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價親民,愛沙尼亞首都塔林|木工藝品重鎮|2023 北歐獨旅之東歐番外篇|Estonian Tallinn

來愛沙尼亞旅遊之前,可以知道的幾件事:

1、政府致力於數位轉型,科技業發達,愛沙尼亞已經成為歐洲的數位化領先國家

2、愛沙尼亞語系與芬蘭語相近,但兩個國家的英文普及率都很高,觀光客不用擔心溝通問題

3、與芬蘭地理位置接近,物價卻低很多,因此很多芬蘭人會搭船來愛沙尼亞買酒

4、住宿跟其他歐洲國家相比超便宜,舊城附近許多雙人住宿一晚不到 2000 台幣

在開始規劃此次的北歐獨旅之前,我只有耳聞過愛沙尼亞是波羅的海三小國之一,但對於這個國家的文化、特色、地理位置可說是一無所知。

在研究從瑞典前往芬蘭的過夜郵輪時,意外發現中途可以停靠愛沙尼亞,因此臨時規畫了這趟小旅行。

由於愛沙尼亞並不是這次旅行的重點,因此只打算在首都塔林的舊城區短暫停留一天兩夜;殊不知,在塔林的種種回憶,讓愛沙尼亞最終成了這趟北歐獨旅之中,我最念念不忘的城市。

每個來到塔林的人,都一定會到 Kohtuotsa viewing platform 俯瞰塔林這座古老的城市、經典的紅色屋頂,並且拍下這張照片。

有趣的是,照片中左邊粉橘色牆角上的文字偶爾會被重新粉刷,每次都寫上不同的句子,可能是詩歌、名言,或者只是一句簡單的問候。

這些句子,成了遊客們的共鳴點,讓每張照片都有了獨特的故事。

Kohtuotsa viewing platform 的旁邊有一間很值得逛的紀念品店。

進到店裡,立刻吸引我目光的就是層架上一排一排細緻、小巧、耀眼像是蛋的模型,這精緻的工藝,以及打開外殼會發現內層又有更迷你的模型,種種細節馬上讓我聯想到名偵探柯南電影《世紀末的魔術師》之中,來自俄羅斯的法貝熱彩蛋。

對於東歐國家的歷史一無所知的我,上網搜尋了愛沙尼亞與俄羅斯兩國的關係,原來在過去 18 至 20 世紀時,愛沙尼亞曾先後被俄羅斯、蘇聯統治,因此,塔林的建築特色、紀念品中,都不難發現那些曾被俄國殖民過的痕跡。

我第一次親眼見到東正教教堂,就是這座亞歷山大·涅夫斯基主教座堂。

黑色洋蔥圓頂、磚紅色與白色相間的外牆,整棟建築物的外觀都充滿精緻的細節。

這座教堂建於 19 世紀末,當時愛沙尼亞正受俄羅斯帝國所統治,為了在愛沙尼亞宣揚東正教而建立的,並以亞歷山大涅夫斯基的名字來命名此教堂,以此紀念這位於 13 世紀時東正教的捍衛者,也是俄羅斯人心目中的英雄。

塔林的舊城像是一座小迷宮,在許多城門與蜿蜒的小巷弄之間穿梭,甚至需要爬坡,我發現自己似乎沒辦法走回同樣的地方第二次。

我真的是很受天氣影響心情的人,早上天空仍是灰濛濛的一片,沒想到吃完午餐踏出餐廳,迎接我的是我渴望已久的藍天白雲,心情也瞬間開闊了起來!

在北歐待了 12 天,僅僅在愛沙尼亞停留不到兩天的時間,就碰上這趟旅行之中唯一的一次好天氣,即便這短暫停留的時間只夠我在舊城區走走,藍天之下的塔林也已經在我心裡留下深刻的回憶,我已經愛上這個城市了!

通往 Town Hall Square 的石頭路上有一位畫家,牆上貼滿他的畫作 — 他眼中的塔林。

我中午與傍晚各經過一次這條巷子,都見到他十分專注在作畫,不受眼前來來往往的遊客干擾。

來到 Town Hall Square,我好喜歡歐洲的許多舊城裡都會有一個像這樣的廣場,如同我在斯德哥爾摩看到的一樣,許多人在這裡喝咖啡悠閒地享受風光明媚的午後,是我所嚮往的生活。

Town Hall Square 的三棟鵝黃、磚紅、天藍色建築物,也如同在瑞典斯德哥爾摩廣場的四棟繽紛多彩的建築物一樣,同樣也是塔林熱門的打卡景點。

我前去其中一間紀念品店購物時,店員一聽到我說我來自台灣,她立刻興奮地跟我分享她認識的台灣人都很友善。

當我在一些紀念品之中猶豫不決時,她甚至大方地多送我兩個木雕杯墊以及兩個愛沙尼亞的磁鐵,並不斷說著很高興認識我,希望未來有機會能來拜訪台灣。

在愛沙尼亞短暫的一天,我多數時感受到愛沙尼亞人是比較冷漠的,而這位紀念品店店員是我少數遇到的熱情的愛沙尼亞人。

在走進多間紀念品店之後,我發現木工藝品可說是當地紀念品的最大宗。

上網查資料後我才知道,原來愛沙尼亞是擁有豐富森林資源、悠久木工傳統的國家,且愛沙尼亞的木工技藝在國際上享有盛譽。

恰巧我是個「木製品」的狂熱愛好者,每一間紀念品店的木工藝品做工都相當精緻,簡直是我的購物天堂,愛沙尼亞擁有優秀的木工技術這一特色讓我又更加愛上這個國家了。

大肆採購完紀念品之後,最後一個想去的地方是登上 St. Olaf 教堂尖塔的觀景台,把整個塔林的模樣盡收眼底。

沿路經過了在地的俄羅斯大使館,外面掛滿了反戰口號、支持烏克蘭的標語等。

直至我在愛沙尼亞旅遊的當下,烏俄戰爭已經持續一年半的時間,對於這場俄羅斯首先發動的烏俄戰爭,愛沙尼亞人可想而知是站在支持烏克蘭的一方。

終於走到 St. Olaf 教堂,教堂的一樓是可以免費參觀的。

不過相比起參觀一樓的教堂內部,我想多數人是為了教堂尖塔高處的觀景台而前來的,可以在約 16 層樓高且毫無遮蔽物的高處俯瞰愛沙尼亞塔林的全景。

我認真爬了大約 15–20 分鐘才登上觀景台,往上爬的樓梯一路上都很陡峭,必須拉著牆上的麻繩才能穩住自己的重心。

在如此狹窄且盤旋的樓梯路上與其他遊客狹路相逢才是最痛苦的,雙方都要很小心翼翼地讓路,甚至有時某一側牆壁是沒有麻繩可以抓的。

在已經幾乎要登頂時才有一處空間以及一張板凳可以小歇片刻,在此之前都是沒辦法停下腳步的,畢竟上上下下的遊客絡繹不絕,我只要一停下腳步就會成為路霸,阻擋其他人的去路。

連續爬了 20 分鐘陡直的階梯,終於抵達 St. Olaf 教堂的觀景台俯瞰這座滿是紅色屋頂的美麗城市。

說是觀景台,其實也就是僅 1.5 公尺寬的走道環繞塔頂一圈而已。

許多遊客上來看到不那麼舒適寬敞的觀景台,環繞一圈拍個照就下樓了;我卻在這停留了一個多小時,畢竟不曉得下一次再有機會來到愛沙尼亞旅遊是幾年之後。

在那個片刻,我只想仔細地、寧靜地端詳這座美麗城市的每個角落,把塔林的模樣深深刻畫在我腦海裡。

塔林的觀景點不少,但地理位置最高的就非 St. Olaf 教堂的觀景台莫屬,雖然那 16 層樓的高度對平時沒有運動習慣的我而言無疑是一個考驗,但是苦盡甘來,登頂後所見到的那片風景真的非常值得。

在塔林僅僅待了一天兩夜的短暫時間,我走過舊城區的多數景點,至此我已經非常滿足了。

離開 St. Olaf 時天色漸漸暗下,頭頂的天空依然十分清澈、夕陽餘暉把遠方的雲渲染成浪漫的橙紅色。

我本打算直接回到住宿休息,但抬頭看到如此浪漫的日落,我在一個 google map 上隨意找到還沒去過的觀景點 Patkuli Viewing Platform 就趕著搭 Uber 過去。

怕沒來得及在最好的位置看到夕陽,我揹著厚重的後背包一路狂奔,趕在夕陽沒入天際線之前,我成功登上了照片中左邊城牆的最高處。

離開塔林前,最後的這抹日落讓塔林在我心中的印象又變得更加美好了。

進行到一半的歐洲獨旅,眼前這一幕畫面治癒了我所有的疲憊與不安;明天一大早我就要搭乘郵輪移動到芬蘭,此刻的我似乎又有足夠的能量去面對一個全新且未知的國度。

先前的我對於愛沙尼亞真的太不熟悉。

對於同一棟外觀雄偉壯麗的建築物,在對它一無所知的情況之下,我只能讚嘆它的外觀;但在了解其歷史意義與文化底蘊之後,卻能讓我能對這座城市產生共鳴,而這趟旅行也因此變得更有價值。

儘管這次我只拜訪了塔林的舊城區,但愛沙尼亞對我而言就是一個寶藏國家,還有很多未知的地方讓人期待去挖掘。

未來也希望有機會能帶著另一伴一同再訪這個讓我深深著迷的城市。

下一站——赫爾辛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