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可能引起不安,請斟酌閱讀。
午後台南的某個餐廳,和友人聊起了彼此的近況。
號稱古蹟之都的台南,確實在大街也還能夠看見許多上個時代的遺跡改建的建築,由於想到上個時代的產物,許多風格迥異的建築相並在一起,當視覺捕捉到舊旅館大樓或殘破的紅磚瓦時,會令我感到不安。這讓我不禁產生一個疑問:為什麼上個時代的建築會讓我感到不安?
於是我向友人提出了這個問題,友人思考許久後認為:破舊的建築以及居處其中的老人,會令人聯想到衰老,而人類本能地拒絕死亡,因此感到恐懼。
而我提出的看法則認為:破舊建築與整體市容與現代普遍居住環境差異極大,當現代與舊建築處於同個時空會讓產生不協調感,感受到不熟悉的恐怖。
雖然兩者的結論差異較大,但都是有趣的論點,這也讓我在回家的路上,繼續思考這個問題。
結合兩人的結論,不難推測出我們二人都對舊時代建築有著莫名的害怕感,這也讓我聯想到了台灣遊戲商「赤燭遊戲」的兩款台灣風情主題的恐怖遊戲。
赤燭作品《返校》與《還願》皆是取材於 60 至 80 年代的台灣,其題材貼近生活的程度,更是讓《還願》成為名副其實的「回阿嬤家模擬器」,成功營造出恐怖事件正在你的生活周遭發酵,而你卻渾然不知的不安氣氛。
當我正在試圖解析兩款赤燭的作品時,通知一聲響起。友人傳給我一則影片,有關空間的恐怖谷理論「空間恐懼症:Liminal Spaces」,也意外促成了接下來兩個禮拜的 Liminal Spaces 研究興趣並嘗試著實地取景。
什麼是「Liminal Spaces」?
Liminal Space(譯作:似曾熟識之地、閾限空間)是一種美學風格,通常以廢棄廣場或空蕩迴廊等「建築中的過渡空間」的照片為主要呈現方式。內容有像是清晨四點的大賣場、暑假空無一人的校園大廳等。照片裡凝滯的時空讓人坐立難安,卻又有股熟悉的氛圍。
Liminal 一詞來自於拉丁文“limen”指的是“有間隙性的或者模稜兩可的狀態”,而「閾值」指的是令特定對象發生某些變化所需要的數值,其臨界點也被稱之為「閾限」。「Liminal Space」在此處所指的是「具過渡性質的實質空間」,例如:大廳、等待室、停車場、休息區等地方。
而「Liminal Space」利用這些經過設計的空間來呈現出獨特、怪誕、懷舊、憂愁等感受。由於這些地點是起始點與目的地間的中繼地帶,大量的人群會來來往往,因此當這些地點少了由人群互動所產生的外部刺激時,就會創造出一種超脫的、孤獨的氛圍。
比方說,樓梯間或醫院走廊等攘來熙往的地方,在午夜時分毫無人跡時,就顯得陰森而不可思議。
以上,是 Liminal Space 的說明。但我認為 Liminal 的意思也可以解釋成「某個東西到某個東西之間的中間區域」,但只限於「建築到建築的過度空間」或許有些偏頗,我認為「未完成的空間」更符合我對 Liminal Space 的定義。
以走廊而言,應該要人來人往,畢竟這就是走廊存在的目的,但空無一人的走廊顯得整個空間缺少一份重要元素,因此「未完成」。
以樂高積木的背景而言,背景構圖就是為了凸顯積木故事特色而繪製的,但是少了積木本身,背景顯得「未完成」。
以辦公室而言,應該要有著許多電腦桌或是文件櫃等辦公物品,但是空無一物的辦公室空間缺少了一份使用中空間的氣息,所以「未完成」。
而近期對於「Liminal Space」的解釋被進一步的擴大,部分沒有「過渡性質」,單純只是懷舊的、夢幻的、不可思議的地點也被包含進來,唯一保留的共通點只剩「缺乏人群的活動」。
雖然這嚴重削弱了「Liminal Space」原本的含義,但正可以解釋為什麼「Liminal Space」能在千禧世代中流行-對於這些地點的童年回憶與文化記憶的遐想才是重點。
試著呈現「Liminal Spaces」
看了這麼多相關圖片與影片,突然腦內突然迸發一個新想法:如果 Liminal Space 就存在於生活周遭,那是不是就算不特別尋找特定地點也可以隨手拍攝?只需要經過簡單的後製與合適的取景就可以做出相同效果,其門檻可說是相當寬鬆。因此,是時候身體力行了。
在開始出門拍攝之前,我先在腦內大概規劃一個確認清單,方便確認有沒有拍攝出自己想要的效果。
□ 無人因元素(感受孤獨)
□ 反差感(在正確的時間缺少正確的元素)
□ 懷舊感(低畫質或場景懷舊之類的)
□ 不自然(光線、人為、修圖等)
□ 未完成的空間
再次確認拍攝的目標之後,就可以出門取景囉~
夜晚的無人教室,由外到內的光線使房間內部仍是黑暗壟罩,再降低曝光與亮度使黑暗更加深邃,友人認為這張很有氣氛,但我卻沒什麼感覺。
■ 無人因元素
□ 反差感
□ 懷舊感
■ 不自然
■ 未完成的空間
最滿意的一張,沒有經過任何修圖,延伸的黑暗就足夠令人感到恐懼,而且這種樓梯格式在舊建築中也相當常見,形成一種活在日常中的不安氛圍。
■ 無人因元素
□ 反差感
■ 懷舊感
■ 不自然
■ 未完成的空間
除了我自己試著取景以外,友人也有提供幾張令人驚豔的 Liminal Spaces 照片。
黑暗的走廊,除了未知還是未知。
左邊的黑暗走廊與右邊的販賣機形成強烈對比,販賣機的光亮彷彿訴說著只有這裡是安全區,一但離開之後,又是一片沒有庇護的無邊黑暗。
空無一人走廊,削弱曝光並加強對比,讓整個照片的光線更不自然,但是牆壁的反光還是讓整個空間看起來更加寬敞舒適,也是缺少了那一味。
結論與應用
加加總總大概花了兩個禮拜左右在取景,共拍攝將近百張照片,滿意的照片卻用隻手都算得出來,看來要呈現氛圍好像還是有點太困難了。
而拍攝的目的不只是單純為了想試著拍出照片而已,若是有辦法將其技術應用在恐怖遊戲中,八成會是相當成功的驚悚元素,由於我本人相當討厭 Jump scare ,被突然驚嚇的感覺很不是滋味,但是我卻一定程度的熱愛心理驚悚,打從心裡引起的毛骨悚然是其他體驗沒有辦法取代的心理恐懼,因此我非常嚮往能夠試著應用 Liminal Space 並嘗試投入其中,試著打造出心理驚悚的元素氛圍。
不能否認的是,這是一次相當有趣的實際體驗與應用。在台灣這種風格似乎還不盛行,至少可參考的中文資料真夠少的,也希望這次的拍攝經驗可以拋磚引玉,釣出更多拍攝大師投入 Liminal Space 的行列,一起尋找彷彿存在平行時空的無人煙場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