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觀察 I 從買一瓶水得到的發現

吳祐穎 Yuying
4 min readAug 12, 2018

--

一件偶發的日常小事帶入行銷觀察,得到更多體會

Photo by Steve Johnson on Unsplash

其實,這只是件很小的購物行為…

因為家裡對瓶裝水的需求較高,前陣子注意到某便利商店有推出某牌鹼性水的特惠活動,買一送一(畢竟鹼性水的單價本身就較高),所以趁著活動結束前跑了三間超商~

為什麼跑了三間超商?故事是這樣來的…

開始的時候,路過某超商 A 分店想到有活動就順便帶個幾瓶水,畢竟買一送一有優惠這個誘因。結果結帳時…

A 分店店員:你要不要帶一箱更划算,優惠完才○○○ 元很便宜!(他邊說邊指著靠近櫃檯那整齊排列的數箱礦泉水~)

(行動:猶豫過後只好婉謝,還是結帳了數瓶水)

其實那當下,我看著那整箱的礦泉水是心動的,覺得好像可以也可以這樣買,無奈當時已大採購完,沒有多餘置物空間。

到了隔天(優惠活動最後一天),一直想著整箱帶走比較划算,覺得還是去帶一箱吧!所以特意跑到鄰近超商 B 分店詢問「某水的優惠活動,欲購買整箱的需求」,結果…

B 分店店員甲回說不清楚。另一位店員乙表示,店內沒有整箱的水。

(行動:得到答案,離開!)

因為不死心又騎車前往超商 C 分店,同樣詢問店員欲購整箱水的需求…

C 分店店員查詢後回覆我目前沒有整箱的庫存,更建議我是否用預購方式,先結帳後領取?我當下感到驚訝的說「可以這樣嗎?」

C 店員回覆:可以呀!但我先幫你結帳再補給你~

(行動:結帳並預購!)

最後,因為不想空手而歸

我又回到一開始的 A 分店,因為印象中擺在櫃檯邊很明顯的陳列著數箱現貨

(行動:前往櫃檯結帳,直接搬走離開!)

“A portrait of an old man with a beard looking through a magnifying glass.” by mari lezhava on Unsplash

行銷是什麼?「找市場」和「滿足市場」

大多時候,消費者不曉得自己是否有需求,所以你會發現市場充斥許多行銷活動或多元話術,那其實都在召喚你迷惑你,誘發消費者「產生需求」,讓你覺得自己似乎需要?或者想要?蘊釀不買不行的認知,進而產生「購買」行為。

如往更深層面思考,從行銷和經營的角度來看,「相同購物情境,不同人的因應,導致不同的消費行為,進而產生營業上的成果。

透過買、賣雙方互動觀察,多數消費者往往不知道自己的需要,是否真的需要?單純想要?或根本不需要?但透過優惠活動、銷售組合、折扣贈獎…搭配手段,店家就是要你掏錢就對了~

魔鬼都在細節裡

我認為 A 分店的店員是聰明的,因為他喚醒了我的需求或發現,如果他不說我根本沒想到,原來還可以這樣~更甚至 A 分店店長也是聰明的,他把促銷活動放在結帳台附近,吸引顧客注意並大量購買。

(假設:透過商店的優惠陳列,再加上店員都做到各個面銷,銷售效果提升並帶動業績成長~你會覺得不可能嗎?!)

以及 C 分店的店員的作法是先留住顧客的錢(預購)再供貨給顧客。(這樣你就會有理由二次上門了~喔耶!)

這同時也讓我想到就經營的角度來看,三間分店不同店員對問題的回應與處理,直接(分店 A )或間接(分店 C)影響著顧客的消費可能,甚至進而產生好感度,是否協助顧客解決問題或者讓顧客中止購買行為。

如果再更進一步討論員工教育訓練問題的話,面向又更廣了。

以上觀察,純粹是身為消費者的服務感受~畢竟自己對便利商店經營與理解並不多。

面對商家的反應,我所得到的回應與觀察都不同,事後仔細回想感覺還滿有意思的,當然我也知道自己把時間花在這等小事上也真的滿有事的~:D

--

--

吳祐穎 Yuying

一個熱愛【品牌 x 行銷 x 設計】的Nobody,有左腦的理性思考,也有右腦的創意美學。以土法煉鋼和自我摸索成就技能。用10年的經歷參與傳產轉型自有品牌的歷程,去過一些國際展覽,也獨自在加生活過520天,想法很多歡迎交流 yyw1910@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