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體驗藏在設計細節裡:空白狀態篇

sophiacheng
5 min readJan 5, 2016

最近因工作review某個網站,該網站存在很多不流暢的微互動而相當粗糙,其中一個例子是畫面的空白狀態(Empty States)。

The UI Stack

Scott Hurff在他的文章How to fix a bad user interface裡提到,一個數位產品的畫面通常會有5種狀態:空白、載入中、不完全、錯誤和完美,稱之為The UI Stack。5種狀態的設計關乎好的使用者體驗,在設計產品時必須列入考慮。

圖片來源:Blog of Scott Hurff

為何會有空白狀態?

其中空白狀態是容易被忽略或低估、但可對使用者體驗產生畫龍點睛效果的一種。顧名思義,空白狀態就是畫面上無資料,產生原因不外乎3種:

  1. 使用者第一次使用,需要先建立內容、執行任務等。
Screenshot from Wallet

2. 使用者主動清空資料,例如看完所有文章、刪除所有垃圾信。

Screenshot from Feedly
Screenshot from Gmail

3. 沒有資料可顯示,例如無搜尋結果。

Screenshot from Spotify

空白狀態的設計考量

The Most Overlooked Aspect Of UX Design Could Be The Most Important一文的作者Benjamin Brandall建議,一個好的空白狀態應告訴使用者它的用途、為什麼產生和下一步該怎麼做(What, Why, How)。設計師應善用空白狀態引起使用者對產品的注意和興趣;為產品注入個性和情感,讓它們不只好用,也讓人用起來愉悅;以及透過空白狀態向使用者溝通產品的好處,讓使用者順利onboard和增加retention。Dina Chaiffetz在Why empty states deserve more design time也提出相同的論點,認為空白狀態要達成3個目標:教育使用者、讓使用者愉悅和觸發行動。

微互動v.s.空白狀態

這讓我想起Microinteractions一書提到,微互動是造就使用者體驗好或壞的重要細節,適時適度的細節能讓使用者跟產品產生無縫的互動。空白狀態很適合用來處理微互動,串聯產品的功能和使用流程。

先來看看使用者第一次使用Invision和Webflow的體驗。一進入Invision,畫面上預設有3個範例,使用者可以瀏覽範例,也可以點擊右上方的+按鈕,自行建立新的prototype(下圖1)。而一進入Webflow,會看到空白的Dashboard上,有逗趣的圖像吸引使用者去注意右上角的New Website CTA按鈕(下圖2)。前者的好處是能讓使用者先把玩Invision的功能,不過除了用不同顏色凸顯外,召喚使用者採取行動的按鈕稍嫌隱晦。後者則直接運用詼諧的圖像來引導使用者的視線,暗示他們去建立一個網站(該服務最主要的功能),同時為產品注入點個性。

Screenshot from Invision
Screenshot from Webflow

接著以行動拍賣服務KKTOWN和飯店比價平台HotelsCombined為例。兩者都有Wishlist功能,使用者還沒將商品加入前,裡面沒有任何資料。KKTOWN的Wishlist畫面很空,僅顯示zero data(下圖1)。HotelsCombined不單單告訴使用者zero data,而是說明Wishlist的用途(儲存喜愛的旅館)和規則(儲存→資料出現在這裡),以及引導使用者開始搜尋旅館(SEARCH FOR HOTELS CTA按鈕)(下圖2)。相較於前者,後者既促進使用者的參與,並讓使用者和產品的互動更順暢。

Screenshot from KKTOWN
Screenshot from HotelsCombined

最後看看電商網站Amazon和博客來在沒有資料可顯示時的作法。博客來僅在畫面上顯示zero data,請使用者自行重新查詢(下圖1)。Amazon除了告知查無結果外,會利用模糊搜尋,判斷使用者實際想查詢的關鍵字,直接提供結果(下圖2)。後者不但節省使用者重新輸入關鍵字的時間,也避免錯誤可能不斷發生,造成使用者中斷流程。

Screenshot from 博客來
Screenshot from Amazon

總結

精心設計的微互動對好的使用者體驗是功不可沒的,畫面的空白狀態是設計師可善加利用的一環。處理得好不僅能讓產品易用,也能增加使用者跟產品互動的機會,有助於造就完善無縫的體驗。

更多空白狀態的範例請見:http://emptystat.es/

--

--

sophiacheng

UX/UI designer, freelance translator, interested in UCD, design process and design patter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