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 是聖嬰年還是反聖嬰年?我該怎麼看?

Guan
Mar 15, 2021

--

近幾十年氣候變遷形成熱門話題,「聖嬰現象」(El Niño)和「反聖嬰現象」(La Niña)也愈來愈常被提及,到底聖嬰現象是什麼?2021年是聖嬰年還是反聖嬰年?跟台灣天氣有關嗎?

首先,先從觀念說起:

  1. 「聖嬰現象」顧名思義為一種「現象」,如同打雷、閃電等天氣現象,是一種經由觀測而了解到的狀態改變。
  2. 聖嬰現象是一種「非週期性」的現象,這意味著其在預測上有一定難度,需等到現象「發生」才能知曉。
  3. 聖嬰現象與反聖嬰現象並非隔年或交替出現,可視為兩種不同的現象。

綜合上述,聖嬰年為「發生聖嬰現象的該一年」,而反聖嬰年為「發生反聖嬰現象的該一年」。而聖嬰現象或反聖嬰現象通常發生於聖誕節前後,「聖嬰」的意思即指「幼年時的耶穌」。

說到這裡,那 2021 是聖嬰年還是反聖嬰年的答案已經呼之欲出了,目前尚無法確定今年是聖嬰年或反聖嬰年,雖然有數據上的預測,但仍要等接近聖誕節,現象發生才能確認。2020 年根據數據顯示,應為「反聖嬰年」。

那到底什麼是聖嬰現象?什麼是反聖嬰?這是根據近赤道太平洋東西側數據所歸納而得。首先,先將該區域概況分為「正常」、「聖嬰」、「反聖嬰」。

  1. 正常:根據行星風系,赤道盛行東風,太平洋東側氣壓高於西側,使表層海水向西流,故東側會形成湧升流,以填補表層向西流走的海水。湧升流會挾帶大量深層海水的營養質,故形成豐富的漁場。雨量部分,由於海面高壓處為下沉氣流 ; 低壓處為上升氣流,故西側降雨較東側多。
  2. 聖嬰現象:赤道東風減弱,甚至吹西風,使得表層海水向西流的狀況銳減,甚至向東流。東側湧升流消失,海水深層營養質減少,漁獲量便會減少。此氣壓改變造成西側降雨減少,形成乾旱 ; 而東側雨量增加。
  3. 反聖嬰現象:幾乎和聖嬰現象相反,赤道東風增強,表層海水大量流向西側,東側湧升流增強,漁獲增加。但西側會大量降雨,而東側更加乾旱。

    以下圖將幫助讀者了解:
圖一:說明聖嬰現象和反聖嬰現象所採集數據之地區,分別為近赤道區之太平洋西側及東側。
圖二:正常年概況
圖三:聖嬰年概況
圖四:反聖嬰年

圖中,我們可以發現聖嬰現象和反聖嬰現象主要影響因素為「赤道東風」,故在背誦上以其為根基,便可推演現象導致的東西側狀況,以及氣候概況。

從以上文中,聖嬰現象和反聖嬰現象似乎為太平洋赤道附近地區才獨有的現象,不會影響其他地區,但實質不然。聖嬰現象和反聖嬰現象牽涉洋流以及大氣變化,根據上圖,循環會造成更大區域的氣候影響,不僅東西兩側秘魯、澳洲,包括東南亞都是會受聖嬰現象和反聖嬰現象的區域。

台灣雖不屬於赤道地區,但由於有鄰近性,故還是會受其影響,「暖冬」和「寒冬」的其中一個影響因素即為聖嬰現象及反聖嬰現象,其他包括大陸冷氣團、溫帶氣候等亦會對冬季氣溫產生影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