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周記|底層邏輯The Underlying Logic

每個商業決定背後的原則是什麼呢?如何看穿優惠和獎金隱藏著的企圖?

看過很多有關管理的書籍,大多數是外國作者的中譯本,較少閱讀中國作者的原著。《底層邏輯》由中國商業咨詢顧問劉潤先生所寫,它涵蓋了商業世界的潛規則,包括事是非對錯的邏輯、思考問題的邏輯、自我進步的邏輯、理解他人的邏輯和企業協作的邏輯。

劉潤先生是「潤米諮詢」的創始人,也是《劉潤 — 5分鐘商學院》專欄的創辦者,是中國最負盛名的商業轉型諮詢師之一。他曾任微軟的戰略協作總監,並擔任過海爾、百度、恆基、中遠等許多大型企業的戰略顧問。

這本書非常全面,匯集了各家之所長,除了引述一些熱門的著作外,亦引用了許多中國企業家的案例,例如雷軍、王建林和華為。我特別印象深刻的是關於「產品價格」和「沒有KPI也能管好公司」的部分。

書中提到,顧客到特價場買東西是在「價廉」中找「物美」,而顧客到名店購物是在「物美」𥚃面找「價廉」,兩種需求都不會消失,只是「性價比」的高低不同,而這種價值可以通過提供更好的「體驗價值」和「個性化價值」來提升。

另外,書中指出KPI制度存在的漏洞,因為員工可能只注重「優化」考核結果而忽略更遠大的目標。成功的企業能夠激發員工的責任感、成長和榮譽,他們關注的是如何把這件事做得更好。腦子裡天天想著錢的人,是幹不出漂亮事的。

書中不乏佳句如下:

每到一個新階段,我們都要感激上一個階段幫助過我們的人,尤其是那些在最艱難的時候還願意信任我們的人 — 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創業剛開始時最喜歡你、支持你的用戶,你給予最用心、極致的服務了嗎?最初無條件信任你的合作夥伴,你給予最優惠的價格了嗎?陪著你吃泡麵、睡公司的員工,你給予最豐厚的激勵了嗎?請記住,雪中送炭,永遠比錦上添花難得多。共贏和感激,用這樣的心態「以不變應萬變」地參與博弈,可能眼前會吃小虧,但長遠看會贏得大利。

凡事要順勢而為,用「個位」的管理對抗「千位」的時代,如同螳臂當車。「你首先選擇行業,然後選擇公司,否則你就是在鐵達尼號的頭等艙,再豪華也終將沉沒。」

對付價格戰最好的方法是什麼?是漲價。價格提升,會在消費者心智中形成「高端高質」的品牌印象,而價格上調帶來的毛利資源,也能為品牌帶來更好的工藝和技術,贏得更好的經銷商管道和廣告機會,繼而坐實「高端高質」的用戶認知,形成正向迴圈。當你覺得生活中到處是「爛人」時,那是因為你生活在「爛人」的圈子裡。你要做的,不是改造那些「爛人」,更不是變成比他們更爛的人,而是遵循屈特先生的教誨,讓自己不斷「漲價」,讓自己配得上更好的圈子。這,才是正道。

不管你要給人製造的是「優越感」、「錯愕感」還是「釋放感」,都需要一種稀缺的能力,甚至是天賦,那就是智慧。只有當你的智慧多到溢出時,才有幽默感。幽默,是溢出的智慧。當一個人的表達格外緊繃的時候,你能體會到他已經把「CPU」用到了120%,但你還是不明白他在說什麼,那這個人對他所談論的話題的駕能力,可能遠低於他對自己的評估。

幽默,是溢出的智慧

在資本與人才的關係中,大致有四種不同的利益分配形式,分別對應著不同的貢獻程度和風險大小:

四種利益分配方式

這本書像是在云云商管書中抽出了其精髓,雖然我覺得有點缺乏原創性,亦未能深入研究每一個課題,同時書中加入了很多「中國人」的管理觀念,例如儒家和法家管理、老闆和員工的邊界、財富再分配….等,這些「中國特色」的思想,跟我一向的理念有點分歧。但如果大家沒有足夠的時間閱讀大量商業著作,又想多了解國內營商行情的話,《底層邏輯》作為入門選擇也不錯。可以一次過學到心理、商管、個人成長、市場分析、市經濟學等基礎知識,這本書實在超值。

與劉潤對話:掌握《底層邏輯》,以不變應萬變

ISBN:9786263350717

--

--

士丹利周.Stanley

在資訊爆炸的年代,每天繁忙的生活中,很難得可以靜靜地坐下來看一本書,暫時忘記那些令你煩惱的事情。知識可以改變命運,一本書能改變一生,讓你看到事物的本質,看通了,想通了,問題便可迎刃而解。在這裡誠意向大家推薦一些有價值的書籍,助你解決生活中所面對的種種問題,積極推動每個星期看一本書的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