期的syllabus如下:

台積電財務報表分析
TEJ教學(TEJ客服部經理帶大家現場實作)
代工業與品牌業財報與決策分析
製造業、實體通路業、線上通路業財報與決策分析
IC通路業、旅遊業、線上遊戲業、網站服務業財報與決策分析
建設業、電信服務業、銀行業財報與決策分析
公司是否要IPO?

林會計師的教學方式非常有趣而不死板。上課的前十分鐘提出這個禮拜討論的主題後,會計師不會直接發下財報要大家馬上開始分析,而是先讓大家猜想此間公司的資產面、負債面前幾大的科目應該是什麼、負債比應該是多少、毛利率可能是多少、現流表應該長怎樣等等問題,培養學生對四大報表的素養及直覺。再來,針對這些問題會計師會一步一步引導我們去思考一些問題,最後竟然能推敲出我從沒想過能從財報上看出的公司特性!比如該公司經營者(或財務長)的經營公司的思路、公司與客戶的關係、公司與競爭者的相對地位等等,能夠獲得非常多會計師的insight。

會計師也常提出各種實務上會碰到的問題,點三到五位學生回答。班上有許多來自不同系所(大多是碩班)的學生,能夠聽到從不同角度切入的回答,也是這門課一個有趣的地方。唯一的缺點就是課程內容有點太多,每題討論的時候又很長,導致到後面進度飛快,有一些部分甚至直接跳過。沒有辦法聽到會計師對公司實施IPO做很深入的分析是唯一一個遺憾的地方。

下半學期的課程安排有點奇怪,但主要的方向是概略介紹收益法及市場法、一篇探討公司要不要投入新產能的個案、如何編制擬制財務報表(Pro forma financial statement)、詳細探討收益法、詳細談討市場法。和上半學期相比,下半學期非常偏重理論,但教授會把評價的每一個細節都講得一清二楚,也常點出學生甚至業界常犯的錯誤。只要有專心聽課,基本上評價的東西該學的都會學到。

涼度

這門課沒有期中考,只有一門期末的評價報告和期末考,課堂外也沒有任何作業。除了接近期末的時候大家都在趕評價報告以外,其他時間可以好好享受聽課的感覺;期末考的部分,王泰昌教授也非常的佛心,只出了十題問答題,考得也不刁鑽,有好好掃過講義絕對不難。教授也說考試不是本門課的重點,他也不喜歡用考試來評斷一個學生的好壞,所以要大家不要對期末考有太擔心,現在看來果真如此XD。

所以這門課的重點就在於那份評價報告,但依照每個人做的部分不同,花在這上面的時間也極度懸殊。我自己剛好(?)被分到評價報告裡面收益法,也正是這份報告裡最重的部分,從建擬制財務報表的模型、寫假設的條件、算各種係數(g, r, beta...)等等都要自己來;最後為了讓報表看起來合理、不能讓財務狀況差太對,需要不斷地revise再revise,算出來的公司價值也不能和實際的股價差太多。這份告報真的耗費了我下半學期極大的時間,常常和組員一討論就是到凌晨一點,但能夠學到的東西真的非常多,Excel和TEJ的熟練度也更上一個層級。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我們這組評價的公司正好時當時非常火紅的和泰車(由於子公司和潤正在競價上市),從我們做報告開始到評價當天股價漲了將近一百元,也讓我們後悔應該一開始沒入手幾張。

評價的公司是當時正夯的和泰車

甜度

這門課兩個老師各掌握一半的分數(還是40/60,我記不得了...)。會計師的部分,依照上課的總發言次數給分。原本說最低分(發言零次)要從六十開始打起,但後來好像有往上微調(?);規則有稍微改變,讓大家整體的分數都往上提高。王泰昌教授的部分則是報告佔的比例偏重,期末考的部分只有20%。一家公司會由兩組來進行評價,並且由課堂上的同學選出哪一組報告的比較好,並以此為分數的基準(85/75);最後再參酌教授與會計師的意見,才算出報告的總成績。

我的狀況是發言次數超過五次以上,報告拿第二名,期末考寫得很順,最後拿A,所以我猜最後沒有調分(或有往上微調)。但不論是發言成績、報告、期末考的任何一個分項成績都沒有公布,我也很難判斷到底甜不甜。

總結

雖然下半學期教授的步調有點緩慢,教學的風格我也沒有那麼喜歡,但這門課真的讓我受益良多。了解如何從適當的角度分析不同的產業,也產出了四大財顧部門的評價報告。期末報告當天教授也邀請資誠FAS評價部門的會計師來當報告的評審,給予的feedback都非常受用,個人非常推薦這門課。

與組員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