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作|川金聊天室:新聞策展就是一場秀

感謝政治狂人!感謝社群網站!感謝推特治國!

Sylvia Lee
9 min readJun 19, 2018
還沒看《Misty》的人快去看。

「新聞是一場秀啊!」 — — 《Misty》JBC報導局局長張圭錫

韓劇《Misty》裡的JBC報導局局長張圭錫,很喜歡帶著一眾人等喊口號。

「新聞是什麼?」
「新聞是事實(fact)!」

比起日常口號,這位報導局長偶然轉身一句「新聞是一場秀(show)」,或許更貼近新聞室的真實。

文長小心。

警語:本文並非韓劇推介、也非專業技術文,就是沒有要認真的專題製作murmur文,抱有高期待的人快點離開(咳咳)

世人曰,地表五狂人,北正恩、東普丁、中近平、西川普、南特蒂。看著他們耍寶了一年多,如果把他們放進Line群組會怎樣?

◆ 專題連結:川金會 強人聊天室

嗯?要做川金會?

在我5月剛到職的時候,川金會的數位專輯並不在既定的排程裡,只有編輯室裡隱隱約約的風聲。一陣風說會大做、另一陣風又說不做。風向很亂,約莫跟川普與金正恩見與不見的狀況差不多。

5月中做完德國汽車工業轉型的專題、Royal Family,5月底才被學長姊抓進了會議室。本來心裡就有個底,啊這東西遲早要有個交代,但想著剩下的時間只有兩週,要如何把傷害減到最低(×)效益做到最大(○)呢?

醒醒吧!看清楚手上的武器

最初的提案是做「關鍵字卡片」,reference參考之前在《天下》做過的特企,為此還啃了超多外媒分析(為紐時、彭博、TIME貢獻一波$),只為列出川金會關鍵字。

這個點子最後走到了死胡同,幾個原因:

  1. 基本上川金就是兩個瘋子,很難預測看點(而且我也不是什麼研究員啊,暈)
  2. 由編輯列出的關鍵字,不一定符合特派在當地發稿的內容

第一個問題尚可解決,第二個問題就頭大了。

川普根本是地表上被玩到最爛的IP。

從做了4年多的雜誌編輯轉換到了新聞通訊社,要說最需要改變的思維是什麼?那就是必須認知到,自己手上持有的武器與過去太不同了。

換做是以前還在雜誌社,就理所當然地拿深度解析當武器;現在的我只能拿短新聞硬幹。更別提以前還可以見面三分情、天天去盧記者生東西,在通訊社是連記者都見不到的。

此路不通,那換個方式吧。

想起上次去Hacks/Hackers Taipei聽林辰峰的演講(神人筆記這裡去)提到的Slack chat,就用了這形式去跟主管提案。然後再度得到心碎的答案。

「特派很忙,他們不會有空理你的啦!」

好的好的,我會認清處境。(拭淚)

太苦悶了,只好合一張「走在紅毯的那一端~」安慰自己

請列出通訊社的優劣勢:

  • 劣勢:碎片化、缺深度分析、生命週期短
  • 優勢:即時新聞、人海戰術,稿子超級多

點開發稿系統,重新盤點自己手上的資源,我撈出這一年多來的發稿資料,就突然發現:哇嗚,標題間是可以對話的。

偉哉發稿系統可以輸出CSV!

然後,這個畫面讓我想到一個非常不正經的影片,就是曾經風靡一時的王子/公主聊天室。

接著,這個點子就過了。(嚇到吃手手)

只是不做影片的形式,因為……

  1. 我在看王子聊天室的時候中間就覺得煩躁,我不認為換成老番癲和金小胖會有更高的收視率(人超差)
  2. 影片製作很麻煩(超懶散)
  3. 影片不利後續更新(這倒是一個專業的考量,是讀者發現的XDDD)

寫腳本可不能亂狂一把

寫腳本不是件容易的事。

訂角色的名稱,到底是要用「朝鮮」還是用「北韓」、南韓代總統時期該怎麼處理;以及在俄羅斯、北韓、中國領導人鮮少以個人名義發言的狀況下,該如何定義哪些人的發言算是這些領導人的意思?

● 劃定腳本的戰場要開多大- 聊天室要有多少人:一開始處理的範圍涵蓋全球,最初的腳本甚至有蔡英文、梅克爾等,但後來覺得官方辭令太多,又過度偏離主題,故刪去這兩個角色。(你問為什麼可以刪小英森七七?well...才一句台詞啦,不要計較啦XD)- 訂角色名稱:重點處理南北韓稱謂,最後大人拍板金正恩維持用「北韓」,僅在對話裡北韓自稱及中、俄等國稱呼時,使用「朝鮮」;另外川普行事個人色彩濃厚,我決定借他社群帳號的梗,直接把realDonaldTrump譯為「真的川普」。本來南韓的角色名稱是「南韓_閨蜜門ing」,但滿多人不能接受稱為這麼花俏,所以改為較中性的「南韓政府」,後來為「南韓_文在寅」。- 定義領導人的發言範圍:中、俄、北韓領導人鮮少以個人名義發言,所以我把外長的公開發言都納進去;至於川普的取樣範圍則囊括推特、白宮記者會、以及他個人各種與記者的閒聊。- 要做貼圖嗎:因為製作時間僅兩週,所以不考慮去一一索取授權或自行開發,最後用gif和大量的新聞照片來補足多媒體的部份。- 啊對了,對話裡的(笑)都是真的。只有「飛彈Go」是被我綜藝化的結果。
金小胖的「飛彈GO」,請搭配北川景子服用。

而這一大筆豐厚的新聞存量(多達6000筆),也並不是每一筆都可以用。通訊社的發稿習慣是不斷更新,因此保留了新聞事件的歷史進程,但相對來說也滿髒的(有更新、也有更正)。所以,挑出要的新聞之後,還必須逐條確認一下前後關係。

魔鬼藏在細節裡,很多時候是必須回頭調出原文重新翻譯的。這時候超感謝川普帶動推特治國的風氣(what?),能快速找到很多素材和當時對話,而不用回頭去翻各國爛爛的新聞發布網站。

總編輯和編譯組的人幫了很多忙,還有華府特派後來加入並調整了一些有特殊政治意涵的辭令—––雖然企劃的初衷很綜藝,但內容本質還是要守住。

編按:是的,本專題完全工人智慧,沒有人工智慧。要說唯一先進的東西,大概就是用spread sheet寫腳本而已(什麼鬼?)

專題推出後,陸陸續續收到一些回饋。

Q: 內容太長了,不能短一點嗎?(心好累)
A: 考量到摘取這些領導人對話其實就是一種簡化的事實,所以一直很在意簡化和去脈絡化的程度。尤其不希望簡化到淪為「看熱鬧」。如果想看強人互嗆的幽默圖表,其實做幾張圖就好惹啦。

而且太短你就看不到安倍有多可憐(欸欸欸欸)

我自己也覺得太長。我們內部實測,全看完需要花25分鐘以上。而且這已經是精簡過的結果。我是真心希望它可以短一點,只是川普很囉唆。最為難的是如果過度精簡,會讓對話變破碎,更看不出脈絡。

最後,我們折衷的方法是在下方設置了許多「看點」按鈕,直接設錨點讓大家飛去有興趣的地方。為什麼不直接做在旁邊的scroll bar?因為我覺得手機介面很難點,操作上也不直覺 。(因為我是小手機哈哈哈哈哈)

Q: 應該提供更多的背景資訊,我平常沒在關心川普和金正恩哈哈
A:
我檢討。我陷太深了,好像需要很多的前情提要。

Q: 為什麼一開始只畫手機版的wireframe?
A:
沒有為什麼,基本上是因為我懶,想著由儉(mobile)入奢(desktop)易,與其在桌機版畫一堆功能,最後還要想著如何塞進手機版,不如一開始就丟掉那些東西。

而且最初的創意就是用line群組這個設定,還不放棄桌機版不是很說不過去嗎XDDDDDD

但也有收到客訴說手機版用起來比桌機版順暢。

Q: 這在雜誌社做不到嗎?(by 我前同事)
A:
可以做到,只是撈資料會很辛苦。強人聊天室的本質就是大事記,如果沒有日常累積,一夕之間要生出來其實滿辛苦的,很容易產生錯漏。但對一般報社應該是沒有差的。

Q: 是不是多一點時間就可以把聊天室做成互動遊戲?
A:
對啊,一開始我們希望能做得像FB Messenger機器人問答的形式,讓大家按泡泡來互動(這樣或許可以解決內容讀不完的問題),但時間太短沒找到適合的套件。

退而求其次,想說讓川普和金正恩的聊天介面的區隔可以更明顯,切換使用者的時候可以有更多驚喜,但設計希望視覺風格不要差太多。

我:金正恩的背景用共產黨的樣版畫啦啦啦啦啦
設計:(眼神死)
我:不然用按鈕,一個大、一個小(結果自己找不到icon放棄)我:用這個、用這個來做川普(拿漫威風格ref)
設計:這個不錯喔(眼睛發亮)
主管:來不及了啦!!!!!!!!

然後,偉哉我主管埋了code,統計大家都選了金正恩還是川普……(有人會想知道結果嗎哈哈)

Q: 如果這時代的新聞是資訊+X,中央社的X是什麼呢?
A:
這真的是值得深思的好問題。但太難了。

說實在,我認為這是新聞通訊社的極限。它的長處就是快速地提供你海量的短新聞、5W1H絕對不含糊,但新聞室的現實就是不可能又要即時又要深度。(要稍微有點快的深度解析,建議去找我的前東家XDDDDD)

對我這個小菜菜而言,內容策展也是有極限的,能不能在有限的資源裡去延展更多可能,還需要更多的經驗才能說出些什麼。另一方面,還得要問讀者們對國家通訊社抱有什麼期待、希望提供怎樣的內容服務。

結語

川金會,基本上是很虛無地結束了。看著川普與金正恩簽完某個文件,我拍你你拍我我再拍回去後離去(詳見影片),覺得很無言,但能參與到這個地表最大的狂人party,也滿榮幸der。(戰鬥民族與習大大在背後壞笑)

同場加映

其他媒體其實也有類似點子。

像是Bloomberg的記者抬槓live blog,完全是林辰峰提過的slack chat形式,記者超誠實的各種mur超好笑,不斷重複地說:「我們還是不知道他們剛剛到底幹嘛去了?」

路透的呈現很接近我們的形式,但他們長期累積的資料量,真的不是我一個月的菜鳥可以比的。去年曾聽過Simon Scarr的演講,他似乎很熱愛北韓。

另外,把自己家媒體祖產發揮得很好的,還有CNN的這個專題:Road to Singapore。經濟學人的How will history judge Donald Trump’s meeting with Kim Jong Un in Singapore?,也是正常發揮自家特色的做法。

--

--

Sylvia Lee

失語練習,沒有要認真的意思。日常興趣,煲劇、追星、玩狗,偶爾還有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