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評】或許我們要談談《假面飯店》

子謙ShiKen
7 min readMar 27, 2019

--

其實我頗喜歡《假面飯店》,即使這套電影的主線,基本上爛到一整個令人無法直視。

我承認自己是一個很容易滿足的觀眾,只要你的運鏡、敘事和配樂,也達到一般水平以上,節奏張弛有度,不太沉悶,我也已經感到滿足了,即使劇情的漏洞大到可以把自稱推理電影的船,直接沉沒到馬里亞納海溝的底部。

但是沒關係,因為看了那麼多年電影的我早就知道,如果不想被電影像直升機一樣伏到不要不要的,最好的辦法,就是先看影評,再把對那部電影評價的標準,放到最低。上一次對《無雙》的高評價,也是從這裡而來。(我直到後來才知道,原來我一直覺得戲中不錯的詭計,原來是來自《非常嫌疑犯》,而我是沒看過這部戲。所以上一篇文章我讚得那麼興致勃勃算是我錯了。不過我也放棄怪罪導演,畢竟是2010年後的港產片。太執著,只會令自己生氣。)

因此我也得知了《假》是不需要推理的,準確而言是無法推理。所以到了最後也還是被兇手的動機和手法驚呆了(非讚賞意味),我也毫無怨言。(最糟的是,我直到最後一刻,我也沒有放棄過抓著僅有的線索去推理,真的學不乖呢。)

不如先說了值得讚的地方吧,畢竟真的不多。

我一直也很怕看日本電影,因為比起日劇,他們的敘事技巧,真的和布袋澳的海鮮價格一樣浮動,最好的例子就是中島哲也,有幾部好到可以一天想翻看好幾次(例如《告白》),而另外又有幾部,嗯。(例如《渴罪》)

說回《假》吧。

僅僅看一眼就知道,那個是豪華版的日劇。人物的走位(例如以群眾角色的聚散表現/渲染情緒)、場面調度、人臉特寫、剪接(尤其是男女角的戲份)、開場時酒店和警署之間的蒙太奇,技巧成熟得很不像現代的日本導演,那些只是一味追求畫面的唯美、而缺失了電影作為說故事的工具而應該具備的基本技巧的電影人。

這種穩定發揮,是支撐我堅持看完電影的良藥。

都難怪一部電影會有那麼多副線,因為日劇的制式,正正就是這樣。最有趣的是,他的三條副線,真的有劇情推展的作用,新田(木村)的心境和態度變化透過紙鎮表現出來,令人覺得合理、信服。同時每一部副線的結尾,也給予了突破主線的關鍵提示,明顯經過安排。

後來我才知道,導演本來就是日劇導演,拍過《律政英雄》、《Priceless 》、《GTO電影版》,難怪劇情走向這麼暢順,演員也是請來熟面孔的。木村長澤小日向就不需要多說,明石家秋刀魚幾乎沒變過的禮貌性笑容,出場不多也還是讓人印象深刻。渡部大叔我一向也很喜歡他,懶懶散散完全不像是棒讀的自然演技,在本應略為沉悶的警察會議裡面變成了焦點。我想導演的人緣,真的很不錯。

對了,關於戲中來了4次酒店門外的WideShot,沒錯是很令人煩悶,但是我們就放過他了,好嗎?

畢竟主線才是我想婊揚的。

我們不可以將主線失敗的責任全拋給導演,因為原著和編劇,暢銷君也有份參與。也就是說主線所以令人難以信服,作者責無旁貸。啊不就是廢話嗎?本來這部電影其中一個賣點,就是跟足原著。

只是,跟足原著就是好嗎?

我又想起《紅Van》了。(設計對白)

故事主線是五條兇案,第一條是最後一刻才彈出來,所以就說你不需要擔心推理的問題,因為劇本從來也沒考慮過公平性。而引導到這條兇案的線索,是因為死者在一年前,曾經去過酒店。

但是案件是從哪裡來?關於解釋,我們不說原著,只說電影,而電影本身從來沒有打算說。

那我們還是站遠一點好了。五件案件,有三件是假的,就是為了掩飾另外兩件。在還沒有成為老梗之前,以兇案掩飾兇案是不錯的詭計,尤其是《嫌疑人X的獻身》的成功,證明這個詭計其實還是可以為觀眾帶來驚異。只是在這一刻,我暗自思忖,港產導演打算甚麼時候,會去伸手參考這一類型的詭計。

咦,已經有了?

真有效率。

21世紀的詭計,講求真實。中間的那3個詭計,竟然不是自己親手實行,而是上網找人幫忙。原因先按下不表。要找到3個互不相識的網友,接著他們會誠實告訴你他們想殺人,然後他們又真的聽從你的命令,去殺人,最後留下會累死下家兇手行蹤曝光的證物(還要沒法控制他們真的會依足程序去做)。還要在一年內全部實行。

我們還是談談只有主謀參與的兇案好了,會少死很多腦細胞。

順帶一提,如果你希望從電影裡面根據劇本線索推理出兇手來的話,那是不可能。三宗兇案,除了第一宗,另外兩個是在毫無預警之下結束。在那一刻,不知為何,我想起為了想審判香純而自爆NG Word的華子。

相信我,這句台詞只是巧合而已。

上網看評論,很多人也猜中兇手。主要是因為某個橋段看不到樣子的角色的髮型,和一個名演員很像。另外再加上盲婦的化妝很差,一看就知道是假裝,因而猜到她就是兇手。當然也有從劇情的走向去猜測,剎介有事的提到一年前的客人,那麼九成九主線的劇情一定和她有關。用這種方法去猜測兇手的觀眾也還是有的。

我不評論這種從劇情外的細節猜兇手算不算犯規。但是如果不用這樣入手就推理不出兇手,線索鋪陳有多差,可想而知。

兇手的動機是因為女主角不提供她前男友的資料,於是她在酒店門外等了一整晚,結果她流產了,然後她就怪罪於那個員工,想殺死她。但是殺死她又怕被找到證據,於是找更多的兇案來掩飾。

而留下殺人提示,除了是想營造連環兇手的誤導之外,還因為她是劇社的人,有表演欲,所以才會用這麼誇張的形式去實行計劃。(這個解釋,電影是沒有說過,只有原作才有的。)

我決定放棄吐嘈動機,直接去講問題核心。

一,女主角和前男友是毫無關連,在小說和電影中,也沒任何除動機以外的物質證據,可以證實兩人的關係,也就是說,只要兇手不作死,第三者是沒法透過第一件兇案,和第五件的兇案扯上關係。

二,婚禮的警告,是調虎離山,也是為了在毫無警備的情況下殺了女主角。我先不談這種挑釁警察的目的何在。如果不想讓警察找到你,最好的方法,就是正正常常扮老人家,入酒店,然後殺了女主角。而不是主動引導警察去行兇現場,然後大費周章引開警察注意力,再行兇。

因為是沒意義的。

暢銷君對此的說詞,是兇手有表現欲。

而我的解釋,是兇手有被虐癖。

寫到這裡,我終於明白為甚麼兇手明明被前男友拋棄,也還想找回他,以為對方會照顧自己和寶寶。

哦,原來是M來著。

咁我翻屋企囉噃(真實對白)

BTW,背景音樂和音效也是很帶感,剎那的停頓也做得很好,有幾個SoundTrack甚至讓我想起了久石讓的《惡人》,我當時還在疑惑久石不會是有份參與吧?

後來我查到做配樂的,是佐藤直紀,曾經做過的項目有《海猿》的OST。因為這部戲,我會記著他的名字。

有機會談談暢銷君吧。他這十年也過得太滋潤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