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 觀影總結:我的日影年 | 這個人的觀影筆記

這個人的觀影筆記
14 min readDec 29, 2018

2018年我總共看了約200部作品,包含電影、電視劇、短片⋯等等,而為了給自己的2018留下一點紀念,我挑選出在這一年中所有看過的電影裡最喜歡的20部想在最後的假日與你分享。

2018對我來說依舊是特別的一年,這一年我遠離台灣電影圈的一切,許多重要的電影節、影展、頒獎典禮均未能參加,而很多在台灣刮起風潮的電影,我也都還沒有機會欣賞。說來可惜,但也讓我有更多機會與舊電影有更深入的接觸、交流,甚至我也因此終於踏上坎城影展的紅地毯,一失一得依舊讓我的這一年過的非常充實。 回過頭看看這一年的一切,發現自己也走了這麼遠了,我希望你也一樣為此而感到很舒心。

以下是這一年來,我特別喜歡的20部電影,排名不分先後都是我很喜歡的片,若真要說,那就是排在越前面的越讓我印象深刻吧!

如果你沒看到自己在這一年裡特別欣賞、喜歡的電影,可能是我剛好還沒有機會觀看,歡迎在留言處推薦給我,在此先謝謝你的推薦,也謝謝你這一年的陪伴,明年請再陪我一起繼續走下去吧。

謝謝你,新年快樂。

這20部電影是:

1. 《蒲公英》タンポポ (1985)

基本上沒有任何猶豫,看完的那當下十分亢奮,也就是那一刻難得的情緒起伏讓這部電影成為我的年度第一。

其實我一直是與老電影沒有太多交集的人,不是刻意閃避,只是更喜歡近代電影而已,而這部電影卻讓我明白,有很多經典片段都來自於那些老電影,也許老電影放在現在已經不那麼閃耀,可是放在那個年代的確是非常新穎又極具創意,這麼一想也就由衷佩服起來。

所以這不僅是一部我非常喜歡的電影,也是喚起我對老電影的敬仰吧,也許往後我仍然不會傾心於老片,但一定都會帶著崇敬的心看那些經典老片的。

2. 《一屍到底》カメラをとめるな!(2018)

在看這部電影的時候,剛好是我遇上關於電影寫作瓶頸的時候,而這部電影的一切不僅治癒了我,也把我拉離了那個沈溺許久的低潮。

雖然前三十分鐘真的爛到無話可說,可是後段描寫關於電影工作者的熱誠,不僅讓我看得熱淚盈匡,還笑的肚皮疼,這種觀影經驗也真的不多了。

許願明年金馬奇幻影展可以和一群人再看一次這部電影,光想就覺得很幸福。

3. 《小偷家族》万引き家族(2018)

當時在坎城影展看的時候非常驚艷,還記得那時候有非常多電影想看,但在初次觀影的時候實在太喜歡了,隔天竟然忍不住在繁忙的坎城影展中二刷了本片。

開頭的運鏡讓我至今難忘,後段的情感描寫雖然依舊非常的是枝裕和,可是還是滿滿的日式溫柔。很喜歡他的取材,用不同的角度探討家庭,讓我能因此以不同的視野去看去省思自己的家庭。

4. 《梵谷:星空之謎》Loving Vincent(2017)

喜歡這部電影可以說是私心,當時正巧剛參觀完荷蘭的梵谷博物館,回旅店便決定看看這部電影了。

很喜歡這部電影的原因是因為,他讓我擁有了嶄新的 “觀展經驗”。以往看博物館、看展覽,我都只能瞭解某件作品背後片面的故事,而這部電影將那天所有我在博物館中看到的作品,全串成了一個完整的故事,而這也是我在博物館最喜歡的事情之一。我常常除了導覽之外還會再上網查查關於畫作背後的更多細節或故事,這部電影幫我把所有畫作串聯成一個完整的故事,彷彿讓那天看的所有作品全成了活生生的人物,自此以後,再也難忘關於梵谷的這個故事了。

5. 《最酷的旅伴》Faces Places(2018)

太喜歡這部電影了!對我來說這根本不僅僅只是一部2D電影,更像是一部簡單又平凡卻充滿酸甜苦辣各種情感的VR電影。

在觀影過程中,我有好幾次覺得自己彷彿跟著這對老少配旅伴一起來了一趟藝術之旅,看似流水帳的記錄,卻蘊藏著濃厚的情感。

華達奶奶和JR的相處讓我既羨慕又嫉妒,真希望自己在有生之年也能找到像這樣的旅伴,那還真的可以說是此生無憾了!

6. 《家族之苦》系列(2016、2017、2018)

這套系列電影絕對是我今年度最愛最愛的系列作品了,原本因為《東京家族》而超級厭惡山田洋次導演的我,竟然因為這平凡又吵鬧的一家人而重新愛上他!

這套電影可以說是次次治癒了我,每一集的吵吵鬧鬧家庭會議還有伴隨著的過分刻意的綜藝摔都能讓我笑到流淚;與此同時,探討的議題卻也值得深思,這樣難得的電影真希望可以一直拍下去。

再說一次也不嫌多:「山田洋次導演,您老人家請繼續拍下去啊!我已經準備好和平田一家一起變老了!」

7. 《東京物語》とうきょうものがたり(1953)

看完這部電影時的那份難受,直到現在仍記憶猶新。

兩老對東京的想法,那三段式的情感轉變實在令人難受,尤其觀影當下對其他子女的不諒解更是讓我印象深刻,然而影後細思,卻也發現了一個令人不願接受的事實:自己也許也會成為那個自己厭惡到不行的大人。

這部電影對我來說大概是一種警示作用吧,提醒我要時時刻刻檢討自己,不要成為那丟下兩老不顧的孩子,那是比起其他罪惡更大的不殺之罪。

8. 《啊,荒野》(前、後篇)あゝ、荒野(2017)

對這部電影格外印象深刻的原因是,我實在太崇拜導演掌握電影節奏的功力了!

記得當時觀影,這長達五個多小時的電影一直讓我卻步,可直到打開一看卻不由自主的想繼續看下去,即使分成了上、下篇,也絲毫沒減低我對這部電影的熱誠。

因此特別欣賞導演敢將一部可以成為電視劇的片子以電影形式上映的勇氣,尤其收尾收得格外有力道,是少數我覺得即使分為上下篇也不會有太多觀眾流失的電影。

9. 《大象席地而坐》(2018)

這部可以說是今年華語影壇知名度很高的電影了,原本我也對於他長達四小時的片長感到有些遲疑,但看過以後卻也因此特別喜歡。

也不是第一次看這種喪到谷底的電影了,可是這部電影在我心中留下的種子卻一直不停地生長,直到今天我仍然可以仔細描繪電影中四個主人翁面臨的低谷,彷彿昨天才剛看完這部電影。

最讓我震驚的是,看完電影後的那幾天,望著房間裡的那扇窗,我竟然有好幾次有跳下去的衝動。

10. 《人間師格》Detachment(2011)

這部電影所講述的其實很貼近我的所思所想,甚至是生活作息。

「我們都有難題,都有事情要解決,對吧?晚上帶著問題回家,早上帶它們去上班。」

這句話讓我分外有感,很多時候我的心真的沒有多餘的空間留給任何人,即使我苦的不行,也會強顏歡笑,因為那份苦我想要獨自承受,即使身邊有再親密的人,我還是說不出口。

這部電影將這樣的感覺完整的體現給我,幫我說出了在我內心最深處的感受。

11. 《竊聽風暴》The Lives of Others(2006)

這部電影可以說講那個冰冷的年代,用溫柔的方式描繪。

先是用很大的篇幅去看主角的心境轉變,到最後甚至改變了自己的立場,特別喜歡導演用很輕很柔的方式旭社整個過程,一切似流水帳的過程卻講的有聲有色,尤其片尾的那一句話更是把我的心狠狠捏碎了,溫柔又暴力。

12. 《師父》(2015)

喜歡這部電影完全是因為出色的武術設計,簡直美極了,柔順而帶勁,讓觀眾把武術的美一覽無遺。

至於除了廖凡以外的演員我就不說什麼了,尤其 大boss 蔣雯麗 的角色設定實在太弱雞了,一點也不像最終boss啊!

13. 《那年夏天,寧靜的海》あの夏、いちばん静かな海(1991)

既壓抑又溫柔,能把衝浪這項運動拍成這個調性,除了北野武也不知道還能看誰拍成這樣了!

再加上久石讓的配樂,每一幕都美得像幅畫。

14. 《1987:黎明到來的那一天》1987(2017)

這部電影必須是2018必看的電影之一!

看完的當下情緒非常高昂,可以說是我真正開始崇拜韓國電影的一部電影。

當然,經典的韓國電影不在少數,更多更知名的當然大有人在,可是這部電影以普通人的視角去看大革命,光是這點就先讓觀者能很容易地將自己投射於角色本身,另外導演的力道掌握得宜,不會太過矯情讓這部電影像韓劇一樣狗血,成為像《我只是個計程車司機》一樣的一部單純的英雄電影,但同時也足夠讓我去省思自己所擁有的一切!

15. 《真幌站前多田便利屋》まほろ駅前多田便利軒(2011)

大概是我今年最喜歡的cp了,很喜歡這對頹廢的兄弟,雖然我覺得電視劇比電影本身更好看也更完整,不過這部電影的宗旨我還是很喜歡的。

「希望」這種東西很容易講得很矯情,可是這對成天抽煙看似沒事幹的兄弟,卻能用看似毫不在乎的語氣把人生還是要擁有希望這件事講到心底,也真是不容易了。

16. 《陽光燦爛的日子》(1994)

可以說是近幾年來最喜歡的青春電影了,看完的當下又更愛姜文多一些。

如夢似幻的一切彷彿我的青春,姜文把那樣的青春描寫的具體又似觸手可及,可在最後一刻又讓你明白,那是一段不在復返的時光,雖然惋惜但也只能向前走了。

17. 《春嬌與志明》系列(2010、2012、2017)

說實在,談論愛情的系列電影,我更喜歡 Richard Linklater 的 《愛在系列》,可是有不能否認,這是一套非常經典的香港愛情電影。

那台總得用力按的舊式手機上的那句 “i n 55iw !” 以常駐我心,成為最經典的告白之一,春嬌與志明這段如煙般的愛情也可以說是刻骨銘心了,不禁讓我開始想,等我開始工作以後,會不會也在公司的後巷,以菸交友,因而譜出了一段愛戀。

18. 《菊次郎的夏天》菊次郎の夏(1999)

看面癱大叔演柔情漢也真的非常過癮了,超級喜歡北野武的童心,他的溫柔和他的童趣狠狠地把我收服。

19. 《橫山家之味》歩いても 歩いても(2008)

這麼喜歡是枝裕和,不外乎是他總用我最喜歡的方式談論我最喜歡的主題,也許很多人說他總離不開家庭的主題,可這也是我之所以沈迷於他的原因。

每一次都是這樣,既平淡卻又飽含情緒,他總是很溫柔又不帶任何批判的去看家庭的各種問題,而每一次我也都會順著他的指引,去檢討自己所擁有的一切,光是這樣也就足夠了。

20. 《海鷗食堂》かもめ食堂(2006)

其實這部放的很猶豫,原因是我覺得 狄上直子 的套路實在太像了,然而像《海鷗食堂》的電影我覺得一部就夠了。

原本看完當下是非常喜歡這部電影的,他把兩個在我眼中完全分離的國度很巧妙的結合,而他所達到的平衡點非常的舒服。

然而,當我隔天再看 狄上直子 的另一部電影《眼鏡》的時候,卻忽然發現,他的套路太一致了,可以說是毫無新意,所以也就忽然覺得《海鷗食堂》變得無趣了,不過有鑒於看完的當下是真的非常喜歡,就擺在年度20的最末位吧。

加碼紀錄今年看過以後很喜歡的電視劇(今年真的是我的日影年!):

1. 《真幌站前番外地》まほろ駅前番外地(2013)

讓我最印象深刻的就是這部日劇,每集只有短短20分鐘,可每一集都能非常完整得講好一個故事,再加上瑛太和龍平慵懶又厭世的氣質,讓我更喜歡這部劇了。

2. 《四重奏》カルテット(2017)

不多說,年度神劇!

雖然很短,可是卻飽含情感;我特別喜歡關於小雀和別府的感情的描繪,從中看到時常犧牲自我成全別人的自己,太喜歡了!

3. 《小海女》あまちゃん(2013)

原本看到他的集數是非常畏懼的,但朋友一直死命狂推,只好入坑了。

沒點開看還好,一點開直接入坑而且再也不想起來,好喜歡這部劇的活力,而之間的各種挑戰也是讓我越看越喜歡的原因,彷彿自己也隨著演員一起成長了!

4. 《乒乓》(動畫)ピンポン THE ANIMATION(2014)

這部動畫的節奏掌握實在太厲害,彷彿一場正式的乒乓大賽,集集繃緊神經 。

雖然每一集的步調偏快,如乒乓球移動的速,可是人物關係以及角色的內心世界卻也講得夠細緻,再回去看 宮九 編劇的電影《乒乓》便覺得水準落差太多,動畫可以說是太經典了!上一次那麼喜歡的動畫是《星際牛仔》

5. 《東京女子圖鑑》(2016)

超短的日劇卻能把一個女子,從初入職場的菜鳥到成為超級老油條的心路歷程講得超級清晰,每一集都有魔力讓你必須看下去,一邊驚訝於女主角的轉變,一邊將之當作教材去細想往後想走的路。

最喜歡的是,他不帶任何批判只是將女主的踏入職場的歷程說成一個故事,而故事之外的優與劣則交由觀者自行評斷;彷彿說著,想要怎麼樣的生活都要自己去爭取。

6. 《非自然死亡》アンナチュラル(2018)

這部電影讓我又再次佩服日本人,能把冷門職業譜成一個驚艷卻不失細節的故事,除了日本人真不知道還有誰能拍成這樣!

唯一美中不足的是,結尾收得太突然了,除了敲碗第二季以外,我實在不能相信他就這樣結束了。

7. 《Live》살다(2018)

大概對警察這個職業有種莫名的敬仰吧,所以對於描寫警察的電視劇總是特別喜歡,上一部那麼喜歡的電視劇是 王小棣的《波麗士大人》

本片對於人物的描繪很清晰,也可以說是把警察這個職業更完整的呈現給大眾,讓國人都明白保護著自己的人們的辛勞,比較可惜的是,對案件的描述還是太淺顯了,不過畢竟是偶像劇,這種事也是不能強求的。

8. 《我的大叔》나의 아저씨(2018)

這部可以說是非常少見的脫力系電視劇了吧,我就是愛他那種無力又喪到無可救藥的感覺,畢竟天天抱有希望這件事還是很累的,偶爾厭世一下其實很舒服。

雖然這部劇喪到了谷底,但在最後一刻又暖到我心,實在很喜歡啊!

9. 《山田孝之的坎城影展》山田孝之のカンヌ映画祭(2017)

看完這部劇以後,就被 山下敦弘 還有 山田孝之 圈粉了,兩個大傻闖坎城的偽紀錄片真的太可愛了!半真半假讓我看得好開心,尤其兩個人鬥嘴的地方實在很有趣!而且我甚至從中更了解坎城影展的運作形式,雖然說 山田孝之 參展的過程有夠鬧,不過也可以是一部教學片呢!

特別喜歡每一集的片頭,每一個場景都讓我彷彿回到今年五月踏上坎城影展紅毯的每一個瞬間!大概是有著滿滿的私心所以特別喜歡這部劇吧!

最後,想列出今年很想看卻還沒機會看的電影,提醒我自己趕緊把這些電影補齊了。

1. 《羅馬》Roma(2018)
2. 《誰先愛上他的》Dear Ex(2018)
3. 《無名之輩》(2018)
4. 《風中有朵雨做的雲》(2018)
5. 《地球最後的夜晚》(2018)
6. 《四個春天》(2018)
7. 《江湖兒女》(2018)
8. 《狗十三》(2013)
9. 《范葆德》(2018)

--

--

這個人的觀影筆記

能喜歡一樣的電影,是多難得的事。[電影分享 | 生活記事] 更多互動請搜instagram: Somethingfromovi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