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馬克著《翻譯教程》的翻譯(二):作者狂語嚇退全天下譯者?

翻譯這檔事
16 min readMay 5, 2018

--

此系列上一篇文:

花了相當大的篇幅討論此書序文一句話的翻譯,原因是,發現一種新形態的翻譯問題——疑似刻意更改內容。溫洽溢將「岳飛的魯莽」改爲「岳飛一片忠心照丹青」那一例,是不折不扣的竄改作者的意思,賴譯的《翻譯教程》改「因爲」爲「但是」,造成逆反作者翻譯理論的一個中心意旨(直譯),成因並非那麼非黑即白,只能臆測,畢竟除了譯者本人外,沒有人能窺知譯者的心境和企圖。或許,譯者會出來澄清說,完全是無心之過,大家不用大驚小怪。這樣的話,此事——就單單那句不幸的誤譯而言——就可結案。如果做翻譯的心中從此多了一份警惕,要對自己譯文核對再核對,在不疑處有疑,那篇就沒有白寫了。

這一篇名爲續集,要繼續探討同一書另一個成因應該不同的翻譯問題。最近看到一篇經過中國網友翻譯成至少三個中文版的英文文章〈膚淺的Google機器翻譯〉:

作者Douglas Hofstadter拿英文諺語

One swallow does not a summer make. (一燕不成夏)

仿造了另一句形式類似的句子:

One swallow does not thirst quench. (喝一口水不足解渴)

這話如果跟上一句擺一起,要改譯:

One swallow does not a summer make. One swallow does not thirst quench. (一不成夏,一不解渴。)

離題了。Hofstadter目的是要測試Google機器翻譯聰不聰明,能不能辨識swallow的一字二義。

關於上一篇所討論的《翻譯教程》一句錯誤,大家或許覺得:

One mistake does not a whole judgment make. (一謬不足以斷萬言)

誠然,大家是該這麼想,因爲每個譯本難免有錯誤,重點在錯誤的嚴重程度和比例多寡。就算有些人站在極端的立場,認爲「一燕成夏」,因爲錯誤可大可小,大錯絕不容忽視,也有對全書產生一定的指標性、預測性作用。我很注意翻譯問題的輕重與比例原則,也深感

One howler does not scratch the itch. (一個錯謬何足解癮/止癢)

這就進入本文的重點:如上文末所暗示,《翻譯教程》短短一篇序文其實有別的問題,序文外的正文(包含末章「結語」),一樣有大大小小的問題。上文貼出整篇序文中譯,好奇的讀者不妨上網找到全書的英文版(提示:archive.org),自行對照,用自己的標準評判一下翻譯如何。今天,暫不談序文,要突檢一下末章:

《翻譯教程》末章「結語」第一段

看到了沒?紐馬克說,「翻譯」這麼恐怖的原因很多,最後一點,是外界對翻譯有諸多「以偏概全的印象」(此處中文引號表達中譯如此寫),他列舉的最後一個負面「印象」,最爲驚!世!駭!俗!:

第四,諸多對翻譯以偏概全的印象:……「永遠無法超越原文;翻完之後,不要給譯者留活口」。

各位,不知你從第一個印象「譯者是『影子』,沒有功勞」開始看,才短短兩三行以後,竟看到這個劇情急轉直下的「翻完之後,不要給譯者……」,有沒有起了一點疑心:怎麼劇情變化這麼大?

無論如何,如果你此刻還很淡定,無動於衷,奉勸你機敏一點,聽取老教授的警告,趕快回家收拾一下,五分鐘內要取出藏在牆壁洞裡的黃金,捲好包袱,然後你應該攜家帶眷趁夜潛逃。事不遲疑,因爲晚一步,你們可能就要被抓起來(眷屬不知道會不會被連坐?),然後像下圖這樣提早結束那可悲但好在短暫的翻譯人生:

Seven Men on the Gallows (1630), drawing, artist unknown, source: Google Art Project

歐買尬!原來紐馬克教授所知的這個世界是這麼狠毒啊?!他是哪裡聽來的這種可怖經驗?竟有哪個人如此以淫威把眼裡那翻譯永遠不夠好、永遠無法超越原作的譯者抓起來(別忘了,還很奸巧,懂得等翻譯完成、得手,等譯者再也沒有利用價值以後再抓)。抓到譯者後,且不是拷問爲何翻譯那麼爛,也不是嚴刑伺候以教訓之,而是殺!無!赦!——「不要給譯者留活口」,譯者如此翻譯紐馬克。

來源: https://www.daytranslations.com

上圖:(Translator) Execution in Progress

翻譯:譯者斷頭行刑中,因血地滑,小心慢行!

爲什麼紐馬克描述的這一個外界對譯者的負面「印象」,如此可怕?又爲什麼我們好像從沒聽過哪個現代的譯者(紐馬克此書寫於1988,算是民主時代了)因爲翻譯很爛而慘遭殺害的?(說現代,是因爲幾百年前,真的有譯者因爲翻譯「問題」被處死。)你此時頭上一定冒出三百個黑人問號,心裡一定一萬個爲什麼。難道你看了什麼奇幻小說嗎?(順便替譯者打一下書:《歌門鬼城》(Gormenghast),第一部審譯,第二部親譯。最近聽說這小說要改編搬上銀幕。)

你們當中,希望也有人帶着健康的合理懷疑,站出來大喊:不!我所經驗的世界不是這樣的,我從沒聽過這樣嚇人的譯者印象,我也不覺得給人如此嚴謹印象的作者會開這種黑色幽默(gallows humor)。我!要!看!原!文!讓我自己來判斷他是不是真的這麼說,眼見爲憑:

Fourthly, sometimes, the being a ‘shadow’, the lack of credit, the belonging to a new, often unacknowledged, profession, and the slanders: . . . . ‘always second best: after the job is done, fetch the translator’.

原譯太精彩,簡直像一段摘自喬治R.R.馬丁大爺的《冰與火之歌》的話,請再看一遍:

第四,諸多對翻譯以偏概全的印象:……「永遠無法超越原文;翻完之後,不要給譯者留活口」。

或許,這一次你也有些心虛,終於也體驗到英文原文給你的不確定感,感覺到最後面短短幾個簡單不過的字考驗著你的理解力,正如它考驗著教授譯者的理解力。什麼是second best?哪一個job做完以後?還有那個天殺的要命的fetch!「fetch the translator」到底工蝦米?fetch完之後呢?沒說了,好似意思未了,叫譯者我怎麼「補齊」意思?

或許,正因爲這份不確定,讓譯者以及心虛的你使出大家都會偶爾偷偷使用但打死不承認的一招:望文生義、看字造句、幹起編劇、圓出一個似乎可信甚至精彩至極的虛構故事來。

你或許認爲你已盡了全力,查遍所有字典、上網搜了許久、向身邊所有可問的人跪求開釋,一切努力之後,還是不能真的確定你理解了。抑或,你是個自信十足、性格也充滿「抓馬」(drama)的譯者,其實老神在在,一口咬定紐馬克這些字的意思就是這樣。

寫下「不要給譯者留活口」後,你還盯著這幾字默唸一百遍,自我催眠暗示,到最後,你自己是相信了,意思就是這樣。奇怪的是,編輯、審者(如果有)、校對、還有那一群譯者在譯序中提到的翻譯研究所的老師同事和學生,都無一人覺得這段譯文有何異樣,還是他們礙於情面不敢言?於是,跟上一篇那致命的、推翻作者中心思想的「但」字一樣,紐馬克藉譯者之口說出「不要給譯者留活口」,這狂狠之言就付印入書了。

究竟爲什麼翻譯經驗不少、身爲翻譯教授的譯者會狂想到殺死譯者呢?英語字義理解、語感、對上下文臨近字詞的一併考慮、推敲、推理、常理判斷何爲「合理事況」……,諸多方面有欠缺、有漏洞,或許這些因素都聯合起來謀反。試想譯者的心路歷程:

我很快確定了second best一定是「譯作永遠無法超越原作」的意思,接着認定job一定是「譯者的工作」。有了這樣定見後,想到「等翻譯做完,利用完了譯者以後」,那幹嘛還找譯者來?一定是要處罰他翻譯很爛啊!噢,對了,我記得在哪一部小說看過類似的情節:the police fetched him . . . and tortured him (警察把他抓來……施加嚴刑)嗯,沒錯,fetch肯定是這種「逮捕」或「捉拿」的意思,被fetch絕對沒有好下場。那,最後那一個致命的「不留活口」,殺害譯者的動作,讓我縱情一下何妨,翻譯這麼辛苦,偶爾得享一下想像馳騁如天馬行空的權利!我想到我的讀者看了這翻譯,一定拍案叫絕,沒想到正經八百的紐馬克教授竟然這麼風趣。以「不留活口」的武俠中文傳達作者的幽默,看著看著,我也禁不住要暗自褒獎一下自己筆下的文采!

以上心路歷程僅爲設想劇情,不過如果這差不多描繪了譯者終至「不留活口」的思路,請記住:這是錯誤示範。

換種方式思考

假想另一位譯者的心路歷程:

我想,second best、job、fetch這些字出現那麼近,相互牽連,當你理解了其中一個,確定意思以後,可幫助你以消去法消除對其他字眼的不確定。比如,second best可能指譯者身分/地位/重要性居次,也可能指翻譯品質次等,到底哪一個?job也一樣,可以指作者或業主的工作(如原文的寫作),也可指譯者的翻譯作業,到底哪一個?

我覺得,搞清楚這當中用字最具體的fetch the translator,或能指出一條明路。來查查字典確認字義,作者是英國人,所以我翻一翻《新牛津英漢雙解大辭典》:

fetch vt.

1. go for and then bring back (someone or something) for someone
» he ran to fetch help.
» [with two objs] she fetched me a cup of tea.
(of a person, action, or thing) be the reason for (someone) to come to a place
» it was not horse-trading that fetched Harper to Belgium, but Sharpe.
(archaic)bring forth (blood or tears)
» kind offers fetched tears from me.
(archaic)draw or take a (breath); heave (a sigh)
2. achieve (a particular price) when sold
» the land could fetch over a million pounds.
3. [with two objs] [informal] inflict (a blow or slap) on (someone)
» he always used to slam the gate and try and fetch her shins a wallop.
4. (informal, dated)cause great interest or delight in (someone)
» to say that the child has got the father’s nose fetches the parents.

以上就是所有及物動詞4個用法。fetch the translator顯然是祈使句,叫人去fetch譯者,所以去掉1–4中的2–4,留下1的這個意思:

go for and then bring back (someone or something) for someone

(我的理解:因爲某人(受託、受命於人)出去找某某人來,或去拿取某物回來)

此義套用到fetch the translator,不就是「去找譯者來」嗎?

依據常理,去找譯者來做什麼?除了來做翻譯,不然難道請他來喝茶、聊天?難道是審問他、拷打他、殺害他?我不會捨棄最明顯最符合常理的答案 — — 找譯者來做翻譯 — — 而選擇極爲不可思議的「殺害他」。殺人,可曾是fetch一字的本義、隱義、或在哪個語境不需要靠其他文字就可有的意思?答案:沒有,自從此字出現在英文至今,從來沒有過。(我查過詳細記錄每一個英文字歷史的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沒有就是沒有。)

一旦我確認fetch the translator是「找譯者來做翻譯」,就接著確認job是指作者的job,原作的寫作,而非譯者的job。接著,也了解second best是什麼意思:原來它跟after有關,等到作者寫完以後,再找譯者來嘛!何必太早請譯者?紐馬克口中的slander,外界對譯者的詆毀:譯者永遠是second best,他的重要性,永遠擺在作者之後。永遠等需要人翻譯,甚至拖拖拖,拖到火燒屁股時,再找譯者來處理,永遠不要事先計劃讓譯者參與整個寫作過程,因爲他是 second best,次要角色!這樣一想,我就不會把second best想成「(譯文品質)永遠無法超越原文」,因爲就算作者或案主心裡有此偏見,最後還是不得不找譯者來翻譯,不是嗎?

綜合以上的思考,翻譯如下:

‘always second best: after the job is done, fetch the translator’.

「(譯者)永遠居次:等(原)文稿定案、完事以後,再叫譯者來(翻譯)(也不遲)。」

是的,這翻譯完全「不精彩」,沒有驚悚值,沒有「冰與火之歌」那種奇幻劇情的票房保證,但這才是紐馬克的真意。他強調直譯的重要,因爲他要truth和accuracy,這裡也直譯他的話,因爲這樣做就足夠達到truth和accuracy。紐馬克說,很多情形下,直譯就等於意譯。這句是直譯也是意譯。賴慈芸翻譯成「不要給譯者留活口」,美其名是過頭的自由翻譯(free translation),無限自由到了放肆(license)的程度,說難聽點是編造、瞎掰故事(fabulation)。結果呢,同樣也做翻譯的讀者看了,即使沒真的被殺死,也嚇得半死。玩笑歸玩笑,實際的傷害,終究回到作者身上:對這位譯者的譯文深信不疑的讀者、鐵粉、同事、學生、同溫層的每一個人,看了這翻譯,對作者紐馬克有了信口出狂語的錯誤印象。

上篇刊出後,有認識譯者的人留言抗議用詞太激烈:

我相信紐馬克會感激譯者努力的付出 ,而非因其中一詞 ,指責為竄譯 。錢鍾書論 「林紓的翻譯」裡 ,提及譯、訛 、媒的關係 ,肯定林紓的翻譯 ,儘管其訛⋯⋯翻譯史亦肯定林紓的貢獻⋯⋯整體而論 ,譯者譯介之功不應被全盤否認。

首先覺得,用林紓這位完全不懂英文、藉助他人口譯及自己高超古文,以造就百餘部文學翻譯的奇人譯者,來比擬當代的譯者賴教授,未免時代、屬性皆錯亂。我從來不曾全盤否定一本譯作有其價值,也不否認翻譯辛苦。不過我對翻譯品質,尤其翻譯是否真實、忠信於原作,非常在意,更別說旨在教育、傳達訊息的non-fiction文類(如《翻譯教程》),對非僅偶爾罕見小失誤的大錯與問題,絕不馬虎。指出問題,越多、越嚴重的話,指向譯者的能力、態度、操守。問題和錯誤的總和,並不全盤抹掉譯作的「剩餘」價值。但面對很多人隱真惡揚僞善的同溫層心態,總要有人凸顯問題翻譯,好讓態度認真且品質高的譯者與之區隔開來。總是嗟嘆譯者難爲,未免太訴諸悲情。

話說回來,拙劣的翻譯也不是全無用處。錢鍾書先生說:「一個人能讀原文以後,再來看錯誤的譯本,有時不失為一種消遣,還可以方便地增長自我優越的快感。一位文學史家曾說,譯本愈糟糕愈有趣,我們對照著原本,看翻譯者如何異想天開,把胡猜亂測來填補理解上的空白,無中生有,指鹿為馬,簡直像『超現實主義』詩人的作風。」拙劣的翻譯還有更積極的作用,它能刺激不甘心上當受騙的讀者下功夫學外語。

——李連江〈看不懂就是譯錯了〉

在「訛」字這個問題上,大家一向對林紓從寬發落,而嚴厲責備他的助手。林紓自己也早把責任推得乾淨:「鄙人不審西文,但能筆達,即有訛錯,均出不知」。這不等於開脫自己是「不知者無罪」麼?

——錢鍾書〈林紓的翻譯〉

這文標題Fetch a translator,以戲謔口吻暗示說:Apple說已解決App Store的app了吔!真假?快幫我叫個翻譯來「翻譯」一下Apple的官方說法,因爲我看不懂、我不相信他們真的解決了問題。

今天做翻譯,比林紓的時代好命多了,上網Google一下 fetch the translator、fetch a translator、fetch the interpreter、fetch an interpreter,可以得到的幾十個歷史實料語境,有的是舊時代的(如1900年),全數是「去叫翻譯/通譯/口譯員來(翻譯)」的意思,其中不乏一種上對下使喚或輕視、不屑的語氣(這種語氣可以被適當的語境抵銷,例如緊急求救電話,可能是央求趕快找翻譯來幫我),在在顯示紐馬克是深思熟慮後用字「fetch the translator」來暗示長久以來存在著對譯者的輕蔑。做譯者真的該用心一點,否則寫出「不留活口」這種亂譯,不就證實別人對你的壞印象?

結語

任何人的語言知識都不可能全面、都有大大小小的空缺,沒有人例外,只是個人造化不同,但做翻譯的正確態度是要緊的。做翻譯要時時懂得查驗理解的結果和寫出的文字合不合情理,如果老是撞牆,要鍛鍊一套更好的文意思考法爲自己解圍,不然也應該想盡辦法找對的人討論、讓別人聽聽你對一段文字產生的解讀,幫你導向正確的思路。否則,一旦翻譯印成了白紙黑字,讀者看了,可能是另一種反應的拍案叫「絕」!謙虛求問,沒有人會過分看低你;高估自己,哪天半夜會有警察來敲門——這話只是黑色譬喻。

Thirdly, translating an authoritative text, thinking you could put it better but are not allowed to. You are unable to stretch the SL words beyond their meanings.

第三,翻譯權威性的文本時,你認為自己可以譯得比原文好,但卻沒有權力這麼做,你無法將 SL [原文/源文]的用字過度引申。

——賴慈芸譯紐馬克著《翻譯教程》

第三點,此言甚是。

第四:「第三點是風涼話。」

嫑醬諷刺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