捍衛母語,應有之義:對抗中華帝國主義的賊喊捉賊
話說最近開了個 Matters 帳號,打算用來做 Medium 這裡的備份,並看看那裡會否有些用戶尊享的服務。由於 Matters 一直給我的感覺,就是個讓那些在中國落泊失寵的公共知識分子圍爐取暖、塘水滾塘魚,間中批判台獨、港獨,偶爾窺看西方一二、罵罵特朗普的空間,所以一開始也沒有期望在那裡,能看到多少合眼緣的主張,或是與牆外世界脗合的思維。但說是沒期望,我也沒想到其系統發送的推薦文章 email 會給我看這些偉論。
這比起我之前抱怨的、Medium 演算法硬推給我的性別和反特朗普專題要低質太多。上面兩類專題的文章,其內容我未必同意,但標題通常都騙到我去細閱,而每次閱畢也確實在老調重彈外了解到多一點別人的想法。但這篇文章真是——先旨聲明,我有細閱文章的,還看到了上方的「香港大學學生」小字——和近十幾年中國扶藉的中西傳媒抹黑香港的政治宣傳並無二致。仍然是那套中華帝國的種族主義論述,那套我可以大舉建集中營囚禁邊陲民族、推廣單一國語消滅各地語言,而你斗膽反抗我們則是排外、歧視弱小的中華帝國的謬論。
由於那篇文章頗長,所以給我分的話會分為三個要點 (注意這三點未必是作者自己最想著墨之處):
- 在歐美作為亞洲人同受歧視的香港人,不宜向弱勢的中國人抽刃作二次歧視;
- 標籤、厭惡中國人是種族主義的象徵;
- 反普通話屬歧視行為。
其他較枝節的點和 fact check 則不贅。例如「近期從中國入境的香港人較中國人多」,因為「全面封關」實際上就是全封,不只中國人,也包括香港人和其他外國人。而入境人數也並非封關一事上香港人對中國人反感的主因,真正的問題在於政權事大、避免得失中國,因而搬出各種謬論來拒絕全面封關。而我自己也寫過在政權信用破產的情況下,以官方資料作 fact check 本身就是無意義的行為。
受二次歧視的是我們,不是你們
文章以近日西方針對亞洲人的歧視、以維基百科武漢肺炎相關的歧視事件條目 [1]、以及近日有港人在英國遇襲的事件作引子,批評各地 (當然特別是香港) 對中國人的排斥已進入種族主義,而香港人作為歧視的受害者,不應二次歧視中國人。
但事實是香港人才是被二次歧視的那一群,好嗎?就算忽略作者直觀地將香港人當成華裔香港人,這想法本身的種族主義色彩,香港人作為亞洲人,會被西方的排外主義、種族主義者歧視,這是大家都認同的。然而與其他弱勢民族,在西方普遍獲政治光譜對側人士所同情、禮待的情況不同,香港、台灣在中國長年的抹黑醜化、以及西方左翼對中國帝國主義的不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