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utters — Fly With Vincy

Tangtangor
9 min readOct 22, 2021

--

Chapter 3 — Dare to be different
Music Reviews Collaborations // 2021 Summer

@tangtangor x @hk_songoftheday

尋覓什麼的歸宿 其實什麼的身軀有我歸屬 ────── 泳兒 《孤毒》 2021

Music is a profoundly human phenomenon.
進行關於音樂的事,是作為人獨有的事跡。

音樂是強而有力的記憶工具,也是普羅大眾宣洩潛在情感的渠道。

透過流行樂等的通俗藝術,創作者以藝術把反思及覺悟呈現成共享美學的一種,人們能藉此抒發從自身遭受的事引發的情緒,並流傳於社會之中。

然而創作音樂或欣賞他人的創作,卻可能是一種極度個人的體驗旅程。詞人用心把屬於他自身的角度與思想注成歌曲的靈魂,讓歌者以聲音與旋律賦予靈魂一個合乎美學的實在型態,但群體中參與演奏或細味音樂的一刻,那當下的感知、體會甚至是所謂共鳴的投射,都是完全個人的。

在溝渠中悠然自得、在深淵中尋找遺失的,然後成就一身的孤毒,
「孤獨」或許就是如此經驗,即是藝術的一種。

Who dares to chase my virus?
Who cares to cure my loneliness?

與時代並行是流行曲的存在意義。
從社會運盪走到仍未到盡頭的疫情,
今天廣東歌樂迷所期望得到的,是情愛以外更多的一個空間,一個能抒解黑暗的聯想空間。

所謂孤獨,可以是來自不合群的,又或是堅守初心的獨家村。

把這一首歌代入現今疫情下運行新規則的社會大環境,「現形」的「病毒」只是孤獨感在一直陪伴城內的人,歌詞的立體、淺白賦予更多不同解讀的可能。為人津津樂道的是,即使泳兒已親身解說過,主題「病毒」是兩年多前已生成的概念,但聽流行曲的本身就是與時代並行、離不開Context,或許人間所有的個體都擺脫不了找生存或是心靈上歸屬的渴求,歌詞提及到擺脫不了的孤獨可能就是個人的或是群體的命途。

以藝術與美學去面對幾乎是不可扭轉的孤毒,大概就是泳兒的答案。

不甘心一切已經鎖定 仍懷疑任何事也要默認 ──────泳兒 《野木蘭》 2019

《孤毒》亦似是在刻畫歌者同樂迷的關係:當在歌唱的路途上渡過自身的關口、突破障礙好比逐一擊破病毒的弱點,「孤獨」就描述了渴望共嗚、迴響的孤單感。

不同歌者說著自己的理想、細訴歌唱的初衷,他們每個心底裡都希望找到一群會追隨他們的樂迷,視他們為歌唱路途的歸宿。病毒和孤獨感同樣是無色無味,難以捉摸的,這好比與樂迷的距離之忽遠忽近。畢竟,很多時聽者的聽後感藏在心中,若沒有渠道傳進歌者,歌者也無法感受到,自然就是「離不開的孤獨」。但最可怕的是,孤獨其實也是一種病,但鮮有人察覺到它需要離開。這就是很多歌者突破不了的盲點。

有人說這是一句含糊不清的歌詞,也有人說這一句詩意滿滿。就是因為這一段很有耐人尋味的歌詞,給予聽者思考空間。在這時代中,能夠以自己的品味詮釋音樂,就是最寶貴的自由。尤其現今活於輕易上綱上線、對號入座的世代中,保留文學、藝術作品的抽象美,也是保護文化產物完整性、以至自由意志不被控制的方法。

泳兒聲線的拿捏、劃出氣場的編曲與配樂和音樂錄影帶中抽象的意境實體化都是《孤毒》的美學一部份,Vincy比以往舊歌的發揮更顯得揮灑自如,從輕聲到咬字的跳動副歌前具力量的推進,在鬼才Hirsk的編曲下更能牽引聽者心緒的節奏,縱然播放率及傳唱度或稍不及前兩首作品,但《孤毒》意境的無限與構想的精緻絲毫不顯遜色。

賞析時特別配上英文歌詞的譯本,本來覺得此舉有點多餘,英文歌詞給我們的第一印象是有點片面、有點生硬。當時詞人解釋此舉是為了想聽不懂廣東歌的人都能明白歌詞含義,但這真的需要嗎?但後來再回想這一句的英譯:“The virus must go Lonely are people who can’t go“ ,這讓小編重新思考這種做法的意義:明明英文翻譯看似收窄了詮釋空間,但其實是擴闊了不同層面的潛在聽者群。獲取不同層面的共鳴,也算是找到不同類型的歸宿。

筆後記 Epilogue@tangtangor

Commitment as the key
反省、休息再頭也不回的奮力向前衝

我是一位掹車邊落入九十後的樂迷,執筆前特意為流行文化與通俗藝術的功能性作研究,對於泳兒算是在一九年認真發文過一次,期待已久終於一下子爆發了藝術感,以音色、修辭與感知集合於一身的美。

「溝渠」企劃給予我最大感受是見證與感受一位用心歌者的經歷和成長,以及一個重新感受音樂成長的敏感度,以深度與認識去療癒麻木。

跟隨著歌曲誦唱時的情感宣洩固然是重要,更深刻的是,被她的堅持不懈、具行動力的用心與貫徹始終的Guts所感動。社會對藝術與流行文化的思想仍然在緩慢進步當中,歌手帶錢番工的新聞屢見不鮮,有唱功有台風有作品都不一定能站穩樂壇,Vincy在面對從事藝術的挑戰與消耗的一面是絕對值得尊重,反照一下仍在生活中Struggle到不得了面對失敗幾秒就洩氣的自己,從流行曲中我找到的就是繼續向前的力量與對照的自省,而新系列的首發《荊棘海》又創另一高峰,真的要好好擁抱我們的好音樂,抱緊才有未來。

此外,非常感謝 @songoftheday 是次合寫的邀請,好一段時間覺得做人還是安靜下來比較好,很多事變得懶得或不想抒發,透過細味用心的藝術作品與反覆的討論,美學甚至真理是愈辯愈明,三部曲的賞析我們來回不下二十多三十多次的編改與討論,就讓我們以藝術與深度塑造日後的信仰與模樣。

筆後記 Epilogue@songoftheday

小編在這一次企劃中扮演傻頭傻腦的小樂迷。

「不如一齊寫文,寫下溝渠三部曲、寫吓泳兒?」
「好啊!」

沒有像計劃書般列寫合寫方向、目標、日程表,只知道泳兒是我們都想以文字表達喜愛的名字。就這樣開展了這純粹的企劃。最可幸的是,在這複雜無比的世界中,還有這樣不計較和小編一起通頂的伙伴。

這系列的文章看似是一些發自筆者的「output」,但更多的是讓小編深切反思的「input」。從溝渠三部曲的聽後感,延伸至泳兒的成長、對我們的影響,再討論她和她的歌曲進化所展現的文化事業形態,這除了是三部曲所給予的takeaway外,也是和Tangtangor一起集思廣益而發掘的新想法。

對著如此純粹而高質的流行樂,自問沒有資格評鑑,唯有「客觀地描述自己主觀感受」。就如一開始所想的,小編沒有想過完成這三篇文章的果效,但希望這一點親筆劃過的痕跡,證明這三部曲、這位歌手就是值得被時代記錄的聲音,也是履行了作為享有「聽歌自由」的樂迷義務。

能夠傻更更地聽歌、寫文,大概是活在這惡道橫行的世道中,最貼地又離地的幸福。

縱觀「溝渠」企劃的開展到中章,泳兒展現了入行十五年來最徹底的企圖心與實力,貫徹一個成熟真摯最擁抱自我的歌手,尋回歌唱的意義,大概就是跌撞過所修到的最甜美的果,在通俗藝術中算是達至一種境界之美。

記得在見面會中,我們一同與耀輝老師發問關於發佈歌曲評論與個人猜想的事。

留不低的是什麼,離不開的是什麼,都是我們體悟之中不能被輕易定義的。在藝術的詮釋空間之中,這份未能定義的美就是我們在思想中飛行那一種自由的快感。

痛過,才會珍惜能飛的自由。
能自在的飛,才能見到未來。

荊棘海 能越過就有未來 ──────泳兒 《荊棘海》 2021

Previous Chapters for Gutters

Gutters — Lost With Vincy
Chapter 2 — a journey of internal monologue
https://tangtangor.page.link/ZTzH

Gutters — Fall With Vincy
Chapter 1 — to reborn from the fall
https://tangtangor.page.link/y1s2

延伸閱讀

Cashman, D., & Garrido, W. (2019). Performing Popular Music: The Art of Creating Memorable and Successful Performances. Routledge.

Kenneally, C. (2008). The World in Six Songs, by Daniel J. Levitin. New Scientist, 199(2670), 47.

Kimbrough, M. T. (2018). The Effects of Instrumentation and Lyrical Content on the Perceived Genre of Popular Music (Doctoral dissertation, The Florida State University).

Shuker, R. (2013). Understanding popular music. Routledge

Vuoskoski, J. K., Thompson, W. F., McIlwain, D., & Eerola, T. (2011). Who enjoys listening to sad music and why?. Music Perception, 29(3), 311–317.

蔡振家 & 陳容姍 (2017). 聽情歌,我們聽的其實是……:從認知心理學出發,探索華語抒情歌曲的結構與情感. 臉譜

Spotify Playlist

Handpicked@tangtangor&SongOfTheDay — Vincy
https://tangtangor.page.link/euUt

泳兒 Vincy《孤毒》(V) Music Video
泳兒 Vincy《野木蘭》 (Wild Magnolia) Music Video
泳兒 Vincy《荊棘海》(Sea of Thorns) Music Video
Vincy x Delta T 蛋撻頭 《荊棘海 Lonely Disco Mix》Music Video

開展這篇合寫,全然是被泳兒去年開始的「溝渠企劃」所啟發。兩位小編從通過互相分享與拆解溝渠部曲的聽後感,刷新了原有的感覺和想法,藉此企劃作引旨抒發,以本土樂迷角度為泳兒這16年的進化與被牽動的感受著墨,對於一位已入行十六年的一位歌手仍奮力於突破、用心於音樂,如此的堅持與企圖心卻更似揮灑著充滿任何可能性的青春一樣。

--

--

Tangtangor

#90後 #廣東歌愛好者 #宇多田ヒカル #RADWIMPS #嵐 #櫻井翔