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大腦也必須整理!UIUX 設計師也必須學會的管理方法。

Ketina Lin
11 min readApr 22, 2019

--

一整天工作下來 “Busy like a bee” 但卻沒什麼成效嗎?也許你可以參考我所使用的工作流程,也訂製一份你自己的哦!

先奉上一張與設計師大大們一起的合照

Hi,大家好,我是 Stacy – 擁有對設計的無限熱情,在高中讀農業、大學唸工業設計、非本科系轉戰 UIUX 領域的 Stacy!

4/12 UIUX 分享會

相信在 「4/12 monospace 的分享會」 中,對於一閃而過的投影片大家肯定來不及筆記吧!沒關係,這邊我將會分享「經過大學 4 年 + 工作 2 年的淬煉」後,我所使用的工作流程、輔助軟體。以及我是如何決定 / 或遇見這些軟體及服務的呢?將會在以下一一分享給大家。

把舊有的經歷轉化:專題設計課的好處就是 — 學會專案管理

以前讀產品設計系時,專題課的教授常常會要求我們要達成某個設計目標,並給我們時間去達成,但我自己在前2年專題課卻老是做不出心目中的產品。當時我幾乎不會排日期,就是一直做、日日夜夜地做作品到交作品的那一天(所以我當時一直熬夜,哭泣…)。

但在失敗無數次之下,也慢慢摸索出了自己的管理法 —

在規劃上,我把每次的專題當作一個「專案」,拆分成幾個「大項」、大項之後有「小項目」。而這些小項目就列入 「Todo-list」 。

而在時間上,我會在拿到目標的「當天」花一個下午至一天的時間,完整規劃每個 deadline 以及 預想可能會發生的事(留時間做緩衝)。排好後固定「每週日晚上」排下一週所有的 todo 項目。

時間一旦排定好後,下一個案子,同樣的方式也能夠沿用。這是一件不用思考就可以直接執行的事情、習慣,如此一來能夠大幅提升你在執行事情上的效率,達到自動化的效果。不必耗費力氣在這步做完後,不斷想下一步該做什麼、下下步該做什麼,很方便吧!(笑)

我的專案管理方式,從後往前推算拆成細項;並排定固定的時間,去執行企劃部分。

管理每個時程,然後呢? — 以「人」為本地運用各種服務

學會了目標拆分、時程管理的方法之後,依照自己的需求為自己「挑選合適的載體 (軟體或服務) 」將會大大提升效率。畢竟市面上沒有這種專門專案管理的筆記本、在移動日程、設定提醒時間上也不便許多,對吧?

為了依照我自己的需求來找可用的軟體,而不落入為用而用的窘境,我沒有選擇大家推薦好用或評價高的app直接使用,而是反向地將我平時工作的主要需求寫出來,並且分為兩大類:
一、資訊整理 — 靈感或隨筆等暫存資料 / Todo List / 內化過後可以拿來複習的資訊
二、團隊溝通 — 視訊和文字溝通

Tip: 你可以將需求寫出來,更便於挑選服務喔!

資訊整理 — 筆記 & 想法的暫存空間

首先來說說「資訊整理」的部分,因為我現職是「人機介面設計師 (UIUX designer) 」,因此時常需要紀錄一閃而過的靈感,草圖會散落在各種地方,因此我會有「將草圖整理起來放在同一本數位筆記」使用的需求。而我同時也希望這可以不單單是整理靈感和圖像,我能加上「註解」和「團隊的會議紀錄」,如果能結合「每天工作記錄的追蹤」就更好了!

於是我找的軟體最基本要有這幾個功能 — 可嵌入圖片、文字註解、日期排序,在市面上這樣的軟體有好幾個:注重寫作體驗的 Ulysses、Bear; 很多人會拿來當第二大腦的 Evernote、Onenote …..等,因為很多所以我在這裡就不多贅述,依然著重在我是如何挑選這些軟體的,及使用心得囉。

Bear 筆記軟體官方展示圖

最後我挑選了 Bear 這個軟體,現在似乎改名「熊掌記」但我很喜歡它的英文名,非常簡單俐落。我選擇它,當然是因為他能夠基本的符合我的需求 — — 可以用來寫會議記錄、工作進度追蹤(我是每天寫的,有時如果不多,我會寫在一起)、並且支援手機拍照並可以快速的放上圖片,這樣我的草稿就有地方整理啦。特別的是它使用 # 字功能可以加入 Tag ,一個 Tag 就像資料夾,Bear 會自動建立這個 Tag 的資料夾,你可以在同個分類下再放下許多 tag 標籤去整理你的筆記。

加上 # tag/tag 來整理和分類自己的筆記

缺點的話,Bear 並沒有表格的功能,所以要做表格會比較不方便,這部分我會用 airtable 做好,放上網址在 Bear 做整理和註解。並且沒有可以調整圖片大小的方式(這代表我不能嵌進太多圖,不然就會需要一直往下拉,使用者體驗並不是那麼好),我的解決方式是建立一個新的筆記把圖片分類放在裡面,再使用 Bear「筆記之間可以互相連結」的功能連到當日的筆記來,這樣也是可以解決問題的喔。

它的連結功能可以使用在 Page & Page 的連結,也可以連結外面的網址並支援「修改名稱」。

資訊整理— 一起床就知道今天有什麼待辦事項:建立 Todo List

剛剛說過專案管理拆分到「大項目」後就要開始排每週、每天開始執行的「細項」啦。在這邊我會固定在「每週日晚上」檢視在 Timetree 上 (你可以使用任何行事曆軟體) 本週要完成的大項目(建立Deadline),將它拆成好幾個步驟分配在一週五天之內(我假日是不工作的,認真工作也要認真休息啊! ),並且登記在 Todo app 中,而我使用的是 “things3” 。

它是一個使用體驗非常好的 APP ,有桌面版、手機版、平板版,因為所費不貲所以我只有買手機版跟桌面版。特點是使用上非常直覺,你可以建立專案、標目來分類你的 Todo。我最常使用的還是它的「今天」以及「今晚」功能,它可以幫助我將早上「在公司要做的事情」與「晚上要處理的個人私事」獨立開來,不用透過特地設幾點這樣麻煩的操作程序來達成,對我來說是超級方便的設計。

除了「今天 / 今晚」的功能外,點入 Task 中還能「備註」和寫 Task 內的「細項」。

這是我用來規劃作品集的 Poject ,可以看到除了「今天 / 今晚」的功能外,
待辦還有備註和待辦內的細項,通常我會用它來再拆一些前置作業這類的,讓完成可以更順暢。

雖然這個軟體真的很好用,但他還是蠻昂貴的,這裡會推薦大家其實只要用自己手邊用慣的 Todo app 就行囉。我們最主要的目的還是讓每週的 deadline 大項目能順利地被「執行」,還有主管或工程師突然有事情拜託你做時,能馬上鍵入 Todo 讓我們不會忘記,這樣腦袋就不會因為要記的事情太多而爆炸啦~你一天、一週的行程可是都在裡面,被它記得牢牢的呢!

P.S.它也還可以建立標籤哦,通常我會分三種標籤:早上11點前 / 下午3點前 / 下班前 — 來分配所有的 Todo 要在哪時完成,一步一步來比較快啊。

用「時間」建立標籤來專注當下的任務。

資訊整理 — 第二大腦,整理、消化過的資料保存

當你將暫存的資料、靈感都放在 Bear ,利用 Things3 完成每天不用思考就知道要做什麼的超自動化流程後,你當然需要一個地方存放你已經學會的、消化過的資料!這時候,建立小小的個人wiki就非常重要了 — 你可以在你需要的時候將資料呈現給別人、所有研究過的項目都可以讓自己一翻就回憶想起當下在做的事情。

我自己曾經使用的、整理得比較完整的是「象印筆記 Evernote」,原因是它有協作、內嵌表格方便整理,而且可於所有平台使用。但這樣深入使用它後發現它其實不是很方便做「層級式、目錄式」的連結,而且在觀看時不斷點到「編輯」會讓自己蠻困擾的。

為什麼我會有這 2 個需求呢?在敘述我挑選的軟體如何使用前,我想必須談談「專注性」是有限的這件事。

專注力的價值

資訊爆炸的時代,保護「專注性」變得更重要。

「我們處於一個資訊爆炸的時代。」我相信大家都認同這句話,從炫目的廣告到不斷朝你丟來的 Newsletter 、臉書演算法為你推播的圖片和文章,無一不在向你招手:「Hey,兄弟!看我看我!」。而當你看了之後就會忍不住又看了下一篇相關資訊。於是當你抬起頭,突然發現 — 一個美麗的早晨就又這樣過去了。

你竟耗費了整天的「專注力」閱讀了你可能不一定記得的幾十篇文章,而沒有專注的整理一篇,內化成自己的,於是你看似了解其實也沒有真的那麼「了解」。這樣的場景是不是非常常見呢?

應用於挑選產品上

那麼拉回挑選產品、服務上,為了避免自己陷入這樣的處境,我會盡量為自己選擇能專一在一件事上的服務、產品,例如整理「消化過」資訊的「第二大腦」,我專注在 — 開啟這個「第二大腦」的服務時,我是希望檢視、複習這個過去「已經學習過的資訊」這件事上。

在這樣的目標下,原本的開發就是用於記事的 Evernote,其實就不那麼符合我的需求了。

它可以「編輯」和「搜尋到別篇有關鍵字但不相關」的記事,就成為了我的 Time killer。它讓我有機會在複習過去所學的狀況下無意識地又連到另一篇「無關」的筆記繼續看下去,看完這篇筆記再連結其他相關的筆記看下去。又或者我突然想到昨天還沒整理的資料,覺得「編輯」一下就好,於是耽誤了其他今天已經安排好的 Todo 。

於是我最近慢慢地嘗試轉向使用與我個人目的相輔的 國外工程師實驗性開發的「個人微型wiki」 — Tiddly,把它運用在自己個人生活或工作上。

但這部分目前也還在嘗試階段,或許試用一段時間後覺得好用也會再撰文跟大家分享囉!

團隊溝通

這部分因為目前公司的團隊很新,沒有太多的制度或規範,所以是使用新創業界大家常用、順手的 Slack ,它的好處就是可以串接的服務非常多。目前我們也才剛串進用來分享螢幕和視訊溝通的軟體 hangouts 及 zoom,只要在 Channel 中打上 /hangouts 、/zoom 就可以呼喚網址出現,讓大家點進來開會囉,非常好用!

小整理

那麼,以上就是我用來管理生活、工作,以更好地達成目標的方式。這個方法也是我用在規劃大學生活,規劃成為「平面設計師、介面設計師」的方式哦!不過如果要詳細地說我究竟是如何規劃大學生活,可能又要另外撰文了哈,此篇只先討論對於目前 「生活和工作的管理」 及 「團隊溝通」 的方式啦。

再複習一次我的資訊整理邏輯

Step1. 使用 Bear 「暫存資料」處理(靈感,隨手筆記,Meeting Note, 每日工作日誌….)
Step2. 使用 Timetree 進行「 Deadline」 排定
Step3. 使用Thing3 進行「執行面」每日、每週任務安排、需要的資訊備註。
Step4. Tiddlywiki 將內化的資訊整理在上面,用來觀看、複習「已知知識」

以及文內提到的軟體,提供官網給大家。

我目前所使用的:
- Bear
- Timetree
- Things 3
- Tiddly wiki

我目前沒有使用的:
- Evernote
- Ulysses
- Onenote

文末還是要呼籲使用者們,請秉持著軟體是「幫助你提升效率」的工具,而不是為用而用哦。類似需求的軟體有好幾套,先有需求再找軟體是最好的選擇!

雖然前人大大們都寫過軟體測評了,但有 Google 不到資訊、或希望我特別分享哪個服務的心得的,可以「在下面我留言」或訊息我囉。我非常樂意幫大家解答和分享~

感謝來聽分享的「你」以及 「Monospace」 的邀稿

希望這會對你在完成你的目標上有幫助,在成為優秀 UIUX 設計師的路上一起加油吧!

– April 22 , Stacy.

--

--

Ketina Lin

熱愛設計並「有著像雜草一樣的生命力和敏銳的洞察力」是旁人對她的形容。曾實習於網頁設計公司「TenTen 転転」,現職科技公司「人機介面設計師」。感性理性兼具、關注心理學、喜愛科技,平常的興趣是研究各種 App 、拍底片 (超愛柯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