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萊南華 — 走入有霧的森林

AnnaMacaca
7 min readApr 10, 2020

--

先下結論:奇萊南峰與南華山確實是非常親民的百岳,十分推薦新手入門!不過就如同所有的野外行程,事前的準備工作仍然不可大意。要玩得開心,建議必須做足以下準備:1. 與同伴充分溝通、2. 攜帶適當且足夠裝備、3. 登山心態要正確。下文再一一提及。

搬回台灣後一直很嚮往的山野行程終於從奇萊南華開始了,我甚至有一部分選擇回家的原因就是要趁體力還許可的年紀探索家鄉山林的美。

這一次上山的團隊是全自組團,一共六位,也沒有人爬過這條路線,因此我們行前特別謹慎,確認抽到天池山莊的營位之後就開始補齊裝備、安排路線。

入山相關手續

這條路線最棒的地方就是可以住五星級山屋天池山莊,不僅可以免去背帳和睡袋的重量,還有人幫你打點好熱食。不論是山屋(通鋪)或營位(帳篷),需事前向天池山莊申請,採抽籤方式。要留心的是這裡申請的只有營位的部分,如果需要登記搭伙、帳篷、睡袋,則是向天池廚房預定。

上奇萊的路線稱為能高越嶺國家步道,同個入口也可以通往能高安東軍,這是條難度高許多的縱走行程,待我日後功力上來再去給水鹿看,嘿嘿。

至於入山入園證,去年實施開放山林政策後多了一個很讚的台灣登山申請一站式服務網,選定想要的路線,輸入預定出發日期與人數後可以直接進行入山及入園證申請,還可以參考路線建議。到目前為止網站都持續有維護及優化,基本上操作十分直觀,如果需要教學可以參考這篇

行程規劃

D0: 台中會合過夜

D1: 屯原登山口→(4.5K,2hr) →雲海保線所 →(8.6K,4hr*) →天池山莊 Total: 13.1K

*因為D1行程少,我們沿路邊走邊玩,在約8K處的能高瀑布處也停留了約半小時(瀑布環境沁人心脾,很推薦沿岔路下去小憩片刻!),算是步調很放鬆的一段。

D2: 天池山莊 →(1K,1hr) →天池岔路 →(2K,1hr)→奇萊南峰 →(2K,40min) →天池岔路 →(1.4K,1.5hr)→南華山 →(1.4K,1hr) →天池岔路 →(1K,1hr)→天池山莊 →(8.6K,3.5hr) →雲海保線所 →(4.5K,1.5hr) →屯原登山口 Total:21.9K

我們行程規劃的是D1早早休息,D2摸黑起登,山莊在凌晨兩點就會準備早餐供山友用餐,我們又摸了好一會,約莫是凌晨三點半出發。

我們此行天候不佳,全程都是雲霧繚繞,能見度大約5~8公尺左右,但一路上算是很順利的完成了這個路線。屯原至山莊的路線平緩,因此D2里程數雖多,對體力的負荷倒也不重。

裝備清單

此行選定清明連假出遊,所以心裡已經預設好天氣狀況可能不佳,自然在裝備上就需特別注意雨具與保暖。

以下是我此次的所有裝備:

基本上,除了墨鏡和遮陽帽根本無用武之地,這份清單裡的東西很紮實的都用上了。最後還多帶了幾個塑膠袋,用來裝垃圾、濕衣服等等。另外,用螢光筆標註的英文字母是用來分類打包,並區別這些東西放在背包裡的位置,主要是參考健行筆記的建議方式,下為圖示:

之所以要這麼計較放置位置,除了行進間方便拿取以外,另一個重要的原因是分配背包重量,讓重物貼底或貼背而放,包包可以更舒適的背負在背上。一般登山包的設計都有背負系統,就是讓你把重量放在腰間,減輕肩膀的負擔,如果背包頭重腳輕的話,背沒多久就累了,而且一旦行進間失去平衡,很容易整個人向後仰跌倒。

至於收納,十分推薦入手幾個迪卡儂的收納袋,便宜又好用喔。

行程紀錄

在貼貼照片賣賣夥伴之前,再談一項十分重要的裝備:心態。

前言有提到,規劃野外行程建議需要和同伴充分溝通,以及登山心態要正確。以這一次的自組隊為例,一路安詳和樂,沒遇到大景也照樣玩得很開心,基本上有幾項功課我們都有共識:

  1. 隨時注意天氣,狀況不對就取消行程

由於山屋中籤機率實在很低,許多人會捨不得放棄好不容易抽到的營位,硬著頭皮上山,但不管再怎麼平易近人的路線,天候不佳都會大幅增加危險度。

苗頭不對就撤,這算是我們出發前就有的共識。我們自台中出發時已經有雨,主要考量到大崩壁路段遇豪雨可能有邊坡坍塌情形,我們決定上到登山口後視天氣決定入山或折返,幸好雖然潮濕,但都只是多霧天氣,沒有影響到登山。

2. 在山裡,隊友就是你的一切

行進間各人腳程有快有慢,不勉強全部要一起行動,但一定會互相照顧,休息期間如果要個別行動也一定會告知夥伴去處。

深山裡並非隨時有手機訊號可以聯繫,如果像我們一樣並未配備衛星電話,就需特別注意與夥伴的溝通,約定好失散的碰面處。

能高越嶺的路線算是十分熱門,通訊點不少,與我們同行的也還有許多山友,但是早就被科技圈養得野外謀生能力很低的我們,只要在山裡仍舊不可大意。

3. 不要「攻」頂,量力而為的登頂吧

有沒有登頂,或有沒有走完這個行程所有路線,並不是登山的重點;不一定要拿到那張與三角點的合照才叫登山,登山是訓練體力、是欣賞沿路草木風景、是學著最有效率的利用有限的資源,如果一心想要攻頂,或是解鎖XX成就的話,很可能會疏於評估自身體能和環境狀況,讓自己陷入危險。

或許和此行一路白牆沒什麼景也有關,我們十分不在意登頂這件事,這條路線沒爬過,登上山頂時依舊很興奮,不過大家轉了會,一派輕描淡寫的就下山了,路程上有趣的地方還很多,我們反倒對路上的鐵杉和苔蘚比較有興趣。

若要做個小結,在山裡的時候請確實而謙卑的照顧好自己,然後把自己當成一顆透明的眼球吧,用感官接收一切的美好,什麼也不留下的離開。(是不是太嚴肅了)

I become a transparent eyeball; I am nothing; I see all; the currents of the Universal Being circulate through me; I am part of God.

—”Nature”, Emerson

如果你像我一樣,生活八成以上的時間都還是個都市人,登山的經驗也還不是很豐富(事實上,老到的登山者肯定也會這麼建議你),那麽量力而為絕對是在野外最重要的守則之一。

好的,最後是此行的一些照片。

(我們其實還是有登頂並拍了十分cliché 的鐵板合照R)

太喜歡大樹了。

山莊,真正五星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