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南北朝 | 风云诡谲的乱世幻梦

猫须
7 min readAug 22, 2019

--

甘肃敦煌莫高窟壁画名作《五百强盗成佛图》

原本没想过梳理魏晋南北朝历史要弄得那么久,花了快半年的时间吧。上周把mind map搞完,看着从西晋到北周的灭亡,整整310余年的乱世,多少篡位阴谋、多少淫乱暴虐、多少生杀予夺……隔着十几个世纪的时光,一窥风云诡谲的魔幻当世。恍惚觉得,活在现代真好,也更迷幻的觉得,天地不仁,万物皆刍狗,什么悲喜欢离,生也好,死也罢,无论生前是否极致风光,死后是否无限尊荣,都只是在无穷个“当下”之中,一场虚无的梦。

成也世家,败也世家

司马家是世家高门, 从司马炎篡魏时,便联合了各个世家高门,为政权佐力,由此,国家进入了世家门阀大族時代。司马家的后代几乎一个比一个不争气,由司马家宗亲和外戚的争权夺利导致“八王之乱”,在这个过程中,同是司马家皇室宗族,谁能获得世家高门的支持,谁就有更大的话语权,由魏朝开始的九品中正制也从西晋开始逐渐转变为拉拢世家子弟的工具,形成了 「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的门阀政治。

永嘉之乱后,西晋国运不济,怀、愍二帝先后被俘,也真是天道好轮回,当年司马家欺曹家“孤儿寡母”,数十年后自有他人同样欺司马家“孤儿寡母”。本来“八王之乱”时,司马宗室就自相残杀死的差不多了,同时五胡也趁机崛起,南匈奴贵族刘姓轰轰烈烈的灭了西晋,和其余胡人一起瓜分北方。世家大族为避难纷纷南渡,拥立了当时在南方偏安一隅的司马睿为大统,晋朝得以延绵国祚。

西晋版图
东晋版图

“晋室东迁,中原衣冠,追随南渡者,依借勤王之美名,又在政治上自占地步。”……“南渡者皆胜流名族,在当时早有较高之地位,其留滞北方不能南渡者,门望皆较次。”……“北方的故家大族,一批批的南渡,借着晋室的名义,各自占地名田,封山锢泽,做南方的新主翁。”——《国史大纲》

晋室南渡,世家高门的鄙视链发挥到了极致,有权势有经济的,早早跟随晋室南渡,凭着西晋的资本积累,迅速圈地,为自家世族谋取更多利益。门第较次的,无力南渡,或无法整个世家南迁,就只能留在北方,受胡人统治。南方本来也有自己的世家门阀,当时,琅琊王氏拥兵并策划争取南渡世族与南方吴姓大族的用户,使东晋顺利立国江南,故有「王与马,共天下」一说。但面对势如潮水的北方旧世族如蝗虫般对南方的利益虎视眈眈,南北世家的冲突此起彼伏。为解决南北世族纷争,琅琊王氏亲邀江东名望世族子弟出仕,拉拢南方大族,同时利用政权力量,禁止南渡世族侵染江东世族土地,并且积极参与南方大族的社交,南北世族联姻等,终使东晋政权安定下来。

琅琊王氏,陈郡谢氏,谯国桓氏,颍川庾氏这四大家族,几乎垄断了东晋统治的实权。但也因此,断送东晋的国祚。

各世家高门,往往只为保全家门而拥戴中央政权,却并不愿意为服从中央而牺牲家门利益。南方世族在政治权利上各自分占,对待国家政务心理散漫消极,以名士清谈为荣,对世俗世务不上心,东晋虽然有好些机会可以夺回中原,但整个国家都没有一统中原的团结意志,纵使数次北伐,也是因世家子弟为内部谋取更多权利而发起的。高门大族长期把持军政大权,威胁东晋君主权威,与司马皇室明争暗斗,世家大族先后发起数次政变,谋权夺位。及至谯国桓氏桓玄篡位,从式微寒族出身的刘裕讨伐桓玄,兴复晋室。而后刘裕军功权势起高,逼宫,开启了南朝170年左右的朝代更替序幕。

胡汉融合,民族大一统

当东晋在南方内部彼此争权夺利,无心图北时,北方五胡彼此间也是斗了个熙熙攘攘,你死我活。

五胡十六国版图

“胡人所以能统治北方中国者,亦有数故:诸胡杂居内地,均受汉族相当之教育,此其一;北方世家大族未获南迁者,率与胡人合作,此其二;诸胡以客居汉地而自相团结,此其三。”——《国史大纲》

东汉末年,曹操将匈奴分五部管理,在五胡当中,匈奴是接受汉化最早的。灭西晋的前赵刘氏,就是匈奴左部左贤王的后代,为匈奴贵族。而接受汉化最深的,是鲜卑族。平定北方,终结十六国乱世;迁都洛阳,变姓改制……促进胡汉民族大融合的北魏政权,是鲜卑族拓跋氏。

西晋时期五胡分布图

史载,五胡崛起前:鲜卑务农、羯族游牧、氐族多知中国语……胡人也有其“鄙视链”:匈奴先盛,羯族依附匈奴而起,随后鲜卑崛起,氐族全盛时期几乎降服了五胡众国,羌族则依附氐族而起,最后鲜卑族一统北方。

十六国政权变更图

那些留在北方的世家大族,虽门第较次,儒统风流也不及南渡名士,但也正因为如此,才包留了一些汉文化比较实在的价值(对比南渡世族虚无意义的清谈)。在五胡乱世中,为求生存,他们被迫与胡人合作,历经变故磨砺,汉文化精神得到了不断升华和提升。并且,暴虐的胡人性情虽有助于攻城略地,但治国维稳却必须用以谋略,汉人谋士在政略政策的支持也加重了胡人汉化的知识和程度,到了北魏,才有了一统北方的大业。从朝代实力排名来说,大致是五胡<东晋<南朝<北朝。杨坚篡位建隋,也是篡的北周国皇位,随后杨坚攻南陈,终使南朝并入北朝。

南北朝疆域变化图

诸胡以“客居汉地”,诸胡起源均在北部,即使谋图中原,也始终根基不稳,北方寒地,各都城如邺城、姑臧,虽是有都城之名,但始终没有可以作为一大域国土都城之实力及资源。十六国乱世彼此争地攻城,不光是汉人,诸胡百姓自身也只求能在乱世中得以苟活,根本没有考虑民族团结是否应上升到国家政策的想法。但到了北魏终结了十六国的闹剧,为了国祚绵延、平息被降服的诸胡纷争、图谋南侵……此时受汉文化熏陶已久的北魏皇帝,酝酿起了从迁都洛阳之事。迁都之后,北魏发起一系列的汉化政策运动,所谓民族融合,不仅是汉人和鲜卑族的融合,也是诸胡与汉人的融合,从此时起,名义且实际上的中华民族大融合,才算是正式成形。

过去了将近15个世纪,血脉的交融结合,大部分人身上或多或少都会留有少数民族的血脉,若现在还有人以汉人身份高贵而自居,也真是可笑,都是民族融合出来的血脉留存,谁又比谁高贵呢?

天地不仁,命如草芥

看着魏晋南北朝各个朝代变更的阴谋、屠杀……轻则灭门,重则灭族;因皇帝一时的喜好便虐杀平民,因一阵的厌恶便诛灭功臣。整整三个世纪的纷乱,北方的百姓有时候好不容易逃难到了南方,即使同是汉人,也会被南方的士兵因为政治和军事管理问题而全部杀尽。死去的人数越多,就越对数字麻木。

将近3个世纪的纷争,现在说起来就像是没有感情的事实,而对当时的人们来说,桩桩件件都是生离死别,影响一生命途的变故。

从宏观来看,我们就是时间中的沙尘,一辈子的悲欢喜乐,也就是漫长时光中的一瞬秒。作为草芥的我们,是人类命脉的延续。活着,传承血脉,就是生命最大的意义和价值。

魏晋南北朝朝代变更总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