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X工作坊】以角色扮演與親和圖卡片分類法體驗專案需求

現實專案中,有很多利害關係人作為一個需求方,常常拿著別的產品介面要你照做,我們可以如何應對呢?

--

五月份我舉辦了兩次UX工作坊,起源來自於媒體公司波波黛莉的邀請,這是一間年輕有活力的公司,本文記錄籌備工作坊的構思過程。

收到邀請詢問後,我跟波波黛莉的 UI 設計師、 PM 以及主管進行過兩次會議作需求討論,然後將工作坊要解決的問題定義為「協助非產品團隊的同事能了解更多產品開發知識,以增加需求討論的效率」。

在線上會議以卡片分類法(KJ法)協助需求討論

構思角色扮演工作坊活動

我在思考工作坊的大綱時,先思考如何讓外行人能夠理解「提需求是一個技能,沒有經驗的人提需求很容易歪掉」。

在角色扮演工作坊中,毫無專案經驗的大四學生扮演 PM 的角色跟利害關係人解說產品

隨後我想到自己在大學時代投入了大把時間玩 TRPG 桌上型角色扮演遊戲的經驗,認為用角色扮演法來模擬專案情境,讓非產品團隊的人體驗看看軟體專案的進行過程,利害關係人提需求到底會如何歪掉,好像蠻有趣的。

根據這樣的構想,我很快的寫出了跑團腳本….呃不,工作坊腳本,並且定義這個角色扮演活動的重點是:

構思需求工作坊活動

接下來我還需要一個活動,因為第一段活動讓參與者體驗了專案進行中提的需求影響有多大,第二段活動,我希望讓參與者學會辨別需求。

什麼是辨別需求呢?我採用的架構是下面這個需求價值描述的理論:

需求描述的層級

白話文來說,有效性問題就是「不處理會完蛋」,效率問題是「不處理會很麻煩」,滿意度問題是「不處理有人會不高興」。

決定了重點,跑團腳本….呃不,工作坊腳本也就很順利的寫完。

但身為一個 UX 設計師,我們要有雛形驗證的精神,所以我就先找了六位朋友當白老鼠,驗證一下工作坊腳本的內容,並且根據現場的反應調整帶團…呃不,主持工作坊的節奏。

雛形驗證工作坊腳本找出改善目標

這個白老鼠工作坊(喂)進行的比我想像中順利,當然時間超時不少。

寫出工作坊腳本後,先試著找測試對象驗證構想

過程中每個人都笑到無力,扮演 PM 的朋友是沒有產品經驗的大四學生,他一面進行一面哭吼:「你們需求不能講明確一點嗎?這些真的要我決定嗎?」

負責扮演工程師的是我們家 UX 設計師筑云,她很殘酷的扮演了相當寫實的工程師一直吐槽 PM 給的需求:「你說要圓的?正圓還是橢圓?」

其他人扮演股東、行銷主管、業務主管、通路商,提出各種讓 PM 變臉的需求改動。第二輪產品釋出時,利害關係人們看到的甚至是修改到一半沒有頭的產品。

工程師跟PM用完了開發時間只好硬著頭皮跟利害關係人說明下個版本會更好,當然,又收到了更多的改動需求。(好寫實好想哭)

在場有專案經驗的人都安慰扮演PM的朋友:現實的專案更可怕。突然之間他似乎領悟到了什麼(喂)。

經過雛形驗證之後,我發現本來構思的破冰活動太浪費時間了,所以後來在波波黛莉進行工作坊時,進行了調整。

在波波黛莉進行調整過後的需求工作坊

整個過程有兩個主要活動,第一個體驗是角色扮演工作坊,讓大家體驗專案的利害關係人如何提出需求與影響產品,當然又是一個笑到崩壞一面進行的遊戲。

在活動前我們先進行了認知心理學理論知識的補充,說明人類要成功完成思考必須具備四個要素:

這次是 UI 設計師扮演 PM 跟利害關係人們溝通

接著在角色扮演工作坊中,總共了三輪的開發流程,第一次產品跟利害關係人 demo 的時候是一片空白,扮演 PM 的 UI 設計師 Poppy 居然面不改色的跟所有人討論時間不足的問題。

最後成果發表時,五個利害關係人有三個支持產品可以發佈,Poppy 妳要不要考慮轉行當 PM 勒?

第二個活動是用親合圖(KJ法)來體驗需求的三個層級。我在這邊先提出了一個題目以及劇情背景,要求參與者針對目標寫下可能需要處理的問題。

以卡片分類法討論需求

以便條紙寫下為了達成目標所要解決的問題後,先請大家進行問題的分群,這個時候就會開始發現參與者的認知不同步,每個人對於問題的定義是有歧義的。

接著按照需求的層級,要求所有人動手進行分類。滿滿的便條紙一開始都放在「一定要解決、不解決會完蛋」的分類。

我在這個活動主持的階段,注意的是禁止參與者們討論需求,以及討論別人的分類方式,因為參與者中比較主動積極的人會影響別人的認知,進而形成社會性壓力,讓習慣順從的人覺得別人已經考慮清楚了,所以我只要同意就可以。

執行卡片分類的活動,有點像是頭腦風暴 Brainstorming ,重點在於產出越多想法越好,一但陷入討論就會停下來檢視自己想法,或者改變想法,或者不擅長遵守規則的參與者會不小心「檢討別人的想法」,進而壓抑想法的誕生,這是主持人需要制止的行為。

活動的重點在於列出想法後,仔細討論每一張需求。

其實參與者都能同意很多需求不應該放在「不解決會完蛋」。透過這個體驗讓大家感受認知落差、價值觀不同,是如何影響我們談論需求實現的優先順序。

檢視每個需求,並且跟參與者討論需求優先順序

活動之後我們針對真實的專案情境中,該如何辨別需求以及承諾交付的順序作了一些討論,當然,又超時啦。

這兩次舉辦工作坊的經驗很有趣,最主要的是我能用客觀的觀點檢視,如何引導缺少專案經驗的人進入狀況討論需求。

相關文章

--

--

獸群之心 / Soking
AAPD — As A Product Designer

身為 UX 講師,希望成為你 UX 路上的引導者。作為用戶體驗顧問,幫助你梳理顧客服務的旅程。工作聯絡:service@so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