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如何製作一堂線上動畫課程

邱士杰
6 min readMay 12, 2020

最近我在 Hahow 開的線上課程【畫出有質感的 2D 手繪動畫 — Toon Boom】已經正式開課了,這幾天也剛錄完最後解鎖的兩個單元,因為之前的經驗都是教實體課的關係,所以會覺得線上短短幾個小時應該很簡單,沒想到一開錄才發現我不斷的口吃,要同時操作又要說明,還要顧慮設備問題,重錄的次數真的錄到懷疑人生,直到最後才慢慢習慣整個製作流程,從原本一集可能要做一個禮拜,到最後只要兩天就處理完一集了.所以就來分享一下這次製作課程的經驗,讓之後有要開課的人也可以少浪費一點時間。首先,先謝謝六指淵還有紋聲音樂的林孝親,在一開始請教了許多軟硬體相關的問題,我後面的課程錄製才可以漸入佳境。

課程安排

線上課程不像是實體課時數這麼長,學生不能即時發問問題,專注力也無法持續這麼久,所以必須把所有操作的步驟一一的拆解、精簡化,才會比較好吸收,另外也要留意知識點的順序,是否有把較基本的知識先介紹了,延續下去的較進階的知識,學生才能夠聽得懂,而為了能讓學生不只觀看,也能親自操作,做出比較完整的練習作品,每一個單元在操作示範的部分,我都會在最後有個完整的小成果產出,這樣每完成一個階段也會比較有成就感,若老師本身已有一些相關的作品,也可以加入當作範例,讓學生了解多付出的時間也可以讓作品達到更完整的成果。

課程架構

我把課程分為三的章節,分別是基本觀念、逐格動畫與元件動畫,在開始錄製之前,可以把所有的單元內容整理成一個清單,條列出所要製作的步驟和各項軟體功能,也可以藉此檢視單元順序是否能讓學習有著連續性。

條列錄製清單才能系統性的整理教學架構

第一章介紹基本觀念,先從動畫的原理介紹起,包括時間的控制和張數變化等基本知識,再介紹動畫的製作流程和應用範圍,讓同學先了解基本的知識,和學完本課程之後,能把技術發揮在哪些地方。

第二章介紹逐格動畫,從軟體工具的基本操作開始,慢慢地加深難易度,可以不必一次就把所有的工具講得太深入,一方面太多東西要記,學生沒有實際操作過很容易就忘記了,另一方面也可以讓每個單元,像是升級打怪的感覺,越到後面越能使出組合技,重複用到之前所用過的知識,自然而然地就會熟悉怎麼操作了。

第三章介紹元件動畫,由於 Toon Boom Harmony 這套軟體有兩大不同的動畫製作方式,因此我把比較基礎的逐格動畫放在前面,操作較為方便的元件動畫,卻需要比較多動態知識才能做出比較好的動態,所以決定放在後面,這個部分也讓已經有一些經驗的同學,可以做出比較完整的一段動畫表演出來,而最後則是從募資時期收到的學生意見回饋中,整理出一些自己對於軟體額外的經驗與工作經歷分享做總結。

影片結構

我的影片結構分為標題、步驟(原理)說明、成果展示、實際操作示範四個部分。

其中前面三個部分加起來時間都不會超過 1 分鐘,只有實際操作的部分,短則 5 分鐘,長則甚至 40 分鐘,雖然聽許多曾製作過線上課程的前輩都說,一個單元不要太長,最好不超過 15 分鐘,但 2D 動畫的繪製過程本身就需要花費非常長的時間,折衷的辦法,就是先把重點都整理在開頭,實際操作示範的時候,再把沒有口語或比較重複性的部分,以快轉播放,這樣學生在開頭注意力還專注的時候,就能知道單元的重點,後面也可以選擇性地觀看想看的部分了。

步驟(原理)說明和成果展示能讓同學快速了解單元的重點是什麼

錄影方法

我使用的錄影設備和軟體如下:

.RODE NT-USB 電容式麥克風

.錄影軟體 Ocam

.螢幕顯示快捷鍵軟體 Carnac

一開始嘗試錄影的時候曾準備一個講稿,但發現其實這樣錄起來會有點生硬,所以最後就調整為條列出一個單元所要講到的關鍵知識點,這樣的口語也會比較自然一點。錄影的時候最好是在一個較為安靜的房間,好的麥克風真的會省下不少麻煩,而在開始錄之前,也可以建立一個清單,逐一檢查軟體設備是否設置正確,以免發生錄完幾個小時才發生沒有錄到聲音等悲劇,以我的經驗,事後配音真的不是一個好方法。

影片製作

錄製完成之後,就要進入影片剪接的階段了,沒有人可以一次錄完影片,卻沒有任何的失誤,所以在錄影的時候發生小錯誤沒有關係,繼續錄製下去,也可以利用剪接把一些比較拖時間的部分做裁剪或是加快速度等處理,讓課程更精簡。

字卡設計:在必要的時刻可以提示學生重要的知識點。

加上音樂:長時間沒有說話的快轉部份,會比較單調一點可以加上音樂增加豐富性。

聲音處理:音頻我都會先在 Adobe Audition 調整音量和降噪處理,再開始剪接,音頻的裁切處也要適時地加上淡入淡出,才不會發生爆音的情況。

影片放大:由於有些功能在軟體操作的時候太小,學生若沒有全螢幕觀看,會很難看的清楚,因此在重點的時候可以適時放大一點,其中的幾集我在錄製的時候曾使用「Windows內鍵放大鏡」,在示範的同時,也會一起縮放畫面,原本以為效果還不錯,卻在剪接的時候才發現滑鼠竟然對不上正確的位置,後來花費更多的力氣處理這個問題,所以最好還是錄完之後再進剪接軟體調整大小才是唯一的辦法。

字幕

字幕的部分我是外包給其他人做,就沒有自己處理了,在上字幕之前都要先確定影片時間是否都已確定了,才能繼續下去,也可以先整理一份在軟體裡常用的專有名詞列表出來,字幕師也比較好做處理。

以上是關於我錄製教學課程的一些經驗分享,希望能為將來想開課的人有一點幫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