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心流」帶你走出「萎靡」

組織心理學家Adam Grant 2021年TED演講

Source: TED

今天剛好看到組織心理學家Adam Grant新的TED演講上線,主題是延伸自他今年四月在New York Times上發表的文章 “There’s a Name for the Blah You’re Feeling: It’s Called Languishing”《你感受的乏味有個名字,叫做萎靡》,在這篇文章發表後,就掀起各大媒體、名人的討論與共鳴,因為這似乎是對長期在疫情之下人的心情的最佳詮釋,在這裡也整理一些我的看見與心得,和大家分享。

Grant 談到,在疫情開始的時候,人們感到的是恐懼、悲傷和孤獨,但是當疫情像是一場無止盡的長期奮戰,我們漸漸的進入慢性的萎靡狀態,難集中注意力,做事提不起勁,好像一切都無所謂。

社會學家Corey Keyes定義出這樣的狀態:

「萎靡是一種停滯、空虛、因為無所事事感到的倦怠感。」(Languishing as a sense of emptiness, stagnation and ennui.)

  • 當你發現自己在床上漫無目的的滑手機,滑到天荒地老,「報復性的拖延睡眠時間」,
  • 當你發現提不起勁,心中常出現「算了吧」的念頭,
  • 或是當你對自己的「無感」也無感的時候,

你可能就是落入了這個「萎靡不振」的狀態。

Source: The New Yorker

萎靡不是疫情特有的產物,這是身為人的我們,都有可能經歷的狀態。

它的危險是,當我們萎靡不振時,可能不會注意到自己的心情進入無感,可能不會發現自己的對於事物的冷漠,而就因為沒有察覺,我們不會尋求幫助,也不會採取行動來自助。

這不是憂鬱症,但也不是健康的心理狀態。

正在閱讀這篇分享的你,可能對上面的敘述心有戚戚焉,或是看見身邊也有一些進入這個狀態的人。

欣慰的是,至少我們先往面對這個情緒,走出了第一步「為它命名」。

那我們可以如何回應?

Adam Grant 認為,「心流」(Flow)可以作為「萎靡」的解方。

匈牙利心理學家 Mihaly Csikszentmihalyi (他也有在TED分享過這個主題的演講)著名的作品「心流」,談的是我們在做有意義、有挑戰、熱愛的事情時,那個全神貫注的狀態,那種渾然忘我、廢寢忘食,忘記時間的流動的境界。

你有沒有曾經進入過這樣的狀態呢?

達到心流的三個要點

Grant認為有三個要點可以幫助我們達到心流,剛好巧妙的是三個M開頭的英文字:

1. Mastery 持續精進的節奏

「如果萎靡是停滯不前,心流就是充滿動能的。」(If languishing is stagnation, flow involves momentum.“)

心理研究發現每天工作中激勵我們,帶給我們快樂的,就是有持續的進展。這可能是從廚藝零到做出第一道料理,這可能是一天一場有意義的對話,或是看著耐心關照的植物,一天天茁壯。

在疫情剛開始的時候,我和紐約的姊妹們,開始了週日早晨的聚會,就算我們一群人已經分布在不同的國家、城市,每週一小聚,就像是為彼此充電,就此持續了十多個月。疫情趨緩後,我們太享受這樣的節奏和進展,所以轉換成讀書會,每週進度兩三章,交流生活經驗,維繫感情,同時持續支持彼此的學習。

回想一下,在你的日常中,有沒有創造可以讓自己持續有「微勝利」、持續進展的機會呢?

2. Mindfulness 靜心專注當下

雖然Mindfulness常被翻作正念,但我認為Grant在這裡說的更強調在「專注」,守護好我們的時間與界線,不被打擾。

心理學家Leslie Perlow到財星五百大企業進行研究,發現在公司實驗「不打擾早晨」- 一週有三天中午前的時間,都是個人專注閉關時間,進行深度思考與產出,發現員工的效率竟提升了47%。

在我們最近《文化地圖》的讀書會中,也討論到不同文化對於時間界線的感受,我發現自己職涯中,受到美商主管和美國文化影響很大,對於時間的掌握是很精準的,所以任何事前約好的會議或是電話,都會出現在雙方的行事曆上,確保彼此知道,也尊重會議開始與結束的時間。

我們也會把個人需要的思考和閉關時間,在行事曆上標註起來(time box),那是我們守衛自己時間防線的展現。

今年五月台灣疫情升溫,在家工作之後,也發現室友的職場習慣完全不同,雖然分秒仍是有不斷的訊息湧入,但在家工作的物理距離,一開始讓他被打擾的次數和時間降低,雖然遠距辦公一段時間後,大家抓到節奏就故態復萌,但是如果你的團隊可以創造一個共識,為彼此保留可以深度思考的時間,這說不定會是一個提升個人與團隊效能的好時機。

回想一下,你可以如何讓自己擁有專注的時間,深度投入一件事呢?

有沒有哪些機會,也可以讓同事享受一下「不打擾的溫柔」?

3. Mattering 找到意義感

許多人常常在日復一日的工作中,會漸漸感受到漫無目的,會不知道自己做的事情,到底有什麼價值。

在Grant早期研究中,他發現在學校裡向校友募款的工作人員,就是這個現象的代表,所以他們嘗試了一個新作法,讓這些募款人員,和一位拿到獎學金入學的學生對談,可能只是一個短短的對話,但他們親眼看見了自己的工作,是如何的影響他人的生命,而重燃對於工作的意義感與希望。

我在寫這篇分享的時候,也進入了心流的狀態,心中想的是那個有時也萎靡的自己和家人朋友,聽到Adam Grant的這場演講,對我來說,是很棒的提醒,讓我察覺到自己什麼時候容易進入萎靡的狀態,才有機會慢慢走出來。而希望正在閱讀這篇分享的你,也有被一些字句與觀察打動,我想,那就是寫這篇文章最強烈的意義感了。

回想一下,如果你的工作不存在,誰會受到最大的影響?

當你心中浮出那些人的時候,牢記他們的名字、他們的臉,和他們的故事,這會幫助你在工作中找到心流,你的投入與付出,將會為他們帶來不同。

實踐心流的三個要點,需要一些樂趣

Adam Grant在演講中,是用他們家族的馬力歐連線賽車之夜來闡述以上三個要點,可以在下方的影片中觀看。

因為他想強調的是,你的行動不一定要多麽偉大,或是要達到超高效率,也不需要只能嚴肅看待,有時候,你需要的,是注入一些樂趣。

讓心流不再只是獨享,而可以成為團體經驗。

你會如何創造心流呢?

歡迎留言分享!

如果你覺得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的話,可以拍拍手讓我知道喔!如果你看了之後,決定要採取一些行動,多拍幾下給你自己一點鼓勵吧!👏 👏👏

原文演講如下,邀請大家一定要去看,因為你會看見Adam Grant如何用「樂趣」帶動現場的觀眾。

嗨大家好!我是曹代Tai Tsao,Meeteor管理顧問公司亞洲區負責人, 商管書作者
我協助個人、團隊和組織發揮潛力、轉化工作模式,以發揮更大影響力。我在台灣和美國協助許多組織和團隊、提升團隊協作能力、領導組織變革與轉型以建立正面組織文化,提升整體績效。自2014年以來,主要專注於會議管理、高績效團隊發展與教練及行為轉化。
我的書Momentum: Creating Effective, Engaging and Enjoyable Meetings粉絲專頁Tai Tsao 曹代
個人網站www.taitsao.com

--

--

Tai Tsao 曹代

On a mission to change the way we work.Change Management & Customer Success @MeeteorHQ. Author of Momentum: Creating Effective, Engaging and Enjoyable Meetin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