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人知曉的夏日清晨》誰も知らない:溫柔的說一個殘忍的故事 | 這個人的觀影筆記

這個人的觀影筆記
3 min readApr 10, 2018

看了幾部是枝裕和導演的電影,這部是最沈重的,諷刺的是這個故事的主角是四個孩子。

本片改編自發生在日本的真實事件,好奇之下先看了故事的原型才看了電影,然而讓我很訝異的是,導演並不以最為人所知的事件的「外貌」著手,反而更深入的去探究、推敲出孩子的心理狀態,對我來說是很難得的經驗,也不禁讓我開始思考,是不是許多的社會事件也應該有更多深層的含義,可大眾卻只能藉由新聞以最暴力的觀點看這些故事。

本片以非常溫柔的方式開頭,似是述說單親家庭並不如外界想像的那麼脆弱,導演以非常溫柔、不帶任何批判的方式,用細膩的鏡頭微觀孩子的心理狀態,可以發現孩子在那個當下其實是滿足的。隨著故事的進行,導演的鏡頭裡也沒有放入過多的情感、觀者也不會投入很多的同情,只是以非常客觀的角度看著這四個孩子在媽媽離開以後的生活,唯有從長子明(柳樂優彌飾)的眼神中能悄悄看出接下來事態的發展。

隨著媽媽離開的時間日漸拉長,明成為這一家的支柱、成為負責任的那一個人;從這樣的切入點來看,我認為明是能夠成大器的孩子,小小年紀已經懂得太多處世之道,對弟妹負責任的態度也讓人心頭一緊。然而,這樣的年紀在沒有任何能夠依靠的親人在身旁給予幫助或引導,是無法承受這麼沈重又沒有任何終點的壓力的,當明開始對學校充滿好奇,他也終於和幾個同年齡的孩子當上了朋友,從此開始,觀者能夠看到同儕的影響力是多麼深刻。

因為同儕的影響與隨之而來的壓力,明開始將所剩無幾的金錢花在朋友身上,為了暫時忘卻照顧弟妹的責任與壓力,他也開始沈迷於遊戲;觀者可以發現到,原來義務教育也能是一種惡,無形之中壓迫了黑戶(沒有戶籍的孩子),我們以為的理所當然,事實上真的就只是我們以自身的經驗、狹窄的眼光所制定的標準-衡量他人的標準。

而整部電影最殘忍的,莫過於才剛踏入這個世界沒多久的孩子們竟得獨自面對死亡。

而明面對這樣的局面,他只能重拾不屬於他的責任,堅毅的將自己的童年、甚至是恆久的未來埋葬在能眺望飛機起降的地方。

電影結束在故事開始時的車廂裡,首尾相連的方式使我覺得這將是一個永不結束的迴圈,明逃不出來,無數個如明一樣的孩子都逃不出來。

--

--

這個人的觀影筆記

能喜歡一樣的電影,是多難得的事。[電影分享 | 生活記事] 更多互動請搜instagram: Somethingfromovi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